1. 程式人生 > >VR的發達!給了我們什麽啟發?史丹佛大學:同理心

VR的發達!給了我們什麽啟發?史丹佛大學:同理心

mar 制作 要去 行為 cto jpg 但是 實的 使用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制作了一個頭盔,受試者戴上頭盔後,必須用兩手兩腳走路,同時在鏡子裏看到自己成了一頭牛。在美國的牧場裏成為一頭牛,受試者會感受到被電擊棒戳的感覺,以及,最後走向屠宰場。一位受試者寫道:「我習慣了以後,我開始覺得我是一頭牛;接近尾聲時,我真的覺得我要去屠宰場。我感到難過,我就要死了。最後那電擊棒的一戳,我真的感到傷心。」與會者回去以後記錄他們下周吃什麽。該研究試圖發現是否暫時「成為一頭牛」可以促使肉類消費量減少。
技術分享圖片
但是這個實驗的目的不是讓人變成素食者,而是希望經由虛擬現實進一步改變行為,減少對環境的沖擊以及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在牛的情況下,啟發人對動物的同理心也對環境有益,因為少吃動物可以消耗更少的能源。”在另一個史丹佛大學的實驗中,受試者們還體驗砍倒一棵樹。他們站在在虛擬現實的森林裏,聽到了風的沙沙聲和鳥兒的鳴叫。接著他們體驗手持鏈鋸鋸樹的感覺,感到鏈鋸鋸過樹身時樹的阻力,最後木材裂開,然後倒在地上,發出雷鳴般的巨響。森林剎時間有如死一般的沈寂,鳥兒不再歌唱。離開實驗室前,一名女子在桌上打翻了一杯水,並要求受試者幫她清理。受試者平均使用的紙巾減少了20%。
研究人員說,直到幾個月後,他還收到受試者的電子郵件告訴他,當他們走進商店看到衛生紙時,很難不想到那些倒下的樹。筆者按:在環境議題中,常見的是開發與保護的兩方各執一詞,雙方都認為自己有道理,爭執不下。或許將來VR可以讓兩方各自體會一下對方的感受,這樣在溝通上或許會更容易。筆者另外還想到,或許對於國內的醫療體系也可以開發類似的VR,讓患者/醫師體會到其他患者/醫師/護士的感覺,如此一來或許對於醫病的互動可以有更多的改進。

VR的發達!給了我們什麽啟發?史丹佛大學: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