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80後失業沒有啥,90後失業才可怕

80後失業沒有啥,90後失業才可怕

一個快失業的90後

有一個90後的朋友在一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工作。這家公司從一個公眾號起步,短短几年就完成了b輪融資。業務模式聽上去特別性感。她很珍惜這個機會,工作踏實努力,業績也一直都很好。

然後,她告訴我,她可能要失業了。

她的工作類似於客服,比如幫客戶訂一張機票,或者點一杯星巴克的咖啡。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這些工作已經被AI (人工智慧) 取代了。

就拿訂咖啡來說,人工智慧自動識別使用者的語音,獲取使用者資訊。對於新使用者,人工智慧會問:hey, 你想喝什麼?對於老使用者,它會說:親愛的,是不是和上次一樣,大杯熱拿鐵,半糖,送到公司?

機器不光比你聰明,還比你熱情。而且,還不要求五險一金。

90後的失業,才是真正的失業

都是出來賣勞動力,還指望資本家養你一輩子?每個人遲早都會經歷一次失業。但90後的失業,才是真正的失業。

失業這個話題,對中國人來說,既羞恥,又陌生。朱鎔基在90年代末才消滅了大面積的終身僱傭制,距離現在不過20多年。所以第一批享受到失業潮的,是70後、80後。但他們同樣也趕上了房地產的紅利期。

對有房產收益的人來說,失業就是度假。但沒有資產性收入,則可能會從中層管理一下跌落谷底。等沒拿到房產紅利的一代開始失業,才是真正的失業。

我有一個大膽的預測:在即將到來的90後失業潮中,90後的心理壓力會遠超80後。抑鬱症大面積傳染,心理諮詢師在未來十年前景可期。

80後失業沒有啥,90後失業才可怕

保持對時代的敏銳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程序。

失業常見的第二個原因:市場不斷變化,你的公司和工作已經被時代拋棄了。

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談到自己為什麼要離開央視的時候,說過這麼一段話:“一開始有人會說,泉靈姐,我特別喜歡你。後來有人說,泉靈姐,我媽特別喜歡你。再有人說,泉靈姐,我奶奶特別喜歡你。我特別擔心很快就沒有人喜歡我了,我就離開了。”

張泉靈的遭遇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流量正在從傳統媒體轉移到網際網路。

這種大趨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張泉靈抵抗不了,蘇芒也抵抗不了。時尚集團總裁蘇芒離職。她曾幸運地經歷了時尚雜誌在中國風生水起的20年,也懂得在一個行業日薄西山時功成身退。畢竟,曾經風靡一時的《瑞麗時尚先鋒》、《伊周》、《費加羅》現在都默默地躺在報刊亭上吃土。

在抵抗市場變化這件事上,專業人才風險更高。你的職位適用面越窄,失業風險就越高。一個年入50萬的技術經理比起一個年入5萬的前臺更容易失業。做專業性特別強的工作,超過30歲就會面臨高失業風險。

這個時代,一份工作做到老越來越難。幾乎每個人都面臨失業的威脅,也會迎來多次職業轉型。

80後失業沒有啥,90後失業才可怕

那麼如何降低失業風險呢?

(1)要學會關注行業變化的趨勢。

一個行業走向衰亡有兩個典型標誌:人才流失、薪資下降。同時還伴隨著大規模的裁員。

面對一個快要沉到海底的夕陽行業,我的建議是:趕快跑。趁你還有能力。

(2)要學會關注公司的趨勢。

要看公司是否在創造真正的價值,是否處於上升期。要和贏家在一起。

(3)弄清楚你的職位晉升路線和成長空間。

(4)增加收入渠道,減少工資收入佔比。

有家底的多投資,沒家底的早買房子,買不上房子的多存錢,存不了錢的多學門手藝。

(5)多結交人脈,多認識各行各業的朋友。

這個社會上永遠都不缺新的機會。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積累太重要。財富也好,技術也好,人脈也後,沒有特定的路。只要不是被溫水煮青蛙,最後過的都不會太差。

離開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公司或行業,或許是一個新的起點,是一次破繭重生的機會。但是前提是你得“永遠保持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