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紅樓夢裡反覆出現的一副對聯,讀懂它就讀懂了紅樓夢

紅樓夢裡反覆出現的一副對聯,讀懂它就讀懂了紅樓夢

今天我們來解說紅樓夢裡的第一副對聯,這副對聯來自太虛幻境。

原文說甄士隱午睡時,做了一個夢,他聽到了一僧一道的對話,要看那頑石,但還沒來得及細看,就到了一處地方,原文說:

(甄士隱)正欲細看時,那僧便說已到幻境,便強從手中奪了去,與道人竟過一大石牌坊,上書四個大字,乃是“太虛幻境”。兩邊又有一副對聯,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句話初讀時,不明所以,像繞口令一樣,真真假假,弄不清楚作者要表達什麼,畢竟那時候還小,只有十幾歲,等到長大一些,經歷了一些世事,慢慢就讀懂了這兩句話背後的含義。

簡單地來說,這兩句話可以概括成兩個成語:以假亂真和無中生有。當假的被當成了真的,那麼真的也就成了假的,當沒有的成了有的,那麼有的也就成了沒的。這兩句話讓我想起了《讓子彈飛》裡一個橋段。

張麻子想把黃四郎幹掉,但當地百姓因為懼怕黃四郎,都不敢支援,於是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找到了黃四郎的替身,然後兄弟幾個演了一出好戲,把與黃四郎長得一模一樣的替身給殺了,老百姓以為真的黃四郎被幹掉了,於是才敢出來,真的黃四郎反而成了贗品。

這個橋段特別有意思,這樣一來的話,真實存在過的黃四郎,反而成為百姓眼中不存在的人物,而那個從未存在過的替身,反而成了眾人眼中真實的存在。

在紅樓夢裡,也有類似的情節,有一個四大家族的賈府,就有一個江南的甄府,有一個賈寶玉,就有一個甄寶玉,一切都像孿生一樣絲毫不差。曹公開篇說“真事隱去”,於是用假語村言,敷演出這樣一個以“賈”亂“甄”的故事。

這是曹公的一番苦心,他既要說出自己的故事,又要考慮當時的諸多忌諱,於是只能隱去真事,以“夢”“幻”等字眼來掩人耳目,用賈代替真,把有的說成沒的,把沒有的變成有的,移花接木,偷樑換柱地寫出一段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故事。

那麼紅樓夢裡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我們只看甄府若隱若現的幾次出場,便可見端倪。元春省親一回,曹公第一次借賈璉乳母趙嬤嬤之口,提到了當年接駕四次的江南甄家。

如果用這副對聯來驗證真假,毫無疑問,賈府的元春省親是假,是小說筆法,而藉此事引出江南甄家接駕之事,卻是真。脂硯齋批語自然不會放過透露甄家之事的大關目,批曰:甄家正是大關鍵、大節目,勿作泛泛口頭語看。又曰: 真有是事,經過見過。

由此可知,曹公隱藏在賈府背後甄府,才是真正的關鍵所在,雖然情節不多,但卻是真實發生的事,賈府不過就是個外在的假象和幌子罷了。

再說抄檢大觀園一回,讀來簡直觸目驚心。雖然七十四回寫的是王夫人聽了王善保家的的讒言,主張抄檢了大觀園,但探春的一番話卻大有深意。

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雖然曹公寫的是賈府內部抄檢大觀園,但他真正要說的哪裡是這個?而是甄家被抄家之事!探春的一段話,第一句透露了曹公心事,也是曹公家事,真事,後面則借賈府抄檢道出了甄家被抄家的真實原因。

再如賈寶玉做夢,夢到了甄寶玉,到底哪個真哪個假?曹公在開頭就說了:凡是用“夢”用“幻”字,都是在提醒讀者眼目,即要讀者注意分清真假和有無。

其實整個賈府,都不過是甄府的一個映象而已,曹雪芹把真實的甄府隱藏在了鏡子背後,而用賈府演繹出一段故事,所以賈寶玉睡覺時,因為鏡套沒有放下來,才夢到甄寶玉。

這也正如賈瑞臨死前照的風月寶鑑,正面裡是不斷向他招手的鳳姐,而背面卻是一個骷髏,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成正面是那被重新敷演的賈府,而背面則是早已敗落之後的甄府?

太虛幻境的這兩句話,在寶玉神遊太虛幻境一次再次出現,曹公從不重複用筆,為何這副對聯卻不吝筆墨地二次重複呢?脂硯齋批語給出了答案:正恐觀者忘卻首回,故特將甄士隱夢景重一滃染。

這是曹公唯恐讀者忘記,這裡再次點明。這兩句話能夠作為太虛幻境正門的對聯,就可見其重要程度。曹公上下聯裡疊用真、假、有、無,橫批裡又用“虛”“幻”等字眼,皆隱藏深意,這是在提醒讀者,你們讀的時候,切記要可要分清真假和虛實啊。

對於讀者來說,一旦進入太虛幻境這個門,我們也就跟著曹公的筆,跟著賈寶玉開始了見證賈府興衰的“旅程”,而曹公總會在關鍵時刻忽然停筆,插入一段甄府之事,前八十回後甄府已然被抄家問罪,其實有無八十回後的文字,又有什麼關係呢?對曹公來說,他要說的真(甄)的故事,已經講完了。

這副對聯看似簡單,其實隱藏了許多曹公沒有說出的故事,讀懂了它們,也就真正讀懂了紅樓夢。

轉載:搜狐@少讀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