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響鈴:360瀏覽器首創自有根證書,不賺錢為哪般?

響鈴:360瀏覽器首創自有根證書,不賺錢為哪般?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很多人以為安全軟體與病毒的仗已經打完,事實上,遠非如此。

近年來,國內外各大網站頻遭攻擊。去年5月份,國務院app中的H5網頁疑似被劫持,頁面上出現掛彈窗廣告;今年八月份,浙江紹興警方偵破了“史上最大規模資料竊取案”,其起因是沒有全站部署HTTPS加密,從而被黑客鑽了空子,導致全國96家網際網路公司,約30億條使用者資料被非法竊取;而不久前,Google又因為一個BUG,使得約5200萬用戶的個人私人資料被洩露。

有別於以往熊貓燒香這種病毒明目張膽的廣泛傳播方式,上述勒索病毒的攻擊行為變得更為隱蔽。很多時候,他們會鎖定更高價值的目標,通過http或dns網路劫持進行中間人攻擊,甚至在攻擊完關鍵系統、偷取資料之後,還能全身而退不被發現。

顯然,以個人隱私資料洩露等事件為代表的網路安全,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不久前, 在2018網路空間可信峰會上,360瀏覽器遂公開宣稱將建立自有根證書計劃,這引起業界廣泛的關注。

但自建根證書是一件龐大且系統的工作,且這一行為本身是沒有太多的商業價值,因而其更需要諸如360瀏覽器等老牌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擁有更強的社會擔當。

一、不被重視的根證書,成黑客入侵的重要通道

以前,人們對CA公司產生了過度信任,認為帶有https的網站就是可信的。因為其身份校驗體系是基於PKI體系,而在這體系中,CA往往一開始就被假定是可信的。然而,CA也是一個商業化機構,在不受監管的條件下,CA公司管理上出現問題也往往造成證書濫發,從而使得證書信用鏈背上信用債。

早在2013年,斯諾登洩漏的檔案曾指出,美國NSA利用一些CA頒發的偽造證書擷取並破解大量加密https流量,這使得CA的權威性開始遭受質疑。

直到2017年,以Ryan Sleevi為首的Google Chrome調查小組,發現賽門鐵克收購Verisign後的證書部門,錯誤簽發3萬張https證書。賽門鐵克證書門使得瀏覽器廠商對CA機構的不信任達到了頂峰,當時國際五大瀏覽器同時釋出不信任計劃。最後,全球市場份額第二的賽門鐵克證書部門整體出售給Digicert,而全球30%的網站需要更換CA供應商。

CA機構的不靠譜行為,使得人們依靠CA證書辨別網站安全性,也成為了泡影。更何況當前的網際網路,不再只是滿足人們查詢資訊、瀏覽新聞網站門戶的需要,還提供了社交、電商等與財務、個人隱私高度相關的服務,那麼,開啟的網頁一旦被黑客入侵,其對使用者的危害性也將加倍放大。

然而,和這種安全威脅緊迫性截然相反,國內很多網站對根證書大多不太重視。總體來看,主要呈現以下幾大問題:

第一,網站使用者不重視“http”與“https”的區別。相較而言,https多是通過CA認證的網站,安全性較“http”根的要高些。2015年開始,國內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開發的網站都陸續遷移到強制https進行訪問。但是,仍然有很多行業的網站並沒有使用“https”,譬如酒旅航空領域的藝龍、窮遊、中國航空公司等企業網站,並且很多瀏覽器對這些網站也並沒有限制性、或提示性的標記。

 

 

第二,瀏覽器本身也存在著技術及更新升級問題。除了顯性層面的網頁本身存在的安全性,比如像瀏覽器核心過時,不及時更新,那麼可能存在的高危漏洞就比較多。這一方面,以往360瀏覽器表現相對較好,擁有15層的安全防禦體系,並且360安全衛士也會按月修補高危漏洞。但是,行業內多數廠商仍不太重視。

並且,在底層加密演算法套件這一塊,也很考驗瀏覽器廠商的安全防護能力。比如很多https網站採用了全站加密,但是由於瀏覽器底層加密演算法不過關,被黑客鑽空子的現象也比比皆是。

二、自建根證書信用系統,國內瀏覽器還有幾場硬仗要打

 

 

在賽門鐵克證書門後,瀏覽器行業巨頭Google開始著手自有CA根證書體系搭建。除中國外,Google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相對來說還是處於壟斷地位,做這事的阻力比之中國的瀏覽器廠商要小得多。那麼,國內瀏覽器要建立自有根證書,重新構建證書信用鏈,還面臨著哪些挑戰呢?在響鈴看來,有這麼幾點:

第一,對不安全的“http”網站,進行普遍性市場教育,有一定挑戰。Web瀏覽器對使用者來講,大多還停留在“只是使用”的階段。多數使用者只會關注頁面的內容,很少會去挖掘幕後的事情。在沒被病毒攻擊前,“http”網站和“https”網站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有在安全威脅降臨的時候,使用者才會引起重視。因此,要將“http網站是不安全的”這樣一個資訊,進行普遍性教育,可能會存在著一定難度。360瀏覽器在著手自有根證書建立時,考慮到這樣的一個大環境,則是通過對使用者端進行警示的措施,來倒逼“http”網站使用者引起重視。

第二,技術上,需要瀏覽器廠商有過硬的病毒過濾技術、AI演算法以及足夠多的根證書大資料。百度、360、搜狗等瀏覽器都各有特色,或在內容進行發力,或在安全、AI等技術層面進行發力。但是就網路安全環境的建設,防護依然是當前擺在首要位置的措施,過硬的病毒過濾技術,仍是網路安全的第一道防護線。當然,其中加密演算法是影響防護能力的重要因素,360本就以安全軟體起家,目前擁有“支援國密演算法,支援國密雙向證書校驗”的優勢,而且11年的積累,也有著足夠多的根證書大資料。

在CA證書信任危機之下,以安全防護起家的360瀏覽器自建根證書系統,也是情理之中。一方面,通過作業系統信任的根證書積累資料,另一方面也積極自建根證書信任資料庫。但360瀏覽器的規則顯得較為強勢,即如果360瀏覽器認為某根證書有威脅,即便是系統預設信任的,360也會對其移除。因而,其具有一套自己的安全判斷邏輯,對自建的根證書信任庫賦予了更大的權重。

第三,根證書認證過程中,CA的配合度很關鍵。網際網路要有強大的議價權,則其必須具備一定規模的使用者群。擁有近4億使用者的360瀏覽器,還是具備一定的實力,因而CA有配合的理由。其認證過程,包括CA申請、資訊驗證、批准請求、預置測試、正式信任五個部分。策略上,360瀏覽器先是號召CA主動參與,藉助技術實現聚集CA機構以及完成初步稽核工作,而具體材料的稽核則採用人工稽核的方式,以更為審慎嚴謹的態度,來增強360根證書體系的信任度。

顯然,360瀏覽器在做純公益性的安全體系建設,是真正願意花大人力、物力來解決這件事情,決心也可見一斑。

三、沒有商業價值也要不遺餘力去做,360瀏覽器到底圖啥?

近來,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以滬深300成分股為物件,從社會、經濟和環境綜合效益為評估模型,評選出了“義利99”榜單,中國建築、萬科、京東方等企業都囊括其中。他們認為,只有滿足了社會的需求,才能真正創造價值,而收益、收穫也是自然的結果。

社投盟的這一行徑,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在當今的企業家價值體系裡,對於企業所創造的價值評判,或又多了義的維度。企業家們在掌舵前行方向的同時,可能會更關注自己的企業能從哪些角度切入,怎樣賦能使用者或合作伙伴。這或許是360瀏覽器明知建立自有根證書體系,沒什麼商業價值,但是仍樂此不疲的原因所在。響鈴認為,360瀏覽器做這件事,至少能帶來三大正面反饋。

1、可以為行業淨化網路環境,提供一個新方向。在網際網路成為各行各業標配的同時,網際網路企業也隨之壯大,但是網路環境依然存在著諸多威脅。比如黑客可以通過利用瀏覽器和flash的0 day漏洞,載入含有越權漏洞的程式碼控制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網頁尾本,訪問惡意網頁的計算機進行挖礦。利用防毒軟體阻擊黑客攻擊是一方面,但如果換個角度,如360瀏覽器和谷歌所進行的根證書信任庫建設的浩瀚工程,從病毒通道層面進行阻擊,也不失為一個好方向。

2、可以更深層次引導行業發展方向,建立更“乾淨”的盈利模式。從Google、百度等瀏覽器巨頭的盈利模式來看,廣告收入依然佔據大頭。像Google模式中,更是將精準觸達率作為廣告收費的標準,這是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問題,因而更看重使用者的體驗感。這也是中國瀏覽器發展的方向,因此,360瀏覽器重塑根證書認證信任鏈,亦是在為使用者建立一個信任、安全的社群生態,從而增強使用者對內容的信任度。最高階的廣告應該是潤物細無聲,未來,廣告的部分理應讓渡給內容及使用者體驗,並且精準觸達,AI及演算法為這種盈利模式更為精細化提供了可能。這樣一來,相較於以前,廣告滲透轉化的效率也會因乾淨的環境而變得輕鬆一些。

3、使用者有了更信任、更安全的上網環境後,又能反哺瀏覽器。當前,業內主要瀏覽器都將重心鎖定在內容和分發上,實際上對使用者來講,安全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事實上,大多使用者在這一方面,本就是假定信任瀏覽器廠商的。因而,像百度、360瀏覽器等常用瀏覽器廠商,他們肩上的擔子也就更重。

誠然,改善內容輸出的精準性、豐富性以及獲取資訊的便捷性,確實能改善使用者使用體驗。但網路安全,則決定著使用者使用該瀏覽器的頻率,畢竟電腦總是被黑客攻擊是一件很鬧心的事情。因而,內容與安全應該是兩手抓,畢竟由使用者使用的安心度,所帶來的“流量黏性”的指標反哺,更為難得。

從短期來看,360瀏覽器自建根證書體系並不賺錢。但是,長遠來看,卻能夠贏得更多使用者的信任。而且,在主動承擔行業責任的時候,也使得360瀏覽器本身的威信能得以提升。未來,在網際網路信任體系中,瀏覽器等工具類廠商所能創造的社會價值,將變得更加重要。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商業評論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 AI新媒體“智慧相對論”創始人;

4作家:【移動網際網路+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5《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誌撰稿人;

6鈦媒體、介面、虎嗅等近80家專欄作者;

7“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8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慧公司傳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