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堆樹(最大堆、最小堆)詳解

堆樹(最大堆、最小堆)詳解

一、堆樹的定義

堆樹的定義如下:

(1)堆樹是一顆完全二叉樹;

(2)堆樹中某個節點的值總是不大於或不小於其孩子節點的值;

(3)堆樹中每個節點的子樹都是堆樹。

當父節點的鍵值總是大於或等於任何一個子節點的鍵值時為最大堆。 當父節點的鍵值總是小於或等於任何一個子節點的鍵值時為最小堆。如下圖所示,左邊為最大堆,右邊為最小堆。


二、堆樹的操作

以最大堆為例進行講解,最小堆同理。

原始資料為a[] = {4, 1, 3, 2, 16, 9, 10, 14, 8, 7},採用順序儲存方式,對應的完全二叉樹如下圖所示:

(1)構造最大堆

在構造堆的基本思想就是:首先將每個葉子節點視為一個堆,再將每個葉子節點與其父節點一起構造成一個包含更多節點的對。

所以,在構造堆的時候,首先需要找到最後一個節點的父節點,從這個節點開始構造最大堆;直到該節點前面所有分支節點都處理完畢,這樣最大堆就構造完畢了。

假設樹的節點個數為n,以1為下標開始編號,直到n結束。對於節點i,其父節點為i/2;左孩子節點為i*2,右孩子節點為i*2+1。最後一個節點的下標為n,其父節點的下標為n/2。

如下圖所示,最後一個節點為7,其父節點為16,從16這個節點開始構造最大堆;構造完畢之後,轉移到下一個父節點2,直到所有父節點都構造完畢。

C++程式碼實現:

定義存放堆的結構如下:

strcut MaxHeap
{
	Etype *heap;
	int HeapSize;
	int MaxSize;
};
MaxHeap H;

其中,heap是資料元素存放的空間,下標從1開始存數資料,下標為0的作為工作空間,儲存臨時資料。HeapSize是資料元素的個數,MaxSize是存放資料元素空間的大小。

初始化堆方法如下:

void MaxHeapInit (MaxHeap &H)
{
	for(int i = H.HeapSize/2; i>=1; i--)
	{
		H.heap[0] = H.heap[i];
		int son = i*2;
		while(son <= H.HeapSize)
		{
			if(son < H.HeapSize && H.heap[son] < H.heap[son+1])
				son++;
			if(H.heap[0] >= H.heap[son])
				break;
			else
			{
				H.heap[son/2] = H.heap[son];
				son *= 2;
			}
		}
		H.heap[son/2] = H.heap[0];
	}
}

(2)最大堆中插入節點

最大堆的插入節點的思想就是先在堆的最後新增一個節點,然後沿著堆樹上升。跟最大堆的初始化過程大致相同。

C++程式碼實現:

void MaxHeapInsert (MaxHeap &H, EType &x)
{
	if(H.HeapSize == H.MaxSize)
		return false;
	int i = ++H.HeapSize;
	while(i!=1 && x>H.heap[i/2])
	{
		H.heap[i] = H.heap[i/2];
		i = i/2;
	}
	H.heap[i] = x;
	return true;
}

(3)最大堆中堆頂節點的刪除

最大堆堆頂節點刪除思想如下:將堆樹的最後的節點提到根結點,然後刪除最大值,然後再把新的根節點放到合適的位置

C++程式碼實現:

void MaxHeapDelete (MaxHeap &H, EType &x)
{
	if(H.HeapSize == 0)
		return false;
	x = H.heap[1];
	H.heap[0] = H.heap[H.HeapSize--];
	int i = 1, son = i*2; 

	while(son <= H.HeapSize)
	{
		if(son <= H.HeapSize && H.heap[0] < H.heap[son+1])
			son++;
		if(H.heap[0] >= H.heap[son])
			break;
		H.heap[i] = H.heap[son];
		i = son;
		son  = son*2;
	}
	H.heap[i] = H.heap[0];
	return true;
}

三、堆樹的應用

利用最大堆、最小堆進行排序。

參考文獻:

1、徹底弄懂最大堆的四種操作(圖解+程式)(JAVA) http://128kj.iteye.com/blog/1728555

2、最大堆、最小堆 http://blog.csdn.net/genios/article/details/8157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