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遞迴:斐波那契數列(兔子總數)。

遞迴:斐波那契數列(兔子總數)。

反覆學習反覆學習。
因為自己對遞迴還是不太熟練,於是做POJ1753的時候就很吃力,就是翻棋子直到棋盤上所有棋子的顏色一樣為止,求最少翻多少次,方法是列舉遞迴。然後就打算先做另一道遞迴的題(從陣列中取出n個元素的組合),但是同樣在遞迴的問題上不太理解。好吧,於是複習CPP,在第229頁的時候,看到了斐波那契數列,回想起之前做過的一道題目,發現可以用遞迴的方法來做。於是決定優化一下之前的程式碼。

以下這段摘自《C primer plus》
斐波那契數列的定義如下:第一個和第二個數字都是1,而後續的每個數字是其前兩個數字之和,例如,數列中前幾個數字是1,1,2,3,5,8和13。…下面我們建立一個函式,它接受一個正整數n作為引數,返回相應的斐波那契數值。
首先,關於遞迴深度,遞迴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如果呼叫Fibonacci(),當n為1或2時Fibonacci(n)應返回1;對於其他數值應返回Fibonacci(n-1)+Fibonacci(n-2);

long Fibonacci(n)
{
    if (n > 2)
        return Fibonacci(n-1)+Fibonacci(n-2);
    else
        return 1;
}

然後是兔子總數問題。
有一對兔子,從出生後第三個月起每個月都生一對兔子,小兔子長到第三個月後又生一對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每個月兔子對數為多少?
思考這道題的時候,如果你簡單的推算一下,會發現兔子每個月的對數就是斐波那契數列。
第一個月:1對;
第二個月:1對;
第三個月:2對;
第四個月:3對:
第五個月:5對:
第六個月:8對;
……
我之前做這道題的時候,覺得思路很簡單,就是從第三個月起,求每個月的兔子數時,只要把這個月的前兩個月總數相加。
這是我之前的程式碼,用f1和f2表示月。: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f1,f2;
    int month,ct;
    printf("請輸入月份:");
    scanf("%d",&month);
    if(month<=2)
        printf("兩隻。\n");
    if (month > 2)
    {
        f1 = f2 = 1;
        ct = 0;
        while(ct < month -2){
            f1 = f1+f2;
            ct += 1
; f2 = f1+f2; ct += 1; } if (month %2 == 0){ printf("第 %d 個月的兔子對數為:%d.\n",month,f2); } if (month %2 == 1){ printf("第 %d 個月的兔子對數為:%d.\n",month,f1); } } return 0; }

其實這個程式碼離遞迴就差一步,很接近了。但是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到。
這是我重新修改之後的程式碼:

#include<stdio.h>
long Fibonacci(n)
{
    if (n > 2)
        return Fibonacci(n-1)+Fibonacci(n-2);
    else
        return 1;
}
int main()
{
    long num;
    int month;
    printf("請輸入月份:");
    scanf("%d",&month);
    num = Fibonacci(month);
    printf("這個月的兔子對數為%d.\n",num);
    return 0;
}

只是很簡單的修改,但是程式碼就整潔易懂了很多,也學到了新內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