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凜冬將至?對網際網路行業人員流動性的一些看法

凜冬將至?對網際網路行業人員流動性的一些看法

最近大環境不好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行業里人心惶惶,老員工擔心裁員、不敢跳槽,年輕人找不到就業機會,近期和不少朋友、小同學聊過,分享下自己的見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不要輕易跳槽。今年大廠縮招明顯,級別也卡的很緊,身在大廠的朋友儘量穩住,此時跳槽要麼平級跳、要麼跳進比較邊緣的崗位,來來回回機會成本高達百萬。

2、實習履歷含金量大於一切。還在學校想畢業後進大廠的同學們,抓緊一切時間尋找好的實習機會,越早實習越好,實習期把自己當成正式員工玩命幹,別怕吃苦,多參與核心專案,畢業時你比別人多一年工作經驗就是質的區別。

3、定期更新自己的簡歷。不管找不找工作,都要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每個月的成長在哪裡,結果在哪裡。任何工作一定要有明確的資料結果產出,沒有具體結果的任務只是體力勞動,無論工作量多大都是白做,不構成有效經驗。

4、好好寫週報。大多數人都是厭煩寫週報的,很多時候把它當成應付領導的作業,但實際上,週報是你的階段性成功產出,相當於你 1/52 的年度簡歷。如果你發現自己一週忙來忙去,最終在週報上沒啥可寫的東西,這是非常危險的訊號,一定要找出原因在哪。

5、多數人長期無法晉升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與更高級別的差距在哪。多數人的努力方向是尋求「線性增長」,即磨練自己工作中最常用的技能,從而工作量更大、速度更快、犯錯更少、相容性更好——這本質上是熟練度的增加。沒有任何搬磚工人是因為搬了更多的磚而一路晉升的。

6、想知道自己和更高級別的差距在哪裡,有兩個簡單有效的辦法:一,去找比你高至少兩個段位的同行請教,對比下自己哪裡不如人家(別找比你好一點點的,他們有時候還不如你;如果你能找到業界標杆性質的大牛更好,但坦誠說他們不太有興趣搭理無名之輩);二,去嘗試面試更高階的職位,看看人家在挑選人才時看重哪些方面。

7、埋頭工作的同時,一定要多關注外面的行情,一方面可以客觀的看待自己目前的價值,另一方面可以推演未來的人才需求方向。多和高水平的同行保持聯絡,互換資訊,有助於讓你更全面的瞭解行業趨勢。(和同行交流前,一定要總結記錄自己的觀察與思考,這樣才能在交流中言之有物,不然慢慢的高水平的同行不願意搭理你,願意理你的要麼是酒肉朋友要麼是喜歡八卦抱怨的人)

8、網際網路行業財閥化趨勢明顯,巨頭壟斷了幾乎所有的重要領域,快速崛起的獨角獸背後都有各巨頭的身影;更可怕的是,不但草根創業者的創業機會再減少,草根打工者的就業機會也在減少。任何健康發展有一定前景公司的背後,其核心都由各巨頭前員工組成,求職招聘都在這些派系的小圈子內流轉,外人要進入極難。網際網路一、二線大廠,沒有 985/211 的學歷已經很難進入了,社招沒有內部朋友推薦,可能連面試機會都得不到。我記得之前有個朋友寫過要警惕網際網路投行化,其實在泡沫時期這種趨勢就已經很明顯了。我們常說,IT 是平民靠打工賺錢的最優賽道,但現在,那個轉行當碼農就可以過得很好的時代已落下帷幕。

9、即使這樣說非常政治不正確,但目前網際網路行業的趨勢就是,年齡歧視極度嚴重。同樣水平企業會優先僱傭更年的員工,因為他們更能加班、個人事務少、學習速度快、與新時代的使用者代溝更少。技術類從業者面對寫不動程式碼、適應不了新架構而發愁;營銷類從業者面對越來越不熟悉的新生代使用者、過往營銷方式失靈而發愁。網上你能看到的年紀大了成功轉型的案例或多或少都是倖存者偏差,他們雲淡風輕的背後是無數失敗者的默默無聞。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年薪百萬的職位全國加起來能有多少?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有多少?算算這個比例你就知道了。

10、正因為網際網路從業者的時間成本巨大,務必要注意自己的工作年限是否與能力相匹配,在大廠眼裡,一個實際水平低於工作年限應有水平的人,還不如更年輕的員工值得培養。絕大多數從業者最後會被篩選掉,被迫選擇中小型公司或離開一線城市。如果你立志成為少數人,就必須在多思考,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儘可能發揮你的優勢,積累資源。

11、任何的人才都需要大量的資源去培養,有潛力的人很多,但資源是有限的,就註定成功者是少數。國內從業者芸芸,能成為大廠架構師的有多少?成為產品經理或高階運營的有多少?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去訓練、試錯、探索、驗證,怎麼可能成為身經百戰的高手?有些以前和你級別相同,甚至還不如你的人,趕上好機會,可能短短兩三年,他的能力增長速度就會超越你一大截。

12、沒辦法獲得足夠的資源怎麼辦?學習與訓練。一是大量輸入工作領域涉及學科資訊,例如各類程式語言、機器學習原理、人工智慧基礎;例如經濟學、概率統計、歷史、心理學等等社會、自然科學。這些東西看似基礎,但無論哪個分支,縱深進入都足以讓你在業內能有立足之地。網際網路發展過於快速,大多數從業者的知識儲備其實是跟不上的,有些人靠天賦彌補,有些人靠專案彌補,你可以靠理論去彌補。二是高強度的訓練,你想出人頭地就別指望歲月靜好,工作即生活,搞清楚你的前進之路需要哪些技能,然後把這些技能訓練到極致,做到這點你可以比超越業內 90% 以上的同行。例如阿里的 P 序列含金量就有過較多放水,早年 P7 級別算得上高手,現在也就是較為優秀,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業務線擴充後,面對大量的人員需求,阿里沒辦法招到那麼多高水平的人,要知道國內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近 1700 萬人啊(2017 年網路資料)

13、職業發展的順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影響力(側面反映了業界對你的認可度)。因為大多數人其實沒有正確評估你水平的能力,他們需要輔助你的名氣、過往履歷、專案經驗,猜測你大概率是個靠譜的人。所以行業內影響力的建構非常重要,大廠 P8、T3.5 級別對人的要求就不僅僅是個人能力出眾那麼簡單了。影響力的建立說來話長,懂得自然懂,不懂的自己多想想,就當提個醒。

14、影響力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當他人認為你是(將成為)該領域的重要成員,他們才會願意給與你機會或是資源。網際網路行業人員流動性很大,往往今天對接的人明天離職就不知所蹤了,這樣的情況沒有人原因付出太多精力和時間關注你的成長,更不可能給予你實際性的機會。讓別人意識到,你會長久的呆在網際網路行業,成為核心成員只是時間問題,大家就不會輕視你,並願意在早期對你進行投資。

15、找工作和談戀愛很像,充滿各種玄學,你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不一定是你不夠優秀,也不意味著你以後沒有更好的發展,我看很多人因為工作機會焦慮,其實沒沒必要,工作是雙向選擇,那些不認可你的地方,就算勉強去了也不一定適合你,白白浪費時間。找工作時不要總覺得自己有求於人就矮半頭,企業招聘是在人才市場上融資,你要像投資人一樣去審視這家公司值不值得你投資,不合適就是不合適,不要因此否定自己。

16、寒冬的一個隱性好處是,因資本收縮,在進行投融資時,資本更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而非使用者規模,以篩選營收能力更強的公司,所以多關注此時獲得融資的企業,往往是比較靠譜的,不容易因招聘時的吹噓而不小心進入火坑。

17、想自我提升、充電,不要盲目報培訓課程或是什麼知識付費,業界沒有任何一個大師是從培訓班裡誕生的,它們能解決的只是你的焦慮,先提升自己對世界的系統認知(社科、自然科學的權威著作),再根據需要去強化自己的必備技能。

18、通常一個不合常理的商業案例存續三年,就足以讓大多數人動搖自己的認知,然而當你把眼光放長遠,從百年、五十年、十年的角度去看待,你會發現很多「顛覆」、「重新定義」都是過眼雲煙。所以,一定要多讀歷史。

19、拼事業拼到最後就是拼體力,見過太多人因為身體原因遺憾退出,自己年齡大了,明顯感覺記憶力、精力都在下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好好注意身體。

20、讀黨史的一點感悟: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被迫進行長征。一年後到達陝北的中央紅軍,8 萬多人只剩下 7000 餘人,很多國外媒體甚至在報道紅軍全軍覆滅的訊息。可以說這算是我黨歷史上非常絕望的一段時期。但也正是經過了這次艱苦卓絕的考驗,那些濫竽充數、能力不足、投機取巧的人從紅軍隊伍中消失了。堅持到最後的,全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我黨在後期之所以湧現無數傳奇人物,戰鬥力逆天,這些人很大程度上是被「剩下」的。寒冬固然難熬,但它和長征一樣都是對自身的嚴酷考驗,如果你下定決心做個老兵,那它並不會把你淘汰出去。

(轉自一位朋友寫的文章,私以為不僅是網際網路行業,其他行業也面臨相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