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德國本土開發商:“每100歐元的遊戲中,他們獲得的收入不到6歐元”。

一直以來,遊戲業發達的國家與地區都是國產遊戲出海的重要目標市場。

在遙遠的歐洲地區,德國則是其中收入規模最大的遊戲市場。2017年德國共計8200萬人口,網際網路使用者數約7600萬,遊戲使用者數約為3430萬。根據Newzoo報告顯示,最近兩年德國遊戲市場總收入排名一直位列全球第五位。

從市場發展現狀來看,德國遊戲市場目前增長動力主要也來自移動遊戲領域。不過較為遺憾的是,當下德國本土移動開發者競爭力不如其市場規模一樣強勁。導致該現狀的因素有很多,有政府政策上的問題,當然也與德國遊戲發展歷程密切相關。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針對德國市場,我們接下來將通過此前德國遊戲產業協會發布的兩份報告:《德國遊戲產業指南》和2018年釋出的《遊戲產業報告》對這個市場做個簡單的覆盤介紹。

德國遊戲市場份額:PC/主機遊戲收入最高,移動遊戲收入增長最快

2017年德國遊戲市場總收入約為33億歐元(約合258億人民幣),首次突破30億歐元,同比增長了15%。遊戲機等硬體裝置市場在2017年增長尤為強勁,增長了26%,累計收入到9.38億歐元。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遊戲同時也是遊戲市場增長最快的驅動因素之一。

根據德國遊戲產業協會發布的最新一份資料報告,2018年上半年德國遊戲市場收入總計15億歐,同比增長17%。截至目前,德國遊戲產業協會未釋出最新的2018年總收入資料。不過根據資料公司Newzoo此前所預測,2018年德國遊戲市場收入規模預計為46.87億美元(約合321億人民幣)。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Newzoo2018年全球遊戲市場收入排名TOP10

2017年,移動遊戲產生的收入在德國上升至4.97億歐元 (約合3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2%,超過了整體市場的增長速度(15%),相較於2014年的2.41億歐,移動遊戲市場份額增長了一倍多。德國遊戲產業協會表示,應用內購買是增長的關鍵,內購收入增長近23%,達到4.81億歐元。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移動遊戲外的其它收入方面,2017年德國市場PC/主機遊戲總收入為11.83億歐元,同比增長不足2%。線上網頁遊戲收入為5.29億歐元,同比增長約21%。

德國遊戲產業協會負責人Felix Falk同時表示,免費遊戲在德國特別受歡迎,一旦他們喜歡上這個遊戲,他們會付費購買後續關卡,或者定製他們的頭像外觀。

報告中並未仔細提及德國遊戲玩家比較偏愛的移動遊戲型別,不過從相關的AppAnnie榜單資料中可以發現,在這個市場裡面,暢銷的遊戲裡面策略類遊戲佔了非常高的比重,像Supercell的《部落衝突》、《皇室戰爭》,還有國產出海的幾款頭部SLG遊戲《王國紀元》、《火槍紀元》等排名都很靠前。

第二大受歡迎的是休閒類遊戲,尤其是消除品類,比如俄羅斯發行商Playrix的《夢幻花園》、King的《Candy Crush Saga》一直都穩居暢銷前列。接下來比較受歡迎的品類還有RPG、模擬經營型別的遊戲,暢銷排名裡面佔比雖然沒有策略和休閒類遊戲高,但也有表現比較突出的產品。

德國遊戲使用者:50歲以上玩家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資料表明,2018年德國約有3430萬的遊戲玩家,其中47%為女性使用者,53%為男性使用者。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在玩家年齡分佈上,德國遊戲玩家平均年齡在不斷增加,2017年遊戲玩家平均年齡為35.5歲,到了2018年玩家的平均年齡已經到了36.1歲。其中50歲以上的遊戲玩家出現較為明顯的增長,2017年50歲以上的遊戲玩家有870萬,到了2018年則達到了950萬,同比增長28%,該年齡段的玩家同時佔整個玩家市場超過20%。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最近幾年德國移動端的遊戲使用者增長較為明顯,截至2018年7月,智慧手機遊戲使用者約為1820萬 ,智慧手機已經成為最受玩家歡迎的遊戲平臺。PC端遊戲使用者約為1730萬,雖然PC遊戲仍然備受歡迎,但是可以看到玩家數量正在逐漸減少。主機類使用者約為1600萬,相較於往年略微有所增加。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根據2018年釋出的德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7年最受德國玩家喜愛的前20款PC、主機遊戲中,最受玩家青睞的遊戲是EA的FIFA18,其次是動視暴雪的《使命召喚:二戰》,第三是Rockstar North的GTA5。PC/主機類遊戲在這個市場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德國本土開發商市場佔有率不斷下降,2017年僅為5.4%

受德國本土遊戲公司Gameforge、InnoGames和Goodgame Studios影響。2016年,共有1590萬德國人愛玩線上網頁遊戲,這使得線上網頁遊戲成為德國遊戲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4年到2016年,雖然這類玩家數量明顯下降,但其收入仍然從2014年的1.39億歐元增加到2016年的1.73億歐元。

但是到了移動遊戲興起的時代,本土開發公司在轉型的過程中均遭遇了不同的困局,以至於在移動遊戲領域,很難在暢銷榜前列看到更多德國開發商的身影。通過AppAnnie的榜單可以觀察到,在暢銷榜前100的遊戲中,來自德國開發商的遊戲不足10款,並且大多都排在50名之後。

德國遊戲產業協會指出,雖然2017年德國遊戲業創下了新的收入記錄,但德國本土開發的遊戲市場佔有率卻在進一步下滑。在2016年本土開發商市場份額佔比為6.4%,到了2017年德國本土自研的遊戲收入份額下降到僅為5.4%。除去遊戲硬體類等市場收入,在超過22億歐元的遊戲開發收入方面,德國本土開發的遊戲收入僅約為1.19億歐元。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在移動遊戲方面,2017年德國遊戲開發商市場份額從4.2%降至3.7%,開發收入為1800萬歐(1.4億元人民幣)。線上遊戲同樣也呈現下降趨勢,從2016年的24%下降至17%,收入為9000萬歐。PC和主機類遊戲開發收入增長了將近0.5%,增長主要得益於Piranha Bytes開發的《Elex》和Deck13開發的《The Surge》兩款遊戲。

德國電競市場:2020年電子競技市場規模將達1.3億歐元

德國遊戲產業協會表示,以往從未有一項運動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從一項小眾運動發展成為一種大眾現象。如今在德國,有數以百萬計的人關注著電競領域,無論是在觀看現場直播,還是線上直播。

資料顯示,2020年德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將達1.3億歐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7%。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隨著電子競技的迅速普及,電子競技的職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經濟和政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為了吸引更多年輕目標群體關注,奧迪(Audi)和沃達豐(Vodafone)等許多公司在品牌營銷計劃上也越來越重視這個領域。德國議會選舉期間電子競技也備受矚目,不少主要政黨都宣佈將在即將到來的立法期間加大對該領域的扶持。

產業發展:500多家遊戲公司,2萬多名遊戲從業者

德國遊戲產業主要集中於漢堡、柏林等發達城市。根據資料顯示,截止 2017年4月,德國約有521家遊戲公司,其中包括有337家開發工作室,61家發行商,123家公司既是開發者也是發行商。下圖為《德國遊戲產業指南》中釋出的遊戲公司城市分佈圖。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在這些城市裡面,漢堡是德國一些大遊戲公司的總部所在地,這裡有曾開發過知名頁遊《Goodgame Empire》,後改編制作手遊《Empire: Four Kingdoms》同樣獲得成功的公司Goodgame Studios,根據遊戲陀螺過去的報道,2014年Goodgame Studios年收入曾達到14億。目前在德國手遊暢銷榜上,本土開發者中表現最好的依然是Goodgame Studios旗下的手遊,據瞭解目前Goodgame Studios公司約有350名員工。

除此之外,還有開發過《太空堡壘》、《黑暗軌跡》、《海戰英豪》等成功頁遊的Bigpoint(約500名員工),不過在2016年的時候,Bigpoint被國內遊戲公司遊族網路全資進行收購。本土開發商中比較大型的還有InnoGames(約410名員工),旗下代表作有SLG遊戲《Forge of Empires》,根據媒體報道,這款遊戲截止2017年8月累計收入為2.5億歐(約合19.6億人民幣)。

以上三個公司都是專注於免費線上遊戲或手機遊戲的本土遊戲商。而很多國際公司也在這裡設立辦事處,如Square Enix、Capcom、Warner Bros.。 一些教育機構、獨立工作室和傳統遊戲公司如Daedalic Entertainment、DeepSilver Fishlabs等,也位於漢堡。

柏林也在過去幾年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並已隱隱成為遊戲公司的首選之地,像Wooga這樣的大型企業(約250名員工),Gameduell(約160名員工)或Yager(約130名員工)都在柏林。許多國際公司也都在柏林設立辦事處,比如騰訊,Gamevil,King,Epic Games、Wargaming等等。 一些國際性會議也都定期在柏林舉行,最著名的有QUO VADIS開發者大會。

此外,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行業盛會,也在其它發達城市舉行,例如科隆每年八月都會舉辦歐洲領先的數字遊戲展(gamescom),同時科隆也是EA、Turtle Entertainment、育碧等公司的所在地。

德國的第五大城市法蘭克福,Bethesda及旗下工作室id Software已在這個地方設立了分公司,這也是Chris Roberts與Foundry 42聯合開發《Star Citizen》的地方。此外,這裡還有德國最受歡迎的遊戲公司之一的Crytek。Deck 13開發工作室也位於法蘭克福。慕尼黑則是許多大型國際公司分公司所在地,比如Activision / Blizzard、Take 2(Rockstar / 2K)、Koch Media等。

還有一些不在大城市的遊戲工作室,全球知名的移動遊戲公司HandyGames在德國Würzburg附近的Giebelstadt設有辦事處。以開發《Tropico》系列遊戲聞名的遊戲公司Kalypso Media其總部則設立在德國沃爾姆斯。

報告還顯示,2017年德國遊戲開發者大約有11140人,整個遊戲產業相關的從業者預計為28460人。隨著德國遊戲產業的發展,目前德國大約有15所公立大學院校開設了遊戲相關的課程,包括遊戲設計、3D動畫以及虛擬現實等課程。

德國遊戲產業協會:本土遊戲業需要得到更多支援

在整個歐盟國家裡,2017年統計資料表明德國佔比歐盟生產總值超過了20%,它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在投資領域,德國遊戲產業協會則表示德國有非常多的有益於投資方的融資計劃,除了直接的補助外,還提供一些技術免費培訓或部分經費扶持。尤其針對遊戲行業,投資者可以從相應的融資機會中受益。

全球第5大市場、本國開發商收入僅佔5.4%、50歲以上玩家超20%

 

此外,德國的稅制改革令工資成本下降減少了公司稅負。 與美國,加拿大,日本,義大利和法國相比,德國在這方面具有決定性的領先優勢,這使其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德國同時還是一個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國家。

2018年8月,德國政府放寬了遊戲稽核的部分內容,比如過去不允許在遊戲中出現的帶有納粹時代的元素題材。現在遊戲也將和電影一樣被平等對待,允許娛樂軟體自律機構(USK)重新評審那些帶有納粹時代元素的遊戲內容,只要這些符號用於藝術或科學目的,或用於描繪歷史事件等。

相對於遊戲審查制度,德國遊戲市場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仍然在於本土的遊戲開發商身上。相對於其很多遊戲產業大國,德國遊戲產業方面認為政府在扶持以及政策方面給予的重視力度不足。

根據2018年11月德國遊戲產業協會發布的訊息,德國政府將於2019年撥出5000萬歐元的預算,作為遊戲基金扶持德國遊戲業的發展。遊戲產業協會負責人Felix Falk表示:“當前德國遊戲開發實力在國際上幾乎不具備競爭力,需要更多的扶持計劃,而遊戲基金的推出將有助於我們往前邁進。”

他還表示,由於英國,法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多年來一直非常支援遊戲開發,因此,在開發等成本方面要比德國低30%,這些競爭劣勢導致德國過去幾年遊戲開發的市場份額不斷下降,當下德國的本土遊戲開發商從德國市場中每100歐元的遊戲中獲得的收入不到6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