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fo千萬人排隊退超10億元押金,被資本和市場拋棄的ofo如何熬過寒冬?

ofo千萬人排隊退超10億元押金,被資本和市場拋棄的ofo如何熬過寒冬?

ofo最近可謂麻煩不斷。本就深陷資金危機,近日又遭遇線上線下組團退押金。

 

昨晚,ofo線上排隊退押使用者數已經突破1000萬大關。

 

 

如果以99元/位計算,保守估計,ofo需退還押金總額約10億元;但若以199元/位計算,那麼ofo需要退還高達近20億元的押金。

 

“比春運還恐怖”

 

12月17日,許多使用者不畏嚴寒,在ofo北京總部排起長隊,要求退還押金。寫字樓被圍得水洩不通,隊伍從大樓五樓排到一樓,又從樓裡排出到樓外,蜿蜿蜒蜒望不到頭。

 

現場有人戲稱這是“ofo車友會”;有人感慨現場“比春運還恐怖”。

 

 

據悉,現場並不能立即退還押金,僅僅只是登記使用者資訊。在現場排隊退押的一位ofo使用者稱,

 

“我們早上六點就來排隊了。不知道他們昨天發的通知,就是看到昨天新聞報道可以來現場退款來排隊的。” 

 

估計是看現場退押金的太多,昨晚,ofo緊急出臺《ofo小黃車退押金政策提醒》,稱會根據申請順序進行稽核與收集,線上線下會統一併入處理,按順序退款。

 

 

該政策出來後,ofo退押金迅速從一場上千人的線下交易,發展成逾千萬人的線上交易。

 

一千萬人什麼概念呢?比一個瑞典的人口還要多(約990萬)。

 

雖然做出了相關承諾,退押工作也在逐步推進,但使用者仍就憂心忡忡。

 

而倘若按退款每天1萬人計算,目前全部押金退完需要近3年時間。然而,今日(12月18日)有網友爆料稱,7個多小時ofo才退了91個人。

 

為了押金,網友們也是腦洞大開,屢出奇招。前幾日,一位網友的“神操作”讓人對ofo團隊的決策有些哭笑不得。

 

這位ofo使用者苦於退不了押金,便想出了假裝外國人給ofo寫信的方法。但令他沒想到的是,ofo不僅真的很快退回了押金,而且還很誠懇地回覆了一封用英文寫的道歉信。

 

 

搖擺的當家人

最後一次接受阿里投資後,昔日風光無限的戴威開始有意識地躲避媒體和公眾的視線。事實上,在經過了一系列自救失敗、獨立無望、融資艱難之後,戴威已然選擇放棄ofo。

這個創業僅兩年就躋身2017年福布斯80後百富榜第18位的年輕人比胡瑋煒心氣更高,他的夢想是讓ofo成為和Google一樣影響世界的企業。據ofo員工透露,戴威計劃在上市時打上北大師兄送給他的領帶,甚至想好了敲鐘時要發表的“獲獎感言”。

人生難得遇上一次與命運對賭的機會。正如一位接近戴威的投資人所說,“當你趕上了這滔滔洪流,一旦放棄再想抓住這樣的機會就很難了。”

他希望資本“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讓ofo獨立發展,但又覺得“有時候還是不能太楞”。今年3月,戴威接受媒體採訪時首次鬆口表示“一切皆有可能”,但事態顯然已超出了他的控制。次月,摩拜作價27億美元委身美團,雙方合併的談判桌被徹底掀翻。

 

ofo夠退嗎?

 

對於大部分申請退押的使用者而言,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ofo賬上還有多少資金?夠不夠支付押金?

 

工商資訊顯示,今年2月5日和2月12日,ofo前後兩次將其資產共享單車作為抵押物,分別向阿里借款5億元和12.66億元,共計17.7億元人民幣。

 

隨後,ofo方面於3月宣佈獲得E2-1輪8.66億美元(約為59.72億人民幣,含向阿里的17.7億元借款)融資,此後再無融資訊息傳出。

 

 

但ofo融資的速度遠不及燒錢速度。騰訊科技此前引用不具名人士訊息稱,ofo每月的人員工資和運維等支出、以及維持流出的押金合計需4-5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這輪融資僅僅夠ofo支撐10個月左右的常規運營——這還沒算上鉅額的負債。

8月31日,鳳凰自行車因被拖欠6815萬元貨款,將ofo一紙訴狀送上了法庭。曾計劃向鳳凰自行車採購至少500萬輛單車的ofo,只完成了不到40%的訂單,還拖欠大量貨款。當初在全國大小城市鋪下的小黃車,有相當一部分被鎖進“單車墳場”,留下數億噸計的廢鐵,5元一輛都沒人要。

9月,為討要運輸款,百世物流一紙訴狀將ofo告上法庭。而早在百世物流之前,ofo就已經與德邦物流、雲鳥物流等多家物流供應商展開談判尋求欠款解決方案。

有物流商表示,從2017年9月、10月開始,ofo的回款速度就慢了很多,與物流公司、生產商、維修廠之間均有欠款,金額達上億元。理想國際大廈的保安此前透露,ofo供應商來催賬的現象並不稀奇,還有催款人在大樓前拉橫幅甚至報警。

與ofo私下展開祕密談判的雲鳥物流內部人士告訴財經網:“與ofo的談判非常吃力,它可能真的沒錢了,談判只能慢慢推進。”

供應商大面積終止合作,直接影響了ofo的運維和使用者體驗。

一位共享單車業內人士告訴AI財經社,線下運維成本太高,一輛單車從北京五環外重新運進城的成本其實遠遠超出騎行費用,收縮運營是止損操作。今年12月9日,摩拜單車開始將運營區域從六環外收縮至五環內,使用者將車騎出運營區域將收取5元排程管理費。

一位摩拜單車的物流供應商告訴AI財經社,要維持共享單車的線下運維需要一支龐大的隊伍,僅他知道的跟摩拜合作的物流公司就不下5家。據他透露,ofo目前的運維工作大部分都是由蹬三輪的個人在維護,幾乎沒有大的物流公司跟ofo合作。儘管這一說法並未得到ofo方面確認,不過小黃車數量急劇減少,壞車越來越多,熱點區域的共享單車從橙藍黃3色逐漸演變成橙色和藍色為主導。

為緩解緊張的資金鍊壓力,除了取消大部分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動、拖延押金退款程序、誘導使用者將押金轉為餘額、年卡或網貸平臺資金等,ofo還通過上線短視訊廣告、將自行車“變身”廣告位、在公眾號上為“三無”微商產品發軟文等方式“找錢”。種種舉動,被網友評價為“飢不擇食”“想錢想瘋了”。

近日,不少使用者發現ofo疑似漲價,新的計費規則和名目撲朔迷離,而且屢屢出現程式錯誤。

按照ofo此前公佈的計費規則,小黃車的騎行費用為每小時1元,學生0.5元。微博網友“不過三米”發現,自己只騎了不到1公里,就顯示收費4元,其中包含起步價1元,以及4分鐘的時長費3.2元和1.3公里的折舊費0.6元。另一位網友也在騎小黃車上班時發現,不到3公里的路程收費8元,其中“行程原價”3元,還莫名多出了5元的“排程費”。

 

 

網友“傑少201301”注意到,ofo官方App上顯示,他6分鐘騎行了1900多公里,收費6元,幾乎和計程車的收費齊平。一位ofo使用者告訴AI財經社,他在App中充值20元,但只騎了4次就顯示欠費1.3元,想繼續使用只能繼續充值。

更讓使用者不滿的是,不僅在街頭巷尾尋找一輛沒壞的小黃車越來越難,而且每次掃二維碼遇到壞車都會被扣費。ofo內部員工透露,小黃車損耗率至少20%,修車師傅每天都有修不完的壞車,以至於網上出現了“10輛ofo 9輛壞,還有1輛騎不快”的段子。

市民趙先生告訴AI財經社,他曾在東直門連續4次遇到壞車,被扣費4元。客服人員在電話中表示,ofo的規則是先行扣費,由運維人員實地確認後再把多扣的費用退還給使用者,但關於如何確認語焉不詳。

數百使用者寒風中排隊,等待退押金的照片傳遍網路後,更多ofo使用者前往網際網路金融中心。欄杆取代了條幅將人群劃分成有秩序的隊伍;物業專門貼出告示,指引員工走另外的通道前往各自辦公樓層;ofo做了專門的線上退款流程指引,擺放在網際網路金融中心門口。

 

今年10月,介面新聞稱,收到一份約半年前ofo的負債表,據材料顯示,彼時ofo整體負債為64.96億元,其中,使用者押金為36.50億元,供應鏈為10.20億元。

 

 

為了改善資金困境,ofo也在增強自身造血功能,並於今年4月成立了B2B事業部,推出了車身廣告、App端內廣告和企業綠卡等業務。據ofo B2B業務負責人邵毅今年6月透露,“ofo B2B各項業務進展順利,目前營收已經超過1億元。”

 

但在鉅額的負債面前,這只是杯水車薪。原先的佔據共享單車霸主地位的ofo,如今正在破產邊緣遊走。

 

由於欠款問題,ofo已與多個供應商起糾紛;還被列為逾20起案件的“被執行人”,涉及金額超5360萬元。就連此前一直堅持公司獨立發展的ofo創始人兼CEO戴威也“鬆口”了,他坦言,由於供應商債轉股,目前資金情況正在好轉,但依然很困難。

12月17日晚,沉寂已久的ofo小黃車公眾號發表公告,稱後臺會根據申請提交的順序進行資訊稽核與收集,並按順序退款。在這篇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的文章下,ofo放出了近百條為其加油打氣的正面評論。“我前兩個月剛定了包一年的198元,押金我也不退。你們好好管理,永遠辦下去。”一位使用者在留言中寫道。

一切都井然有序,但沒有人知道,如果0到3個工作日之後,押金還沒有到賬,或者更長時間後,超過1000萬用戶的退款申請還在無限期等待中,這場聲勢浩大的“2018年ofo車友會”要如何收場?使用者集體離場,會成為壓垮ofo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關注公眾賬號

飛馬會

 

 

往期福利

關注飛馬會公眾號,回覆對應關鍵詞打包下載學習資料;回覆“入群”,加入飛馬網AI、大資料、專案經理學習群,和優秀的人一起成長!

回覆 數字“11”50本書籍大禮包:AI人工智慧/大資料/Database/Linear Algebra/Python/機器學習/Hadoop

回覆 數字“12”小白| Python+Matlab+機器學習+深度神經網路+理論+實踐+視訊+課件+原始碼,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