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遇見,我的2017 —— 年終總結

遇見,我的2017 —— 年終總結

  許久沒有提起過筆寫點什麼工作總結了,記得上一次,還是2014年。

  今天開啟那年寫的年終總結,儘管內容已很模糊,但是從筆法上依稀能看到那青蔥歲月劃過的痕跡。那時候,我才二十二三歲。

  今年,我二十六七歲。如果說時間帶走了許多青春屬性的美好,但也在開懷大笑時的皺紋間流露出略帶成熟特質的東西,這大概是 舍 · 得 的問題吧。漸漸地,也就學會了多一份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句讚美,少一聲反對;多一點客觀的思考,少一些主觀的臆斷。

  對於一個做技術的人來說,如果十年是一個週期的話,那麼我現在應該處於一個不上不下或者是中上階段。就像一隻極力洄游的鯉魚,前路漫漫,唯有逆流而上,不停地向前,才能觸及龍門,否則鯉魚還只是鯉魚,十年也就只是個十年。

  2017,工作上的變故挺大,從璇璣專案組排程到讀秒專案組。告別了從零開始、一行一行程式碼碼起來的基金專案,也告別了某幾個月連續每天超過十多個小時的工作,接手做一個名字美的不像實力派的 遇見 APP,正是這份際遇,讓我有機會接觸 iOS 程式設計範疇意外的技術知識,比如:Java、HTML、node.js、區塊鏈等,通過對這些語言的涉獵,更加明白為什麼說語言都是相通的,只要有思想、掌握了方法,實現起來只是時間問題(當然,更深層次的理解,還需要歷練)。

工作

記錄,使得回憶成為可能。

Java: 一門猶如馬刺般穩定的程式語言。

  大學時學過Java,只是上班後很少用到過,工作需要,組長( 毛老師

)說計劃做一套 APP 上傳、下載、升級平臺和 APP 推送後臺,於是我們打算用 Java 寫後臺。初次從 iOS 轉到其它語言,離開了熟悉的 IDE,熟悉的語法,最開始還是各種不習慣,但隨著對新的語言的理解,漸漸也就平衡了二者之間的關係。

一、APP上傳下載
二、推送後臺

一個推送服務,第三方接入後直接呼叫 api,實現對訊息傳送邏輯的封裝,並提供一個訊息管理後臺。
iOS App推送(In House) - 小米推送

node.js: 事件驅動、非同步程式設計的最好實踐

一、APP 與 H5 互動

  APP 開發中,經常會有原生頁面與H5互動的邏輯,於是在原有的js模組上,補充實現了一個比較通用的模組,主要實現原生頁面與H5任意跳轉、傳參、回撥處理,減少後續的開發難度。

二、hotfix

  APP 開發中,如果頁面遇到嚴重性的bug或者急需修改某條文案以應對萬變的法律法規,這時候,安卓端可以發個熱修復補丁,對於原生開發的 iOS,蘋果已經封殺了熱修復(如:JSPatch),那麼如何實現所見即所得的效果呢?答案是用 H5 頁面替換。

思路:

  在APP生命週期裡的某個時機(比如程式剛啟動時)訪問一個介面,返回一個開關和H5頁面的連結,如果需要替換,APP跳轉到需要替換的原生頁面時做個處理,讓它跳轉到H5頁面,隨即回到原生。

區塊鏈: 極具潛力的新生物

  在一個技術驅動的公司裡,很有幸接觸並參與開發公司的區塊鏈專案,從零開始,在極少的文件中尋找答案,很多時候都只能閱讀原始碼和官方示例,儘管示例在當時不一定正確(比較有意思的是,一定時間內,我們本地的修改竟和官方的幾乎同步,哈哈。)。在磕磕絆絆中摸索,我們也明白了區塊鏈的原理和流程,於是在12月初,我們的第一個版本終於上線了,目前執行狀態良好。

生產環境執行效果圖如下:

生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記得2016年給自己定下的幾個目標:讀書、交友、旅行……,堂而皇之地認為只是因為忙、因為各種因為,所以只是實現了一小部分。事實證明,“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曾經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儘管旅行的計劃未完全實現,但還是想為自己點個贊,畢竟不像之前那樣死宅般的存在。是的,有些風景,如果不站在合適的位置,很難體會到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不啟程,永遠不知道它是多麼美麗。
  藍天下,微風中,或結伴,或一人,逛公園,登大山,欣賞美景,釋放心懷。很高興能有機會去了趟福州,然後呢,在北京,去了北宮國家森林公園、百望山、西山國家森林公園、鷲峰國家森林公園、千靈山、法海寺、八大處和香山等等。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趣味。

收集到的門票

單身問題

  其實,總想逃避,但又不能迴避這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尤其是春節來了)。。。首先感謝我的父母,謝謝他們對我的信任,並沒有像其他朋友的父母那樣無休止地“催婚”(我還是對我挺有信心的,哈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就開始被各種催,大概也許是到了該找物件的年紀了吧。最近看到一朋友發表的心情,內容大抵如此:

“終於到了被父親催著找物件的年紀了。上個月剛協商好,半年內不要給介紹物件了。然而……今日……。我只好陰奉陽違的答應父親(不知他看了這句話會怎麼說我)。”

  是的,不知道父母看到了心裡會怎麼想。也許在程式設計師的圈子裡,單身挺正常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