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我的2017年終總結——願你出走半生,歸來已然成年

我的2017年終總結——願你出走半生,歸來已然成年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已然成年

2017年,我已經從阿里雲轉去了淘寶,認識了一群可愛又逗逼的小夥伴,從一個在校學生變成一個正式步入社會的青年,下面我分幾個方面總結回顧下我經歷的一些事兒。

從象牙塔走向社會

關於“未知的危險”

2017年6月份的時候順利從東大畢業,在南京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回憶,過了三年豐富多彩且充滿波瀾曲折的生活。最後半年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畢設上。

這裡有件事兒不得不提,自己在做畢設時還是低估了未知風險,過年前把理論模型和前期的模擬給全部搞定,本來以為年後能很快出結果,還立了個2月底要答辯的flag,結果被現實狠狠打臉,繼續推進畢設的時候才發現實際結果與預想的有很大差距,而且調了半個月根本毫無任何頭緒和進展。

每天面對爛成一坨翔的結果在那裡各種嘗試,每天都是換方法→調引數→機器跑模擬→看超爛的模擬結果→繼續換方法。

那段時間空閒下來的時候就壓力感覺很大,每天晚上回寢室的路上我想的最多的,就是這個東西做不出來畢不了業的話我該怎麼辦?有沒有誰畢設沒做出東西但還是畢業了的?

這裡我不想講什麼“堅持就是勝利”之類的不痛不癢的話來感動你我,因為最後解決這個問題的力量不是來自於自身,而是來源於@張劍同學 的點撥。回顧這段經歷,我想到的是,“試錯”應當是有方向的“試錯”,“調引數”應當是有章法的“調引數”,沒有理論指導的“試錯”和“調引數”,命中目標真的是要看臉看人品了。

我花了很多時間的“試錯”和“調引數”,事後回顧根本就是在胡鬧和瞎蒙,總結起來就是:不要用後期戰術上換方法和“調引數”的勤奮來掩蓋前期學習理論基礎知識的匱乏,出了問題趕緊多聯絡理論想想原因,多和身邊的大牛們交流下。我研究生期間花了很多時間在搞程式設計上,本專業的知識忘得都差不多了,導致在做畢設時掉進這個深坑裡差點出不來。

論“知識無用論”

從小到大,我在無數場合看到和接觸到“知識無用論”,類似的話在各種媒體和周圍人的口中聽到無數遍,諸如“讀書沒有用,還不如早點工作/做生意當老闆/炒樓炒房子/當代購/拆遷”。

之前的每一次我面對這個質疑都沒有完全說服對方和自己,但在讀了18年書(小學5年 + 初中3年 + 高中3年 + 本科4年 + 研究生3年)之後,終於發自內心地從心裡認可了“讀書學習”這件事,也終於不再糾結於如何去回答“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 。

因為這個問題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你畢業後過得好,那麼讀書就是有用的,你畢業不過得不好,那麼讀書就是沒有用的,問題的關鍵根本不在“讀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而在於你自身。

詩意地棲居在這顆藍色星球上

2017年的夏天和幾個朋友一起去了西班牙,開啟了自己“周遊世界”的第一步,見到了超合我胃口的以勇者鬥惡龍為藍本改造的巴特略之家,下面是照片:
西班牙
還有太多其他值得回憶和記錄的地方,這裡就不一一記錄了。我想之前自己看《地球脈動》的時候,把片子裡提到的地點都一一收錄在谷歌地圖裡,想著終有一天要把這些地方走遍。
看世界
終有一天我要和我愛的人一起把這些地方走遍,看一看人類的愚蠢和智慧,看一看大自然的殘酷和美妙。

區塊鏈是未來嗎?關於投資的一些思考

區塊鏈賺足了眼球,比特幣用6個月的時間(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從250019500,翻了將近8倍,之後我也入了場,買了一些資產,整體來算不賺不虧。

現在我感覺這個市場裡太浮躁了,很多時候都TMD在收智商稅。

這裡我舉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當初剛剛入場的時候,因為ZF已經禁止交易虛擬資產,所以對於沒有海外賬戶的新手來說,想買區塊鏈資產是一件困難的事兒。

圈子裡還存在著一個在我看來很可笑的專案,叫做“代定投”。所謂的“代定投”是什麼意思呢?很簡單,小白們不是想買比特幣等其他區塊鏈資產,同時又不清楚購買的流程,且沒有海外賬戶嗎?

大兄弟/大妹子,別怕,哥哥認識一個幣圈的大佬。你看,這是他寫的文章和經歷。你看,咱們不是加了他的付費社群了嗎?現在比特幣/萊特幣/狗狗幣一天一個價,現在立刻馬上就把錢用支付寶直接轉給他,讓他通過“場外交易”的形式來幫我們買,所有的購買記錄都會存著的。“代定投”說白了就是你把錢用支付寶直接打給某個人,記錄一下,然後讓他幫你場外交易購買。這件事在我看來不靠譜的地方有如下幾點:

  1. 場外交易很簡單很方便,基本就是無腦操作,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為什麼要多付2%的手續費把錢交給另一個人來購買呢?
  2. 很多參加了“代定投”的人都是某某某的粉絲,還買了他的付費社群,準備一起學習區塊鏈的知識並實現“財富自由”。嗯哼,連最簡單的買個虛擬貨幣都不想學、不願意學,然後說著要通過區塊鏈發家致富?
  3. 場外交易本身的價格就比市場價要高8%,算上手續費2%,只要你“代定投”,一開始就對賭10%的收益,這個風險誰來承擔呢?

總的來說,投資是最需要自己獨立思考的一件事,要不斷改進自己對於所投資產的認識、對於市場的變化和對於潛在危險的對衝意識,並作出最後的決定,並對結果負責。

關於投資,我認為事實和分析比投硬幣般的判斷要更重要,有的時候我們中的很多人在交流投資心得的時候,交換的僅僅是自己的看法判斷。諸如“啊呀,我股票又損失了xx萬”、“我覺得買xx肯定漲”、“我聽xxx說,買這個肯定好”,這些東西基本都是看法,都是沒有後續分析的判斷,都是隻會降低你投資質量的噪音,也是很低效的訊息交流,聽了和沒聽其實區別不大的。

所以基於事實(例如中國遊戲人口增長率和技術、市場整體規模變化、不同型別的遊戲所佔據的玩家人數比例)的分析才是真正有幫助的,而且要把錢打出去和並完成一整個投資輪迴並變現才算是結束。這裡補充一下真正的投資大師Ray Dalio(橋水資本的創始人,最近在讀他的《原則》,很好的一本書)是怎麼做期貨的。

在這方面有實踐經驗的人告訴我農業經營的過程,我把他們告訴我的東西組織成模型,然後使用這些模型考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不同部分之間的互動關係。

例如,如果我知道牛、雞和豬的飼養數量是多少,它們吃多少穀物,它們的增重率是多少,我就能預測出有多少肉將在何時上市出售,以及有多少穀物和豆粕在何時被消費。

類似地,我考察穀物和豆類在所有種植業領域的種植面積分別是多少,進行迴歸分析,發現降雨量如何影響每個領域的產量,然後就可以應用天氣預報和降雨量資料預測穀物和豆類的產出時間與數量。

對我而言,整個過程像是一部有著符合邏輯的因果關係的美麗機器。通過理解這些關係,我就能得出用來建立模型的決策規則(或者說原則)。

試問有多少人能哪怕做到Dalio哪怕一半的投資前期準備?

我的第一套房子

2017年還有一件事值得mark一下就是我買房了,關於這套房子有太多值得說的事兒,這裡重點提幾個觀點:

關於規劃什麼的,這中間的套路是在是太多,建議是多看看市局的規劃檔案,當然不能全信,特別是一些什麼什麼學校的分校 (提升地價的利器,彰顯這個地區有學區有教育資源,嗯哼,總共建了就幾年的學校你覺得教育質量能有多好呢?) 還有就是一些什麼什麼科技園、金融島。 (科技園和金融島簡直不要太多好嘛?金融、科技天生就是強者扎推聚集、二八效應明顯的行業,鳥不拉屎的地方說要建個科技園,從來也沒聽到什麼有名氣的公司要搬進去,連人都沒有旺起來,談何什麼發展)

不要覺得背房貸辛苦,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大概率會貶值,原因很簡單,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忍住用印鈔票來解決問題這口蜜餞。這裡我以美元為例舉個簡單例子,一圖勝千言。 1940年美元供應為550億美元,1美元可以買12瓶可樂。 ![美元1940](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506646?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1960年代,美元供應達到2110億美元,1美元可以買兩張電影票。 ![美元1960](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535278?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1980年代,美元供應暴漲,已經達到了15600億美元,突破萬億大關,1美元可以買1瓶亨氏的廚房調料。 ![美元1980](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550828?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2000年代,進入新世紀,美元供應接近5萬億美元,達到了49170億美元,1美元可以買一個漢堡。 ![這裡寫圖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net/20180226111607777?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XM2NDU3ODg=/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那麼你用現在的貨幣購買力去鎖定一套房子,從長期來看是划算的(土地是抗通脹的好東西)

還有其他東西就先不說這麼多,這裡安利兩個微信公共號,一個是水庫論壇(三觀比較激烈,挑好的部分看就好),另一個是二小姐後花園(三觀比較正,文風犀利)

讀書

今年讀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書是《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這兩本書非常驚豔,從智人這個物種的起源一直講到了當今社會政治和文化。

讀完後最大的感受就是“噢,原來消費主義是這麼來的”、“噢,原來宗教是這麼一步步演變的”、“噢,原來錢是可以這麼用的”……而且這邊書的翻譯非常地道,你經常可以見到如下的段落:

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類物種)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足以引發許多歷史上的想象。如果除了智人之外,尼安德特人或丹尼索瓦人也同樣存活了下來,這世界會是什麼模樣?如果世界上同時有好幾個不同的人類物種,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文化、社會和政治結構?

舉例來說,宗教信仰會是什麼樣子?《聖經》會不會說尼安德特人也和智人一樣有靈魂?耶穌犧牲自己,會不會是為了要洗淨丹尼索瓦人的罪?《古蘭經》會不會對所有人類物種一視同仁,都為他們在樂園裡佔個位子?

孔子會不會說我們也要“仁者愛人”地對待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會不會在古羅馬軍團中服役,又會不會也服侍著中國龐大的朝廷?

美國《獨立宣言》所揭櫫而堅信的“人生而自由平等”,指的會不會是所有“人屬”的物種?馬克思會不會呼籲所有人類物種的工人都該團結起來?

總的來看,今年讀的書還是太少了,總共就讀了6本書,仔細算起來,自己其實花了更多的時間在閱讀微信公共號和一些部落格文章上,這些文字比較細碎,但我依然是在持續化的學習中。

一點想法

自己的想法還是定性居多,定量分析太少了,很多時候面對一片混沌的狀態,光有定性是沒法做出判斷的。

這就好比是偵探遊戲中的動機、證據:定性分析就像是動機,能指引你踉踉蹌蹌地走向終點,定量分析就好比是關鍵證據,在由動機確定了幾個嫌疑人後,需要有拿的出手的鐵證來做最終決定。

你當然可以僅憑著動機來抓人,在嫌疑人的範圍不多且動機傾向很明顯的時候,也是能抓到罪犯的。但如果說你想要真正把這件事做得好,當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偵探,那麼提取、蒐集、判斷、歸因關鍵證據的能力是一定要有的。

寄語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已然成年。帶著初心走向這個世界,經歷風風雨雨後變得更為成熟和強大,能笑著和當初那個書生小子喝酒聊天。

相關推薦

2017年終總結——出走歸來已然成年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已然成年 2017年,我已經從阿里雲轉去了淘寶,認識了一群可愛又逗逼的小夥伴,從一個在校學生變成一個正式步入社會的青年,下面我分幾個方面總結回顧下我經歷的一些事兒。 從象牙塔走向社會 關於“未知的危險” 2017年6月份的時

出走歸來多賺點錢

明天就是端午假期了,Kyle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因為大家假期都回不了家,就聊到給家用的事。   好幾個比Kyle小的朋友都說,剛工作幾年,每個月掙的錢都不夠自己用,還沒能交家用給父母。問到H,他說自己十幾歲中專畢業後,為了供家用,打過不下十份工。說起年輕時的那些經歷,H還是有些感慨。 &nb

出走歸來仍是少年

地址解析協議,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據IP地址獲取實體地址的一個TCP/IP協議。主機傳送資訊時將包含目標IP地址的ARP請求廣播到網路上的所有主機,

十年聚首——出走 歸來仍是少年

spl left 孤寂 時也 http 一個 1-1 但是 讓我 青春易逝,彈指間已經匆匆又別十年,十年間,各自背負著生活中的重擔,各自為生活理想,在社會底層孤身奮戰,生活中交集的減少,讓我們彼此的聯系慢慢少了,但是沒有聯系,不代表我沒有想過你們,那份感情仍舊沈澱

走出歸來仍是Java Parser

幾天前,我的一個朋友給了我一個Haskell問題 Hey, MK,假設我有個BNF,並且我在Haskell中有個這個BNF的parser。 現在,我想給這個BNF改一行,有沒有辦法不用動這個BNF parser的程式碼(因為是其他人寫的),而是對這parser進行擴充套件呢? 這問題挺有趣的,

走出歸來仍是少年

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現在 這半年學習了java,做了一個官網、做了大米互助的第一版,目前小有改頭換面之式的第二版也在籌劃之中:感謝雲姐、坤哥的信任,保證完成任務;籌劃的過程中我們有一些因為理解

路途遙遠初心難忘道阻且長君走出歸來仍是少年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喜歡上一個人可能只需要一瞬間,忘記一個人需要多久?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年,還是一輩子?時間告訴了我答案,時間並沒有告訴我答案。    我又想起你了,已經這麼長時間了,我原本

2017年終總結

一句話 一起 結果 一個 穩定 北大 自己 strong 一份 2017年對於我來說是一個不平靜的一年,也是刺激的一年,發生了很多人生中第一次經歷的事,現在把它寫下來,給自己留下一份總結,也給大家留下一份參考。 01 被裁員 17年一月份,我還在一個很火爆的互聯網公司,也

持續精進——2017年終總結

2017年,在忙碌和頻繁的加班中度過。 “每天數你忙”,多少個加班後的夜晚老婆對我說“等你等的菜都涼了,好久沒在一起吃晚飯了”。 “你那麼忙,要不我們就不過去了吧?工作要緊”,和老爸視訊的時候,老爸說。 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我反思: 1、工作就真的那麼忙嗎

2017年終總結這次 是認真的

不得不說,2017年,就這麼過去了。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間我也寫了篇年終總結,地址在這裡,現在翻過來重新開啟看,覺著當時自己蠻搞笑的,只怪自己太年輕,沒能意識到現實的殘酷以及社會競爭的激烈,所以我想借著今天這篇總結,也把去年沒說的也一併說了。 就在去年,我

2019將到年終總結(7年開發經驗)獻給迷茫中的

8   我越來越擔心我作為一個Java程式設計師的未來。 恍然間,發現自己在這個行業裡已經摸爬滾打了7年了,原以為自己就憑已有的專案經驗和工作經歷怎麼著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業內比較資歷的人士了,但是今年在換工作的過程中卻遭到了重大的挫折。詳細過程我就不再敘述,在此,只想給大

遇見2017 —— 年終總結

  許久沒有提起過筆寫點什麼工作總結了,記得上一次,還是2014年。   今天開啟那年寫的年終總結,儘管內容已很模糊,但是從筆法上依稀能看到那青蔥歲月劃過的痕跡。那時候,我才二十二三歲。   今年,我二十六七歲。如果說時間帶走了許多青春屬性的美好,但也在開懷

2017年終總結

年終 bsp 年終總結 nbsp 總結 2017年

2017 年終總結 & 2018 年度計劃

react 微信小程序 flag 12px 後端 年度計劃 一個 lag microsoft 不立幾個 Flag,都不知道怎麽作死 2017 年度計劃完成情況: 1.健身時間不少於350天; 未完成 中斷了22天,實際運動 343天 2.至少

2017 年終總結 —— 在路上

鏈接 細致 部分 學習 代碼 業務 enter table 客服 原文鏈接 不久前年會主題征集活動中,我提交的主題是《在路上》,和騎手們一樣,我們亦不是在路上呢? 恰逢踏入社會一年之際寫下第一篇年終總結,百感交集,有初融入團隊的喜悅、有獨自完成需求的興奮、有一次次團建的

年終總結》工作三年多來來回回跌跌撞撞總結批評一下自己這三年

17年來臨了,睜開渾渾噩噩的眼睛,才看到自己好像還在原地踏步。 仔細思考一下,三年多來,自己好像一直在迷茫中後退,前進,最後還是停在原地,突然有種悲哀的情緒蔓延在心中。 說一下我畢業這三年多來的大體人生歷程,希望可以讓大家引以為戒,早作打算,不至於和我一樣。 剛畢業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網路工程師==測試方向)

2017年終總結——第一篇部落格開端

2017的總結:2017年過去了,真的好快,可以清晰的記得我去年除夕的晚上我幹了啥。但是2017年也是我改變比較大的一年,何出此言呢,總結了幾點:1.變的更加穩重成熟了,這種感覺的由來,其實是有時候感覺自己老了,漸漸的和大人的思維一樣了,開始厭惡小孩子的思維和行為了,也漸漸理

《走出自己的圍城-2017年終總結

前言:        在我的心中有一座圍城,那裡住著自己昨天所有的憂傷與哀愁,我把它們分門別類裝進精巧的匣子裡,用雨露清風鎖好,埋進時光裡,然後走出圍城,舞動人生的旋律。正文: 畢業       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間就各奔東西。這場大學旅程,走了四年,有人說我把大學過成了

越努力越幸運!(2017年終總結

開篇    今天是2018年02月20日,農曆正月初五。年前工作節奏比較快,有段時間沒有更新部落格了。不過一年結束了,還是覺得要總結下這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也為來年確定好目標和方向。 正文   “越努力越幸運”,這是小編給今年的總結詞。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幸

在迷茫時堅信的珍貴所愛所行聽從無問西東。...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