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張小龍4小時“拖堂”演講,全面總結微信8年(2019-01-09 轉)

張小龍4小時“拖堂”演講,全面總結微信8年(2019-01-09 轉)

 

大家好!我是張小龍。

 

剛剛我們在下面看了一下這些吐槽,非常好,因為我每天都在聽到這樣的聲音,都已經習慣了。我覺得在中國來說,每天都有5億人說我們做得不好,每天還有1億人想教我怎麼樣做產品,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個事情。但是我來這裡不是為了教大家怎麼做產品的。

 

每年我們內部問我要不要參加公開課?我總是說我還沒有確定好,我還是要想一想,後來我跟他們提了一個條件,如果我要來的話,能不能把我的時間放到更加晚一點的時間,因為我特別希望我有一個特別好的狀態跟大家做交流。後來我用了一個理由說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過來參加一下,因為你連續好幾年來參加,突然中斷了,有一點把一個行為藝術突然中斷的感覺。

 

特別是今年這樣一個時間點,我覺得很特別,如果是去年的話,大家都會說“七年之癢”,我只能總結怎麼樣“癢”的。今年是8年,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微信的日登入量超過10億,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里程碑,這可能是國內歷史上第一款APP有10億DAU的數量級,我們也沒有公佈過,可能在我們自己看過來,這只是哪天達到的一個問題。但是對於一個做網際網路產品的人來說,應該還是一個很值得慶祝的一個事情。

 

特別是最近我們釋出了微信7.0版本,當然又有5億人吐槽,有1億人教我怎樣做產品了,並且還有8億人看不懂我們一句話“因你看見,所以存在”到底是什麼意思。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嗎?看懂了舉一下手讓我看一下。

 

謝謝這麼多知音,有10%的人勇敢地舉手了。這一句話可以從很多的層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裡面發了一段王陽明的《心學》,但是並不只是從這一個維度,我覺得是從很多的維度,我不想做一個解釋,我覺得有一個神祕感特別好,每個人有自己的解讀是特別好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會更好一點,就像微信這麼多年以來,微信的啟動頁面總是一個人站在地球前面,剛釋出的時候,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是一個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個人站在月球前面,那個時候也是很有想象力。對於這個點,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為我們沒有標準答案,所以這麼多年以來,每次當你看到微信這樣的一個啟動頁面,你可能都會有一個想法:這個人在幹嘛?他站在地球前面做什麼?過了一年你的想法會變一點,再過一年又會變一點。正是因為這樣,我覺得才是一個特別好的啟動頁面,因為他把想象空間留給了使用者自己,10億使用者有10個億的理解,他會找到打動它的點。所以看起來很多的APP都在把自己的啟動頁變來變去,微信這個不會變,並且我相信將來也不會變。

 

關於設計原則

 

有一個朋友說,在網際網路界,微信就是一個異類。所謂異類,就是和其他的產品都不一樣。我其實很驚訝,也很自豪。

 

自豪的是,做異類是表示你與眾不同,那就是很優秀了。驚訝的是,其實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個好產品的底線,居然就與眾不同了。那是因為很多產品不把自己當產品看待,不把使用者當用戶看待。而微信,做到了這兩點。

 

微信和很多產品不一樣的一些點,會在很多地方體現出來。比如,很多APP到了春節等特定節日的時候,就把logo和介面變成紅的、黃的,變成像番茄炒蛋一樣。但是微信不會這麼做。很多人可能會問我們為什麼這麼堅持。

 

這次的公開課我把時間放在晚上,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認真準備一個東西來跟大家分享,那我很有可能會超時,在晚上這個超時的空間是很大的。

 

現在,微信到了10億的DAU,在這樣的一個點上我更願意花一定的時間,從微信的起源、本質這些方面來更加全面的講解一下微信背後到底我們在想什麼。

 

其實有時候我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什麼樣的產品是好的產品?是說它有很多的使用者?說它讓人上癮,還是什麼樣的?

 

我記得在很多年前,當我們在用蘋果手機,我們會研究為什麼會設計這麼好的產品出來?我記得有一位德國的產品設計師Rams總結過好的設計的十個原則,這位設計師也曾經是蘋果公司特別推崇的一個人。

 

我把這十個原則念給大家聽下,大家可以對照微信來思考一下,會很有意思。

 

第一個原則是好的產品富有創意,必須是一個創新的東西;

第二個是好的產品是有用的;

第三個是好的產品是美的;

第四個是好的產品是容易使用的;

第五個是好的產品是很含蓄不招搖的;

第六個原則是好的產品是誠實的;

第七個是好的產品經久不衰,不會隨著時間而過時;

第八個原則是好的產品不會放過任何細節;

第九個是它是環保的,不浪費任何資源的;

第十個是儘可能少的設計,或者說少即是多。

 

其實我在這裡偷換了一個概念,將設計替換為通用的產品。很多人會認為這是針對蘋果這樣的硬體產品的設計原則,但其實軟體產品與使用者的互動反而是更加頻繁的,你做出這樣的提示,使用者就會這樣做,那樣的提示就那樣做。並且本質上,不管是硬體產品還是軟體產品,都是工具。對於工具設計的原則,都是適用的。之所以提到這是個好的設計原則,也是因為我認為業界很多產品並不注重產品設計,或者說不把它作為一個自己追求的目標,還只是一種功能的堆砌或者對使用者價值的榨取。

 

而微信從來不做節日運營或者logo的變化,很多人會說微信很“剋制”。但其實這並不是剋制的結果,本質上是因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種好的設計原則,使得我們不會去做很多影響設計美感的事情。

 

而我觀察到的很多業界的產品經理,其實畢業後就會被自己所在的公司誤導。因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變現,所以大家的KPI就是如何產生流量如何變現。一旦圍繞這個目標,大家的工作目的已經不是做最好的產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獲取流量而已。

 

這並不是我們倡導的原則,我們更多倡導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產品分享使用者。

 

我很感謝自己的經歷,從PC時代自己一個人做foxmail,到做QQ郵箱,到手機時代做微信,因為經歷了太多的產品,以至於從骨子裡知道什麼是好的產品什麼是不好的產品,可能因此能直覺上就遵守一些底線吧。

 

有一次我問同事一個問題,PC時代,PV最大的頁面是什麼?答案是IE瀏覽器的404頁面。我問大家,微軟為什麼不在這個頁面放廣告呢?同事們回答不出來。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是啊,為什麼微軟不在這麼大流量的地方放廣告呢?為什麼微信不在啟動頁放開屏廣告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想。

 

微信有8年了。想一想,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時間有多少?你花在最親密的朋友家人身上的時間多,還是你花在微信的時間多?如果微信是一個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才願意花那麼多時間給它。那麼,我怎麼捨得在你最好的朋友臉上,貼一個廣告呢?你每次見他,都要先看完廣告才能揭開廣告跟他說話。

 

很有意思的是,因為遵循原則,很多東西我們又必須堅持去改變。

 

這裡讓我想到微信7.0版本的UI做了一個特別大的調整,也有很多使用者吐槽,覺得非常不習慣。

 

其實任何一個大的改版都會帶來使用者的不滿,因為人習慣於自己熟悉的介面,覺得是最好的。我們沒辦法讓10億人來投票決定什麼是好的,也投不出來。那怎麼才能通過改變尋求設計的優化,讓它變得更好呢?這個決策必須遵循好的設計原則。

 

就像微信7.0版本的時候我們內部使用了很長時間,我自己一直在兩個版本不停的切換,當我用了一段時間,我不願意切換到舊的版本去。也許使用者一下子不能接受,但是我相信他們適應以後也會接受。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用我們的產品不停的適應時代,而不是因為害怕使用者的抱怨就不去改變它。

 

尤其是UI上,我們永遠不可能讓所有的人滿意。但是,我們比如讓產品越來越美,符合甚至引導當前使用者的審美,而不是落伍於時代。

 

 

關於微信的歷史

 

 

說完微信一直以來堅持的設計原則,我想簡單回顧一下微信的一些歷史。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個故事,當時我寫了一封郵件給Pony,開啟了微信這個專案。這個事情是真實的,但是也有很多不真實的傳說,比如去過某某寺廟。想到那封郵件,我時不時會覺得有點後怕,如果那個晚上我沒有發這封郵件,而是跑去打桌球去了,可能就沒有微信這個產品了,或者是公司另一個團隊做的另一個微信。

 

我發現很多想法是突如其來的,或者說,是上帝編好程式,在合適的時候放到你的腦袋中的。

 

但也不是完全無跡可尋。在微信上線之前的一年裡,我們把QQ郵箱做到了國內第一名,然後在郵箱裡面又做了很多嘗試,包括漂流瓶等等,包括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折騰的郵箱裡面的閱讀空間。

 

我們後來的很多產品,都有郵箱階段的影子在裡面,比如訂閱號、朋友圈。因為在閱讀空間裡面,我們嘗試了各種社交的形式,基於社交的閱讀,朋友推薦文章並且可以在下面共同來評論。

 

但是由於閱讀空間在郵箱裡只是一個分支,所以它能做的使用者量並不是特別大。所以做到一定的階段,也覺得這裡差不多走到一個盡頭,應該去切換一下方向。

 

當kik出現時,我意識到這裡是一個機會,這個機會不是因為kik的產品本身,而是我自己當時開始用智慧手機,而很多基於PC的產品或者簡訊都不能實現很好的溝通體驗。所以當時想法很簡單,希望給我自己或者少數人做一個溝通的工具。而且我們剛好有一個團隊在做QQ郵箱手機客戶端,所以剛好湊了十個人的團隊開始做微信。包括後臺開發,三個手機平臺的前端開發,還有UI,加我自己帶了一個產品畢業生,就十個人。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做出了第一個版本。

 

這就是微信的起源,而今年剛好是微信的第八年,也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階段,標誌著一個產品從出生走向成熟。

 

我們當時堅持了一個原則就是,一個新的產品沒有獲得一個自然的增長曲線,我們就不應該去推廣它,所以在前5個月裡面,我們基本上沒有自己去推廣它,我們只是想看微信這樣一個產品對於使用者有沒有構成吸引力?使用者是否願意自發傳播它,如果使用者不願意,我們怎麼樣去推廣它也是沒有意義的。

 

我記得從微信2.0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了曲線,有了一個增長,雖然它還不是很快增長,但是它是自然往上走的。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我們可以去推它了。我們當時特別慶幸做了幾個很正確的決定,第一我們沒有批量匯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過使用者手動一個一個挑選。第二,在一個產品還沒有被驗證只能夠產生自然增長的時候,我們沒有去推廣它,把這兩個事情做對,雖然這個時間會花得長一點,但是這樣使得它真正開始起飛的時候,它是很健康的。

 

在這裡我想提到一個數據,在今年的八月份,微信的日登陸使用者已經超過了10億。

 

這應該是國內第一個日活超過10億的產品吧。

 

超過10億DAU的時候,其實我們團隊內部沒有任何的慶祝。大家只是覺得,到10億隻是一個時間問題吧。但我自己看到這個資料的時候,還是挺多感觸的。

 

我其實特別慶幸,能伴隨這樣一款產品走過了過去的八年,並且,我一直把自己當作產品經理而非職業管理者看待,我認為這是必要的,因為好的產品需要一定的獨裁,否則它將包含很多不同意見以至於產品性格走向四分五裂。

 

所以在微信8年這樣一個時間點,跟以往的公開課不一樣,我更願意從微信的方方面面,來解釋下我們是怎麼想的。

 

我想,這對大家理解微信這樣一個產品會有幫助。

 

 

初心與原動力

 

 

初心,是用熟了的詞,我換一種說話,叫“原動力”。

 

原動力其實應該是內心深處的一種認知和期望,它很強大,以至於可以堅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難去達到它。

 

那麼微信的原動力,可以總結為兩點。

 

第一,堅持做一個好的,與時俱進的工具。

 

由於我對工具產品熱愛,我甚至會親自動手寫程式碼來打造出一個foxmail這樣的產品來滿足自己的製造慾望。所以做一個優秀的工具,對我來說是值得痴迷的。微信的基礎點,就是成為一個優秀的工具。

 

雖然我很清楚在現在這樣一個商業環境下,廣大使用者其實對於糟糕的強迫式體驗容忍度是很高的。

 

人們會以為很多東西是正常的,比如開屏廣告是正常的、系統推送的營銷資訊是正常的,誘導你去點選一些連結是正常的,這樣壞的案例特別多。如果回到簡訊時代,每個人手機裡面垃圾資訊比正常資訊還要多,可怕的不是垃圾資訊更多,而是大家會認為這是正常的。

 

當你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產品,你就不能接受一個很爛的功能被加在使用者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堅持底線,我們要做一個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使用者看來,這個工具就像他的一個老朋友。

 

什麼是“與時俱進”的?

 

對使用者來說,我們不能說,微信就是一個工具,我們要獲得使用者的認可。

 

大家知道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為什麼是一個而不是一種?當年,當同事問我的時候,我其實解釋不清楚,但我知道,如果是“一種”的話,它就是一句普通的話,起不到一個slogan的作用,也不能讓人記下來。它必須是一個生活方式,這隻屬於微信的,它是一句獨特的話。當時其實微信並沒有覆蓋到那麼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連微信支付都還沒有。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它確實代表了一個生活方式。

 

這是一個生活方式,其實腦袋裡面是有一個念頭的,微信會介入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裡面去。它應該緊隨時代的潮流,甚至引導時代的潮流。當時是有這樣一種感覺,但其實並不知道它會怎麼樣去介入,是哪些方面。但是如果不把它定位為一個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定位為一個通訊工具,那就會過於片面,或者讓我們的未來沒有那麼大的想象空間。所以現在想起來,當時是很勇敢的提出了它是一個生活方式。

 

現在我們看到,微信從很多方面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群聊、朋友圈、紅包、公眾號、小程式等等。我覺得微信實現了生活方式這個夢想。

 

第二個原動力是,“讓創造者體現價值”。

 

在微信很早期的版本,我們就釋出了公眾平臺。這也是微信的一個創新。當時的思考主要是,微信會取代簡訊,那麼簡訊時代的市場需求是,眾多的服務都要通過簡訊來觸達使用者,我們取代了它,也得提供相應的能力來覆蓋這個需求。

 

但我知道簡訊、郵件,因為是可以不受控地群發的,這帶來的副作用大家都知道。於是想,如果微信提供一種基於訂閱的模式,即避免使用者被騷擾和欺詐,也讓服務可以可控地給需要的人發信息,其實是做一個C端和B端的橋樑。我還記得當時構思得差不多的時候特別興奮,跟Pony發訊息說這樣一個機制會多麼多麼厲害。Pony說垃圾資訊怎麼辦,我說天然沒有垃圾訊息啊。

 

所以從公眾平臺開始,從連線人到連線服務去擴充套件以後,微信開始體現平臺化的優勢,包括後來的小程式。

 

做平臺,需要有原動力。否則,我們可能淪為當年運營商的SP平臺。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SP平臺了。

 

當一個平臺只是追求自身的商業利益最大化的時候,我認為它是短視的,不長久的。當一個平臺可以造福人的時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當時做公眾平臺的時候,我們就會想,我們要幫助到人們解決什麼問題。當然是通過資訊觸達來替換掉資訊不對稱帶來的弊端。這是網際網路的優勢。舉例來說,傳統的商業,依賴於你要在一個人流大的地方租一個商鋪,但利用網際網路,地理不再是優勢,你的服務質量才是優勢,那麼,我們要幫到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務的人和集體,去觸達潛在的使用者讓客戶更容易連線到他們。

 

當時舉例最多的案例,是如何幫助一個盲人,沒有技能,也能夠找到顧客。他應該有公眾號,他的顧客會在關係鏈裡傳播這個公眾號。所以,當時定下來公眾號的slogan是,“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它的公眾號,就是它的品牌。並且,品牌是基於關注和認可的。

 

這個時候我們的原動力是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因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資訊不對稱,人們可以獲得更優質的服務。那麼,人們會更多地想辦法去提供服務的質量和價值,這就是微信公眾平臺的原動力所在。

 

後來做小程式,也一樣。如果我們不能讓作出優秀小程式的人獲得回報,這個生態即便能起來一點點,又有什麼意義呢?

 

今年,我真的看到了一個這樣的真實案例,是一個朋友在朋友圈裡面發的,他發現有很多個盲人按摩師通過一個小程式找到顧客。看到這個案例我特別開心,因為這和最初我們反覆地舉例說的場景是一模一樣的。

 

微信的很多創新其實都來自這兩個原動力。從專業的角度來說,大家可能會認為這是對未來的一種洞察。

 

但是所有專業洞察的背後,我覺得原動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說,一個好的產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我很慶幸,這麼些年過去了,微信的原動力從來沒有變過。

 

 

做最好的工具與停留時長

 

 

針對兩個原動力我展開做一些解釋,關於“做最好的工具”。

 

堅持著這個原則,我去觀察很多業界的產品,會經常覺得有很多事是違揹我自己的常識的。

 

舉個例子,比如說這兩年業界的目標變成了所有APP應該儘可能多地去抓住使用者的停留時長,這個是違揹我的常識的。

 

一個使用者每天的時間是有限的,這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技術的使命應該是幫助人類提高效率。

 

比如作為一個好的溝通工具,一定要高效。所以微信沒有已傳送狀態,原因是最高效率的方式就是發完即走。你不用關心這一條訊息有沒有發出去,有沒有發成功,對方有沒有收到,甚至不用考慮網路是不是有問題。

 

如果是一種資訊資訊類的工具,那麼應該是幫助使用者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面獲得最有用的資訊。除非是一種娛樂類的內容消費,可能時間長一點是沒有關係的,就像我去看一個連續劇,要花很多時間。但連續劇也不能無窮地增加集數,來獲取使用者的時間。

 

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現在視訊軟體都有兩倍速度播放的功能,很多使用者會選擇用兩倍速看到完整的劇情。這是使用者對強硬希望拖延時間的電視劇的一個用腳投票吧。

 

停留時長讓我聯想到2000年左右,當時網際網路剛起來,流行的一個詞叫眼球經濟。所有的網站目標都是要獲取儘可能多的眼球注意力。所以大家會看到一篇文章被割成很多頁,看了一點點就要翻下一頁,這樣每頁都可以加一個廣告上去,讓它的PV量變高。這種體驗到現在還在延續,以致我們看到一些網頁,還是會有一個點選展開更多。這個看起來是可以在短期獲得更多使用者的點選,但我並不認為它是一個好的產品。

 

關於時長,還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從剛釋出到現在,使用者的每個人的好友可能越來越多,理論上裡面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但是大家可能想不到的一點是,隨著你的好友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多,每個人每天在朋友圈裡花的時長卻基本是固定的,大概就是30分鐘左右。當好友少的時候,你會看得更認真一些,更慢一些。當好友多了以後,你會放得更快一些。

 

使用者其實並不會按照你的內容多少來決定它的時間分配,但我覺得這是很合理的。如果我們非要停留時間更長的話,我們當然有很多辦法來做到這一點。但是這隻會讓使用者覺得不爽,因為他的社交效率降低了。如果非要把他半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延續到一個小時的話,只能代表效率降低。

 

所以拿一個停留時長衡量一個APP,這個跟我對網際網路的初心的認知是背離的。每個人一天只有24個小時。網際網路人的使命不應該是讓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把時間都花在看手機上面。

 

所以幾年以前微信有個版本,讓使用者放下手機,多和朋友見見面,現在這個觀點也沒有變過,微信永遠都不會把使用者停留時長作為一個目標。相反微信可能關心的是一個人在這裡發一個照片,看一些文章,完成一筆支付,找到一個需要用的小程式,是不是能夠做到最快速最有效,這才是最好的工具。

 

我們為了提高這種效率可以千方百計想辦法。舉個例子,我突然遇到一個困惑,就是我們要給這個人發一個資訊,但是記不住他的名字,因為有一些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如果我們有一種更聰明的辦法,就是提供一種聯想能力,讓你通過跟他相關的人聯想到他,也就是幫助你的腦袋短路的時候找到你想要的資訊。對於這樣的能力,應該是我們要去做的特別重要的事情。

 

 

小程式

 

 

說完創造價值,我繼續說說小程式。

 

現在有很多其他公司都在做小程式了。我覺得這是好事情。可能有一些程式碼的介面跟我們一樣,但是我並不擔心這裡面會跟我們構成很大的威脅。雖然是做同一種東西,除了平臺和團隊不同,其實更重要的一個差別在於,你的原動力是什麼?

 

如果只是希望藉由小程式這種載體,來做一個流量的生意,我一點都不看好。只讓自己好不讓別人好的事情,通常都不會太長久。

 

小程式的使命是,剛才提到的,讓創造者體現價值和回報。我們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點展開。不能因為擁有流量,我們就要分發流量,要讓小程式來體現這個流量價值,這跟我們自己的原動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很多人看不懂為什麼小程式要去中心化。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話,騰訊自己壟斷了頭部幾個小程式,那就沒有外部的開發者什麼事了。看起來騰訊可以短期獲利,但這個生態就沒有了。

 

哪怕是騰訊投資的公司,也應該一樣的遵循平臺的規則,否則也會破壞平臺的公正性,我們更看重的是平臺的健康。我知道過去大家都認為平臺對於投資的公司似乎有傾斜。我只能說,可能是我們做得不夠好,相信我們團隊今後在這塊會投入更多人力和資源,使得我們可以對所有的公司包括我們投資的公司是一視同仁的。

 

回顧一下小程式,從最早醞釀到現在三年了,其實看起來挺慢的。我覺得小程式是我們,或者說也是我個人職業生涯裡面最大的一個挑戰。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試過還沒做一個事情,就先宣佈出來了。

 

之所以這樣做,其實是為了給自己一個壓力,給團隊一個壓力,這個事情我們非做不可,而且一定要做到。

 

我還記得很清楚,我在微信公開課裡面說我們要推出小程式這樣一個服務的時候,當天晚上,我跟我們的團隊就坐在一起討論,討論一個主題,我們小程式會有哪幾種死法會掛掉?我記得特別清楚,因為當天晚上我們不是討論小程式有多麼美好的未來,而是說它有多難。我們會遇到哪一些障礙是跨不過去的,我們並不是對它樂觀去做的,而是我們覺得這個事情很難我們一定要做到而去公佈這個事情。

 

為什麼非要做這個事情?因為我認為這就是一個未來必然的趨勢。因為APP還要下載安裝,網頁的體驗又太糟糕。這點,在之前的公開課,我已經詳細講過了,就不重複了。

 

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網頁的體驗為什麼不好,就像不理解為什麼公眾號的體驗比網頁好一樣。這裡,微信其實用了一些限定性的辦法,比如說排版,使得哪怕是一個業餘團隊,做的公眾號或者小程式,在使用者端看起來體驗都還不錯。

 

對於小程式,我們的決心非常大,但我們並不急著說一下子就要做成它。因為它畢竟是一個生態,不是一個To C功能,所以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慢慢的培育它。並且經過了公眾號的過程,我們也不希望一上來就有一批投機分子來當作一種流量紅利來濫用它。

 

即使到今天小程式還不能說完全的成功,但我認為它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對我們來說,只要看到小程式在跟我們當時的初衷越來越接近,就是很好的訊號。

 

所以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線下行業,已經用小程式來作為它和顧客的一個聯結器,並且提高了效率,這都是特別好的案例。

 

因為小程式還不是特別完善,在19年我們還有幾個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一個是,搜尋的直達。

 

我們希望線上下,小程式是一種掃碼的方式來觸達,在線上,是可以通過社交傳播和搜尋觸達。

 

其實搜尋一直應該是小程式的一個主要流量來源,並且小程式和APP的一個很大不同,APP是一個個的資訊孤島,互相之間沒法交換資訊。但是小程式是可以被系統統一檢索到,是可以直接搜尋到小程式裡面的內容的。

 

所以我們做過一些試點,比如說我要查一個航班號,是可以輸入一個航班號就搜到小程式。但這只是一個試點,我們還沒有做到對於所有的小程式都能夠通過搜尋來找到它的內容,直接把使用者連線到小程式去。

 

這會是我們在未來一年的一個工作重點。

 

另外一個是,小程式需要一個完善的評價體系,使得使用者可以作出選擇。這也是我們正在做的很重要的一塊。舉個例子,當你要買一個家鄉的土特產,你搜到那麼多小程式,不知道哪個是可信的。但是如果你發現你的一個朋友在土特產小程式裡買過並且有好的評價,那你就會很放心,這就是社交評價的作用。

 

第三個是,小程式的找回也是一個問題。比如很多人說小程式為什麼不能發通知或推送?但是我們看到在手機上,每一個APP都會把訊息推送使用到盡,最終的結果是,使用者只好忽略了所有的推送,所以靠推送是不能解決問題。

 

即使我們提供了一種叫模板訊息的能力,也會被濫用掉。所有的公司都有騷擾使用者的動機,就不能指望所有的公司有自我剋制的能力。對於小程式的找回,大家會看到有最近使用、星標,通過微信主介面的下拉,來迅速的找回。但是我覺得這裡還是不太足夠。

 

最近微信7.0版本有一個功能叫強提醒,大家都沒有怎麼用它,他們會覺得這是對大家一個朋友式的強提醒,它會喊你開會了,當你發一個訊息的時候就會時振動起來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做強提醒的目的更多的是覆蓋到線下的場景,我希望的場景是我將來在一個地方排隊,我不需要關注它的公眾號也不需要掃它的一個小程式,只需要掃一個二維碼就可以獲得一個提醒,一個關於排隊的提醒,我一旦掃了這個二維碼授權給了他獲得後續的一條或者是幾條提醒的通知,這個是最輕量的,我只是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掃一個碼而已。所以強提醒的本意是希望它用線上下,甚至包括線上的一些你可以在小程式裡面設一個強提醒,使用者可以說當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可以提醒我一下。

 

對小程式和使用者之間的粘性,我們會繼續想辦法來強化這一塊。但未必是大家想的這種很粗暴的訊息推送的方式。

 

 

小遊戲

 

 

小遊戲做到現在,其實如果從商業的角度,發展挺好的。但我並不滿意。

 

就是因為它離我們的期望還有一個差距,我們期望並不是我們要獲得更多的現金的回報,而是現狀是這裡面真正高質量原創的遊戲還不是特別多。大部分的遊戲還是互相拷來拷去的,就在一輪一輪的洗使用者的流量。

 

小遊戲的原動力是什麼?不是公司的一個盈利渠道。公司也沒有要求微信要做遊戲。一切盈利都是做好產品做好服務後的自然而來的副產品。

 

小遊戲的原動力是,它應該是一個關於創意的平臺。並且讓產生創意的人體現價值。

 

什麼是創意的平臺?我覺得我們跟大家理解的小遊戲,和外界對於小遊戲的理解是不太一致的,外界對於小遊戲的理解,就是現在那些比較小型化的遊戲把它套用一個小程式的殼就變成小遊戲了,但是我們並不是這樣來理解小遊戲的。小遊戲應該是一個體現創意的地方。

 

所謂創意的平臺是遊戲是一個載體或者小遊戲是一個載體,它可以承載各式各樣的創意。舉個例子,以前很多人會去看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現在大家不怎麼看了。但是這些小說的創意並不會消失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創意,但是他寫小說已經體現不了這樣的創意了,我們希望把他寫小說的創意放在小遊戲來實現,它只是一個載體。關於創意的載體,我們發現,確實有一些小遊戲有這樣的載體,它像讀一本小說一樣有情節,然後用一般的情節玩這個遊戲。

 

除了小說我們還有很多的領域,它都是關於創意的。哪怕我們經常用一個案例來說,可能一個小學生用很少課外的時間掌握了小遊戲的開發,他來開發一個小遊戲給班級的同學來用。這個小遊戲是他自己想象出來的,創造出來的。是他的同學特別喜歡玩的智力型別或者是好玩型別的。

 

所以它不應該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小塊頭遊戲的翻版。

 

所以我跟我們的團隊一直強調一點說,如果我們再往後一年的話,我們不希望只是看到我們的收入又上漲了多少,反而我希望看到的一年以後這裡面特別多的遊戲是一些從來沒有做過遊戲的人做的,反而做過遊戲的人他們的思維很受侷限性,他們會把一些APP的遊戲照搬過來的,沒有做過遊戲的人可能把他的想法融入進來,變成從來一種沒有見過的遊戲內容。我希望用這樣的一種維度來衡量小遊戲的成功。當我們的遊戲裡面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創意的時候,並且讓這些創意得到它應該有的回報,那麼我們這個平臺才能真正變得很有價值。因為最終我們的使用者會在這裡使用是最多的,並且給使用者帶來的價值也是最大的。

 

當然要做到這樣一個目標也是挺難的,我認為任何一個平臺應該要有自己的夢想所在,如果他沒有這種一種夢想的話,很快就會把自己當做一個流量的經營點,很快把流量耗光了,這個遊戲就結束了。

 

這個是關於小遊戲從平臺角度我們對它的一個期望。我確實很希望我們將來在小遊戲平臺裡面看到的小遊戲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種精神的體驗,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玩一個小遊戲才是正經事。

 

 

關於公眾號

 

 

我知道大家特別關心公眾號的情況。

 

因為很多人在做這方面的創業,並且看起來好像經過了幾年,公眾號的流量紅利早就沒有了。當然紅利從來不是我們考慮的一個範圍。在座有多少在從事公眾號的工作?以前說過公眾平臺不是為你們準備的,但確實公眾平臺確實被自媒體用得最好的一個領域。雖然不是為大家準備的,但我們其實真的想要很好的服務大家,所以公眾號最近其實我們做了特別大的一些變化,包括公眾號的改版,也包括在看一看裡面有一個“好看”。

 

如果我簡單回顧一下公眾號的歷史的話,在剛釋出的時候,確實有很多人利用這樣一個當時的流量口獲得了巨大的粉絲。在當時,公眾號有一個特別好的現象,就是最早的公開課裡面分享過一個數據,當時的公眾號閱讀量其實70%、80%來自朋友圈的轉發,只有20%、30%是來自於訂閱號的。為什麼我覺得它特別好?其實它符合一個二八定律,有20%的人去挑選資訊,有80%的人去獲益,通過20%的人挑選去閱讀文章。

 

幾年下來的話,一個是使用者他可能接觸資訊的渠道更多了,另外一個我們在內容的質量上沒有持續性的話,這裡與使用者的聯絡確實會有所降低。我們做了一次改版,發現效果並沒有很大。有很多公眾號會覺得自己的效果反而變差了,從我們的資料來看並沒有變好很多,也沒有變差很多。當然這個是我們自己分析的。

 

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並不是我們改版怎麼改的一個問題。對於改版來說只是幫助使用者重新梳理一下他的閱讀方式,我們自己認為我們改版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使用者覺得閱讀效率更高了,也就是說當他繼續找一篇文章更容易找到或者瀏覽更方便了。這是一個本質的問題,不是他看到這個文章效率的問題,而是他對這些內容有沒有吸引力。我們自己盤點畫像,在內容吸引力方面是我們強化的地方。否則的話,我們不管怎麼改變版面,使用者不會再這裡停留,也不會看它,好的內容才是根本。對於平臺來說,一個好的平臺應該自然會鼓勵更多的內容創造者創造好的內容。

  

相比部落格時代,我認為當時好的博主寫的文章量更大一些。因為我們當時在做QQ郵箱的閱讀空間,就知道當時有很多博主寫的文章很好,現在公眾號的博主反而沒有當時的博主多了,這也是我們的機會所在,也就是說平臺的責任所在,我們應該有一種機制讓更多人在這裡面產生更多優質的內容。

 

最近我們看到,通過一個合議的角度來說打擊洗稿是劣幣驅逐良幣,也會使優質內容越來越少。所以關於怎樣鼓勵產生更多優質內容是公眾平臺下一步要面臨特別大的內容。

 

對於內容的形式可能大家也會做一些嘗試,比如說視訊化展現這些內容。所以在去年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做了一個公眾號的APP,大家會寄予很大的希望,但是它只是一個幫助公眾號的釋出工具而已。

 

所以對於優質內容來說,這裡平臺可以做的事情還特別多。對於去年我們釋出的APP來說,為什麼我們會延遲那麼多才釋出?並且釋出看起來沒有起到特別大的效果,當時我們想要釋出一個APP,做一種改變,讓更多的人蔘與進來寫文章。也就是說一個普通人他也可以在裡面來寫公眾號的文章。只不過我們後來沒有做到這樣一點,並沒有通過一個APP帶動起更多的人蔘與進來。但我覺得我們的方向仍然是,讓平臺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創造文章。

 

另外一個點是關於社交傳播,就像我剛才分享的資料,在微信的早期確實是通過分享來閱讀的人是大多數,而自己主動去看的反而是少部分,我認為那個是一個很好的比例分配。後面我會專門花一個比較長的篇幅來講關於社交的傳播和社交的閱讀。 

 

 

關於社交

 

 

下面一個點是我從來沒有談過的點。對我們微信的本源、微信最基礎的東西沒有聊過,所以我這裡準備花一點時間聊一下關於“社交”的話題。

 

社交的起源是什麼?當然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可以自己想象。

 

我是這樣想象的。

 

可能在遠古的時候,如果人都是一個一個個體的話,他是沒有社交的,當人類成為一種群居的動物的時候,原始的社交就產生了。

 

人在一個社群裡面最大的訴求是不要被排斥,所以人必須跟別人說話。說什麼好呢?其實就吹牛B來體現自己對社群是有價值的。為了讓別人重視自己說的,必須要一點誇張的色彩。這是我對於原始社交的想象,大家不要太當真。

 

大家在朋友圈裡面必須要發一些很誇張的旅遊照片等等,其實就是延續了這個習慣,不過如此。擔心就被排斥了,所以大家會在朋友圈挑選一些很誇張的東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問過一個問題,“溝通的本質是什麼”。這其實是沒有答案的問題。

 

但後來,我自己想到了一個答案,並不是標準答案啊,我說,“溝通就是把自己的人設強加給對方的過程”。什麼意思呢?每個人有自己的人設,希望別人接受,你說的每一句話,有意無意的,都在希望別人接受你對自己人設的認可。表面上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本質上有可能只是希望別人認可你傳遞出來的人設訊號。當然這個只是我自己一種方便我去理解社交的一種想象,它並不一定是一種科學的研究。

 

發朋友圈,其實就是把自己的人設帶給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腦袋裡面的過程。

 

比如說你發的每一個內容,其實你是希望別人認為你是一個這樣的人,背後都是你自己給自己設定的人設,你想推廣自己的人設,是希望別人眼中的你是這樣子的。所以你發的每一條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選設計過的,一定對你自己的人設是有利的。

 

從遠古開始,你就害怕被社群排斥走,所以你要吹牛逼,你要講一些很誇張的東西,體現你的重要性。在社交裡面體現自己特別的地方,特別的地方就是你把你看到的東西拍成照片發給大家。你看到晚霞,就把它拍的非常誇張,讓大家覺得你看到的風景與眾不同。或者把自己P得特別漂亮來推廣自己的漂亮人設。

 

所以朋友圈是一個表現自己的地方。

 

朋友圈為什麼鼓勵發照片,而不鼓勵發文字呢?文字的操作比較曲折一點。這個問題我之前解釋過。因為我覺得,對多數人來說,寫一段文字,是很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這段文字還要表現好自己的人設。但發一張照片,就要輕鬆很多。

 

所以為了幫助他表現他的人設,所以讓他選取一個很輕鬆的工具那就是拍一個照片就可以了。但是對於少數很清醒的人,會問自己我要推什麼樣的人設?

 

很多年前,我每次發微博,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表現什麼?”,大部分情況下,一問到自己這個問題,我就默默的刪掉了準備發的文字。當然,大部分人不是這樣的,越是短處越要發一個朋友圈來來強化它。它往往是這樣的一個過程。說明大家很認可這一點。

 

但這樣也有一些負面的作用。

 

如果你多發幾張旅遊的照片,大家會認為你經常在外面旅遊,如果你發一些加班的可能被認為是整天都在加班。但事實上可能並不是這樣子。這只是一個人設推廣,它雖然有作用,但是也會過頭,你很難表達你的真實狀況。

 

就像我們並不是每一個時刻都是開心或者不開心,但是你只要發朋友圈說我很開心,大家就認為你每天都很開心。我們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狀態,然後遮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狀態。

 

但是我們並沒有一個工具來記錄一下我們一天裡面真實的狀態。

 

所以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做視訊動態的原因。以前叫時刻視訊。

 

關於朋友圈,其實我要多說幾句。很多人都說要逃離朋友圈,或者說不怎麼用朋友圈了。但事實上這是網際網路圈子大家看到的一個假象。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圍的人的情況,當作全世界的人都是這樣子的,但是真相併不是這樣子的。因為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個人怎麼可能逃離社交,即使你發東西少了,你也會去看他,然後也去互動點贊評論。它本身也是個社交行為。

 

可以透露一個數據,從釋出到現在,每天進去朋友圈的人數一直在增長,沒有停下來的勢頭。到現在每天有7.5億人進去朋友圈,平均每個人要看十幾次,所以每天的總量是100億次。

 

我覺得朋友圈承載了中國人的線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國最高效社交工具。它現在每天有這麼多人這麼多次的頻繁進入。好像使用者每天要通過做這個功課使得他完成了一個普通人一天的社交,他這一天可能並沒有出門,並不妨礙他完成社交。即使你可能不發朋友圈,但是你會去看,你通過點贊評論還是會參與到社交裡面,就像完成了一個社交任務。

 

如果各位在座的產品經理,其實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朋友圈為什麼會這麼多人在用?甚至這些年裡,這一批人都已經長大了或者是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覺得很多使用者的思維或者社交方式在這麼多年以來並沒有變化。本質上來說,就像我杜撰遠古人怎麼社交,其實我們人的社交是沒有發生改變的,或者說社交的需求並沒有發生改變。我們在線上的社交只是線下的社交的一個對映而已。

 

線上下在現實裡面沒有網際網路的話,大家要去社交,可能去參加一個飯局,去參加一個聚會,然後可能熟人之間會打打招呼,我說的最主要是熟人的社交。但是這種線下的社交效率是比較低的。因為它要跨越地理和時間才能做到。

 

朋友圈本質上是一個什麼,朋友圈其實開創了一個新的社交的場所,其實它不止是一個時間流。我把它比方成一個廣場。

 

你每天會花半個小時從廣場走過,然後你看到廣場裡面你會迎面看到一堆堆的人在那裡討論不同的東西,聊不同的東西,有各自的主題,然後你經過每一個人群,這裡面都是你認識的人,並且你可以停下來跟他們參與到任何一個小圈子討論裡面去,並且你會發現每一個小圈子也全部都是你認識的人。

 

你可以過去打一個招呼,或者參與一下。然後你轉身離開到下一個,再去參與一下,或者不參與,或者只是簡單的打個招呼的去點贊就走了。這樣的話,當你把朋友圈給看完的時候,那時候你從廣場已經逛完了。

 

這是特別強調的一個設計,就是朋友圈只能看到共同好友。也就是說你看到的每個人或者你參與的一個討論大家兩兩之間是相互認識的一個點,這樣的一個點不是一對一的討論是三個人以上的討論。比如說你在朋友圈看到A好友發的朋友圈,然後B好友評論了,你一定同時認識A和B,然後你評論的時候是三個人在討論,他是符合了“三個人以上比單聊更加豐富”的一種社交體驗。

 

半個小時你已經看到了很多朋友,看到了很多他們討論的主題,並且也參與了很多個主題的討論。其實你已經完成了當天線上社交的一個任務。這樣高效率的一種工具,你當然會覺得很難離開他。

 

但是朋友圈也有它的弱點,也是大家談論的,大家想要逃離他的一個點,正因為它是個廣場,你去點贊或者是評論意味著你在廣場裡面公開大聲的說了一句話,意味著廣場很多人都可以聽到,這樣帶來的壓力感是比較強的。而且當你的好友越來越多,可能這一股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實際上我自己在朋友圈剛出來的時候,每天要發十幾個照片,到現在我可能幾個月發一次。很多人都會感受到這種發朋友圈的壓力。

 

所以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想的一個問題。雖然朋友圈確實在社交方面很高效,但是在自我表達方面會很有壓力。

 

所以我想我們需要有一種新的方式,讓使用者可以比較勇敢的自我表達。

 

但是這裡很矛盾,因為我們需要一個人表達得很清楚,如果要最沒有壓力,那就是自己對自己說話。但是自己對自己說話是不可能獲得朋友的回饋的,也就是說它是沒有社交上的回報。他跟人說的話被越多人聽到,他的社交回報越大,但是他的壓力也會越大。所以也有很多人因為這樣子把朋友圈設成三天可見了,他自己覺得壓力小了。

 

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設三天可見的東西?朋友之間不會反目?我想簡單解釋一下。

 

作為一個設定裡面的開關一般來說用的人是很少的,做產品的人都知道,大部分人很懶。但這是微信裡面最多人用的一個開關,超過1億的人把這個開關設定了三天可見,三天可見是一個使用者的強大需求,他希望是這樣子的。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的話,朋友圈重新做一次的話,我可能直接讓相簿變成是私密的。朋友圈和個人相簿是可以完全分開的,是兩個概念。現在同一個照片放在相簿裡面可以被當做歷史性的挖墳,也可以在朋友圈作為一個動態來展現出來,這只不過是當時做的時候一不小心把這兩個東西混在一起了。

 

所以我們鼓勵使用者去設定三天可見,希望這樣子使得他更加勇敢的去發朋友圈。他不用認為說我發的每一個都是可以被別的朋友很久以後來翻看。

 

如果一個人非要展現自己的歷史,他應該有別的一個東西來展現自己的。比如說他精心準備的一些照片等等,而不是用朋友圈的動態作為個人的歷史展示。朋友圈更多的希望它代表了一種他的動態。

 

所以剛才說到這一點,其實也延伸出一個問題出來就是視訊動態,我剛才說這麼多,我相信朋友圈特別強大,我相信未來幾年大家還是離不開朋友圈的,因為還沒有出現一個比它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對於朋友圈這樣一種高壓力的社交工具,可能並不代表未來的趨勢。未來大家都需要一種更為輕鬆的一種方式。既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又能夠獲得社交的好處,應該是這樣的一個工具。這就是我後面要提到的視訊動態或者是時刻視訊。

 

其實視訊動態來說,很多人說微信要大力來做視訊了,我並不認同,微信怎麼可能去做某一種技術領域的事情呢?視訊只是一個技術,微信要做的是通訊社交的事情,所以視訊對於微信來說只是一個載體,微信要做的是在這一塊來說希望做社交。是要做朋友圈之外的另外一種社交的模式,解決上面說的弊端。

 

如果說做視訊的話,視訊在微信裡面一直都有,並且每天朋友圈裡面的視訊量還挺大的,一直在增長。

 

所以視訊動態就像前面解釋的,更多的是瞄準一個怎麼樣能夠很輕鬆的去表達自己,並且用輕鬆的方式參與到社交裡面去,視訊只是一個技術的載體。如果沒有視訊,也會考慮用照片。

 

我接著回到朋友圈這裡,我以前提到過twitter是一個很偉大的產品,其實影響了很多產品的形態。比如微博。

 

我記得在騰訊公司做微博的年代,大家會想,輸入框提示什麼。好像是“你在想什麼”。

 

為什麼是你在想什麼,而不是你在做什麼?

 

那是因為twitter誕生於PC時代,你用PC的時候,你在做什麼?你在敲鍵盤。

 

但是微信誕生在手機時代,所以微信一直是隻為移動網際網路服務。

 

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優勢,在於說我可以記錄你在做什麼,你可能走在路上,你可以拍一個照,這是你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坐在電腦前,只能記錄“我在想什麼”。

 

因為微信是一個手機APP,它是跟著你走的,它並不是一個電腦放在那裡,你只能去看它。所以在電腦上不會有搖一搖,在微信裡面會有搖一搖這樣的東西,因為你是搖不動一個電腦的。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手機端的APP是可以記錄你在做什麼的,我走在路上看到什麼拍了一個照片發出去了。在電腦面前是我在做什麼?我在整理我的照片,把昨天的照片發到電腦裡面去,所以這是有很大的本質的不同。

 

所以很早以前我說過一句話說,人是環境的一個反應器,就你遇到什麼的環境,你就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出來。

 

你坐在電腦前,電腦就是你的環境,或者說你看到電腦裡面的資訊內容就是你的環境,所以你在電腦前輸入的東西是你看了一篇文章,或者看了電腦裡面別的一些內容,然後你對它做出一個反應,說我認為是什麼樣的。

 

但是你拿著手機,你走在任何地方,你的環境是真實的環境,你的反應會是對真實環境的一個反應。這個時候你的記錄是真實的,而不是想象出來的,你不是在回憶,而是你在經歷。

 

也就是說你同樣發一個資訊,如果你發到電腦裡面類似於微博類的東西,你可能在回憶,你在記錄或者這只是一個想法,但是你在手機裡面發,你可能是實時的,是在親身經歷的一個東西。

 

所以微信的視訊其實是希望能夠記錄下來自己和真實的世界,對真實世界的反應。這是在電腦前做不到的。坐在電腦前,你只能把以前拍的照片整理出來再發出來。所以很多從PC時代過來的應用,遷移到手機時代,基本的邏輯就會出現問題。

 

但是說到記錄的話,記錄真實世界,我認為這一個理想特別好,但是他很不現實。因為記錄或者拍一個視訊,並不是一個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不信大家看一下自己手機上有多少個視訊就知道了。如果沒有分享的目的,你是不會去拍一個視訊的,即使你拍了很多照片,其實你也不會再看了。而往往是有了微信之後,你要分享給別人你才會拍這樣一個東西。所以記錄或者是拍攝本身並不是一個需求。

 

所以假設我們要做一個APP,這個APP的目的是說記錄我的人生或者是記錄真實的世界,這個APP是做不起來的。拍攝不管是照片還是其他,首先是因為你會去分享而有意義而有需要。微信是有分享的能力的,所以微信不會做一個視訊記錄,每個人來記錄自己的視訊,然後只有自己看到。微信也不會做一個視訊相簿放在那個地方讓別人來看到,因為那樣的話,你只會一年裡面挑最好看的三個視訊放在那裡,那是用來裝飾你的,它不是一個記錄。我們要做的是,能夠讓一個人真正的去記錄他正在經歷的東西,然後讓他的好友來看到。並且這個過程是不應該類似於朋友圈的,如果類似於朋友圈的話,我們就不用這個東西了。

 

當然現在的視訊動態是第一個版本或者我們叫做0.1版本,大家可能還體會不到這一點,沒有關係,我覺得我們就像對待小程式一樣,特別有耐心去培育使用者的這個習慣。因為大部分使用者是沒有拍視訊來記錄世界的習慣。

 

我們也沒有能力去培育使用者或者是改變使用者的習慣,我們有的能力是通過一種社交化的設計,使得他拍這些視訊的時候能夠獲得他參與社交的好處或者是回報。

 

我們希望這裡的視訊動態是朋友圈的反面,這裡提倡的是真實的,而不是美的。所以大家如果仔細留心一下,你在拍完一個視訊動態底下的按鈕不叫“完成”、不叫“發表”,不叫發表,而是“就這樣”。

 

就這樣包含了一個含義是,這個視訊可能並不好看,但是就這樣了,我就發了。這就是很真實的。然後我們為了讓你能夠勇敢發的,故意讓別人看不到你的這個視訊,必須要點你的頭像進去再下拉一下才可以看到,來減少你發一下“就這樣”視訊的壓力。然後跟他說了,他就明白了。原來是這樣子的,前面我發現他真的亂七八糟拍了,一點也不裝飾自己,很真實拍出了很多,我看得也會覺得很爽。因為我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了他的世界,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但是我不可能跟每個使用者去說你要這樣來拍,所以對於產品來說,最終的走向是會讓一個使用者在壓力最大的情況底下能夠很自由去拍一些東西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