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德勤報告:來自甲骨文的七大發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必備

德勤報告:來自甲骨文的七大發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必備

640?wx_fmt=jpeg

來源:智東西

摘要:德國著名指揮家 Kurt Masur曾說,若無和諧統一 ,則混亂叢生。他的言論暗示了一個普遍的道理: 滿是明星的管絃樂隊無法奏出和諧的樂章。

許多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因跟不上技術的創新而輝煌不再, 這些公司對這樣的混亂並不陌生。 如今, 數字現實、 認知技術和區塊鏈等企業應用技術領域的明星們, 正從整體上重新定義資訊科技、 商業和社會。 過去, 企業在應對這些顛覆性的機遇時, 常常僅侷限在某一技術領域內採取變革措施。 例如, 採用特定領域的Cloud、 分析技術和大資料專案來顯示出企業擁抱未來的果敢和決心, 而首席數字官或首席分析官等“首席”人員的職位設定亦同樣強化了領域思維的主導地位。

現在, 我們看到一些前瞻性的企業正在進行更為廣泛的變革。 他們沒有采取單獨的、 僅限於某特定領域的舉措, 以避免重蹈覆轍; 而是更加全面地思考技術探索,案例應用場景和部署手段, 關注如何將顛覆性的技術互相取長補短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例如, 區塊鏈可以作為不管是企業內部還是外部的基礎信任協議; 認知技術可在企業各領域內實現自動響應; 數字現實可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地域壁壘、 人與資料之間的系統障礙。 這些技術合起來可從根本上重塑企業的工作方式, 或者為新產品和業務新模式創造條件。

以下為本期整理呈現的乾貨:

640?wx_fmt=png

構建新型資訊科技交付模式

隨著業務戰略和技術變得愈加密不可分, 領先企業正從根本上重新思考如何規劃、 交付並進化其技術解決方案。 他們將資訊科技部門轉變為驅動業務發展的引擎,負責後臺系統、運營甚至產品和平臺服務供應。 自下而上地看, 這些企業正進行基礎設施與架構現代化;自上而下地看, 他們正採用新方式組織、 運營和實現其技術能力。 上述兩種方式一起, 不僅提高了企業運營效率, 還提供未來技術型企業所需的工具、 速率及能力。

越來越多的資訊長和企業領導者正意識到, 逐步適應市場變革與顛覆創新還遠遠不夠 。 當區塊鏈、 認知技術和數字現實準備重新定義業務模式與流程時,資訊科技傳統的反應及封閉工作方式已無法支撐推動當今業務發展的急速變革。 隨著技術應用不再侷限於後臺職能, 而拓展至產品管理和麵向客戶領域, 這一問題正變得日益突出。

多年以來, 資訊科技一直矢志不渝地服務於重塑企業, 但是其他部門能夠像IT一樣秉著相同的願景、 準則和進取心來不斷重塑自己的則寥寥無幾。不過這種情況即將發生改變: 在未來的18至24個月內, 將可能看到資訊長們不僅會著手重塑其資訊科技部門, 還將改變他們擁抱技術的方式。這些努力的目標即是將技術生態系統由各工作部件的集合轉變為高效能引擎, 以提供企業所需的速度、 效果和價值。

轉型方式多種多樣, 但我們更希望看到資訊長們採用雙向戰略。 自下而上看, 資訊長可側重於構建資訊科技環境, 這種環境中擁有可拓展性和動態性, 架構是開放的以及可擴充套件的。 更重要的是, 通過機器學習驅動的自動化將無處不在, 這會加速資訊科技技術設施的設立、 構建及運營流程。 這些構建IT環境的已經融入基礎設施與應用程式中, 對運營的方方面面都至關重要。自上而下看, 資訊長及其團隊有機會對部門預算、 組織、 人員招聘和交付服務的方式進行變革轉型。

640?wx_fmt=jpeg▲雙向的技術重塑方式

“重塑技術” 趨勢不是對技術工具的再更新, 而是對各種設想提出質疑挑戰而是為了輸出更好結果的全新設計, 最終,也是創造屬於未來的, 新的IT交付模式。

甲骨文視角,向雲轉型為新型IT交付模式賦能

基於Cloud的企業應用程式正在朝著創造戰略性的商業價值的方向大步前進, 超越了傳統上僅僅滿足企業現狀需求的角色。 Cloud能夠在真正意義上使重塑技術成為可能。

雙向結合的模型已經應用於Oracle Cloud:

自下而上的技術重塑

第一步: 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Cloud為現代化的虛擬的企業應用程式提供了具有靈活性底層架構平臺。企業級的基礎設施和軟體系統在雲上迅速可用, 且能根據需求的變化而收縮或擴充套件。 在不斷因技術顛覆而重塑的競爭格局中, 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可能成為贏得競爭的關鍵因素。 1使用“雲優先” 的方法構建基礎設施,可使IT變得更為敏捷, 並通過自動化, 基於消費的“用多少付多少” 的定價, 和減少在維護上的投入, 實現IT預算的最優化使用。

第二步: 無處不在的自動化。 自動化通常是公司開展技術重塑工作的首要目標。 理論上, 只調整資訊科技的主幹聽起來很簡單, 但是這樣不能發揮雲解決方案的最大價值。 自動化需要核心戰略上的支援和新的變革思維過程才能取得成果。 現在正是專注於通過Cloud推動自動化的好時機。 目前, Cloud提供了一些自動化功能, 且正通過持續的更新來增加新的功能。 基於Cloud的企業應用系統也會在其整個實施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擁有實現自動化的機會, 包括準備、 測試、 部署和運營階段, 以及可實現自我監控和自主學習的大型自動平臺中。 Cloud能夠在企業各職能部門建立自主服務平臺, 支援企業任何流程化、 重複性, 或政策性和需要協調的工作。 這些是資訊科技部門需要重新評估的核心領域。 以前, 資訊科技部門只注重應用程式和資訊科技架構本身——特別是分析師如何根據業務流程進行技術的客製化,有時甚至不會質疑為什麼一直以某種特定方式處理事情。 有了Cloud, IT部門需要Cloud將其關注點從客戶化ERP來適應現有業務流程轉變到自動化上。 運用新技術實現工作自動化將有助於員工應對日益複雜的工作。

第三步: 新型運營模式。 Cloud和之前的本地部署解決方案有根本上的區別, 因此,它需要一種新型運營模式。 Cloud限制客戶化開發, 需要進行季度性的升級更新, 並減少周邊整合的系統。 從團隊結構的角度來看, 使用Cloud是重組團隊、 突破侷限的機會。 例如, 有限的客戶化開發會減少對定製開發人員的需求, 而云託管的基礎設施則意味著對資料庫管理員和基礎設施專家需求的減少。 此外, 業務部門和資訊科技部門需要不斷打破部門職能限制, 比如系統負責人得和來自各個部門的人員組成的小組在數字化轉型專案中共同協作來設計系統原型。 企業員工被劃分為技術專業人才和商務專業人才的觀點也不再準確。 目前, 技術在商業中處於核心地位, 這種情況正驅使各運營領域的人才去提高技術方面的能力。 因此, 全力發展一個全球流程責任部門(GPO) 部門是當下一個至關重要的工作。 例如為了最大化利用CloudOracle Cloud季度性的更新升級的功能, 強力的GPO可提供流程監管, 從而推動持續創新以及逐漸樹立對推動企業不斷變革的自信。

對於大型、 複雜的全球企業, 要想一次性地徹底改造其資訊科技部門可能是一項巨大挑戰——那麼為何不在Cloud實施過程中, 通過敏捷的實施方法和全域性的設計思維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從系統運營的角度看, 技術重塑的一個關鍵的方法就是以降低“技術債務” 為目標。 技術債務不僅是低質程式碼或不良設計的結果,它往往是經過長久以來的多個決定累計的最終結果——滿足其當時投資回報率(ROI) 或特定專案需求的要求。 當進行平臺再造時, Cloud對客戶化開發進行了限制, 從而限制了新的技術債務的發生。 通過直觀的、 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也能避免技術債務的產生。 Cloud減少了周邊系統應用的必要性, 並有助於減少現有技術債務, 這對您的底層架構有著積極的影響。

第四步: 基於成果的預算策略。 基於Cloud的企業應用系統傾向於採用一種新的預算策略, 其重點不是增加或減少技術預算, 而基於專案的具體成果。 這種新的預算編制模式遵循70/20/10法則, 即, 70%的預算用於固定的專案工作, 如將供應鏈新增到現有的雲財務系統中; 20%的預算投入季度性升級和更新; 而10%的預算作為新興技術(例如, RPA等) 創新的專項撥款。 如下新型運營模式的三個關鍵驅動因素也促使了這種新型預算方式的形成:

1、CloudCloud限制客戶化開發, 從而淘汰了嚴重依賴於評估客戶化開發工作的老舊方法。

2、Cloud會進行季度性的更新升級, 從而要求企業在詳細的預算專案上具有敏捷性和靈活性, 因為系統功能在每一次更新中都會有增加或改進, 因此預算需要能夠適應不斷的變化。

3、 Cloud減少了周邊系統的需求, 從而騰出預算用於投資於創新。

成果: 指引和啟發。 隨著企業領袖們和戰略家們重新思考他們的技術發展清單, 且資訊科技部門已從運營部門變為了一個戰略部門情況下, 若Cloud應用得當, IT將在引領企業的戰略藍圖中, 擁有無可比擬的機遇。

640?wx_fmt=png

人與機器同舟共濟

隨著自動化、 認知技術與人工智慧備受關注, 企業可能需要重新對其人員分工進行調整, 如將部分工作分配至人工完成、 部分工作分配機器完成, 當然還有一些是人與機器共同完成, 利用技術來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 同時管理人與機器將賦予人力資源部門全新的挑戰, 這涉及如何同時進行“增強型員工” 的管理和打造出新的人力資源流程用以管理虛擬員工、 認知主體、 機器人及其他人工智慧構成的“無領” 勞動力。 基於自動化的原則對原有的實踐方式、 系統和人才模式進行重新設計, 人力資源團隊可以著手將自身轉型為靈活、 快速反應而又充滿活力的部門, 從而更好地為未來的人才—不管是機器還是人類—提供支援。

在智前進時 能自動化朝著廣泛應用的前景穩步 , 媒體關於這一歷史性顛覆技術的報道則變得越發危言聳聽 。 近期某商業新聞媒體報道稱, “最新研究表明: 千禧一代的工作將被人工智慧奪走”。另有媒體稱, “美國工人被機器人取代的風險日益趨高”。

這些大肆炒作的新聞也許能獲得極高的點選率,但他們並沒有考慮到一個更令人嚮往且可能實現的情況: 在不久的將來, 人機將實現無縫協作,相得益彰, 共同提高生產力。 由此, 人力資源部門也將制定新的戰略和工具, 用以招聘、 管理並培訓人與機器混合形成的員工隊伍。

640?wx_fmt=jpeg▲針對無領員工的新思維模式

儘管存在上述杞人憂天的預測, 但機器人、 認知技術和人工智慧(“AI”) 取代絕大多數人類工作者的可能性極小。 當然, 這些技術工具能幫助對某些重複性且較低階的工作實現自動化處理。 但或許更重要的是, 通過將某項工作的特定部分進行自動化處理, 智慧自動化解決方案可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 從而使人類工作者擁有更多時間去關注更為“人性” 的層面, 即那些需要運用情感、社交技能和情商來處理的方方面面。 舉例而言,零售銀行交易經自動化後, 銀行櫃員將會有更多時間與客戶交流、 為客戶提供建議, 並銷售產品。

針對自動化可能對未來工作產生的影響, 2017德勤《全球人力資本趨勢報告》 的一項調查訪問了140多個國家的一萬多名人力資源及商業領袖。 僅20%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減少其企業內部的職位數量。 絕大部分受訪者(77%) 表示, 他們會對現有人員進行培訓以便使用心得技術, 或者重新設計職位職位, 以便更好利用“人” 的技能。 近期德勤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 未來30%的高收入群體將會集中在社交相關以及本質上與人有關係領域中。

這項研究所預測的未來實際上已經來臨。 在未來的18至24個月內, 預計會有更多企業通過再造人機混合環境下的職務分工和工作完成方式來擁抱無領勞動力的發展趨勢。 這需要以一種全新的思維來對工作、 企業文化、 技術以及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資源, 人才進行全面思考。 儘管面對上述諸多挑戰挑戰, 無領趨勢是如此地富有前景和機遇, 以至於無人能夠忽視。

甲骨文視角,人機協作改變實施、互動和體驗企業解決方案的方式

企業應用是受人機協作影響最深的領域之一。 大多數大型企業已經由標準化、 本地部署的龐大的ERP系統轉變為更為迅捷的、 現代的基於雲的企業應用程式。 隨著大多數企業意識到基於雲的企業應用程式是其數字化轉型過程的核心部分, 他們的轉變的步伐正不斷加快。 但有趣的是, 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成為主流以及數字化轉型工具的一部分, 他們不再僅用於將簡單重複工作的自動化, 而且引發我們對如何實施、 互動和體驗基於雲的企業應用的方式的革新。

執行:客戶不願再讓稀缺的團隊成員執行諸如配置和迴歸測試企業應用程式等重複性工作。 人類現在正訓練機器人來完成這些必要但低附加值的工作, 而人類則將時間花費在設計解決方案和改進管理等更加關鍵的工作上。

互動:使用者現在依靠機器人直接在系統中執行某些無附加值的工作。月末的關賬流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財務分析師花費時間對賬, 並依靠機器人協同執行開關期間和執行月末關閉報告等特定的系統活動。

體驗:如今, 虛擬助手機器人使企業應用程式不僅僅通過網頁或移動應用程式這些簡單的使用者介面來操作。 服務技術人員能夠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維修裝置, 而虛擬助手則在訂購配件和報告/升級上, 或僅在其所完成任務的文書工作上, 給他們提供無縫、個性化的體驗。

無領趨勢不侷限於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部署和使用, 還包括建立人機協作文化環境中的全新工作方式。 習慣於在嚴苛流程的限定下提供標準化迴應的員工, 將被機械類“同事” 解放出來, 因為它們不僅能夠使整個流程自動化, 還能協助提高人類員工執行更高級別任務時的工作效率。改變企業架構和文化的一個關鍵是, 逐漸改善現有流程和治理結構, 以應對支援人機協作的要求帶來的挑戰。 一些在人機協作當面領先的企業已建立了集中的或聯邦式的卓越中心(CoE)。 卓越中心的構建有助於確保抓住和利用最具影響力和戰略性的機會,也避免了企業內各類機器人的激增。

640?wx_fmt=jpeg▲高階集中式機器人治理框架

640?wx_fmt=png

企業資料主權

每個企業都將資料視為關鍵資產, 然而“放手” 資料予之自由的需求卻日益強烈——讓這些資料資訊為企業單位、 部門及地區所知、 所悟和所用。 這就需要御用現代手段, 即利用機器學習、 自然語言處理及自動化等方法動態理解資料關係、 引導資料儲存並管理資料權利, 從而進行資料構建及管理。 全球資料隱私及保護相關的法律不斷變化, 同樣需要上述能力。

隨著資訊中包含的資料和客戶、 戰略性及運營相關有價值的見解日益增加,我們已經進入數字化啟蒙新時代 。這個新時代中, 不僅存在空前海量的資料——來源渠道更廣, 而且資料更為公開化。

多年對於已經踏上數字化啟蒙之路的企業來說,他們越發清晰地認識到, 要全面挖掘資料的潛力,應對資料予以“Free”——這並不意味著金錢意義上免費, 而是指資料可被獲取, 而且普遍存在。當劃分企業領域的傳統邊界逐漸消失時, 廣泛、公開地利用資料日趨重要, 這有利於分析師們使用這些資料創造價值。

即便當資料公開時, 我們仍需理清這些資料。 傳統意義上,“理清資料” 意味著自上而下的賦予資料規範定義及訪問許可權層級, 並建立層層深入的管理協議。 這種杜威十進位制分類方法, 本質上是試圖使用“蠻力” 來控制混亂的形式化方法。

在接下來的18到24個月, 我們預計會有更多的公司運用現代化的方式進行資料管理, 以求在資料管控和資料訪問之前取得平衡。 公司作為企業資料主權發展趨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他們將開發出成熟的技術來管理“釋放” 企業日益重要的資產價值, 並從中獲利。

這些公司可從三個方面應對資料相關的挑戰:管理及架構、 全球法律合規、 資料所有權。 多數企業在這三方面中均面臨各自不同且持續性的挑戰, 如:

1、企業如何在跨機構、 跨職能進行資料披露時,仍能謹慎高效地管理這些資料?

2、企業如何將繁重且重複性的資料歸類及管理工作自動化?

3、作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企業如何遵守國家間差異巨大的隱私保護需求?

4、在企業之中, 誰最終負責所有資料? 資訊長? 營運長? 還是其他人員?

當公司發展成為洞察力驅動型企業時, 企業資料主權趨勢能幫助其理清上述問題和其他問題。 毋庸置疑, 這類轉變需要企業在資料整合、 資料記錄、 資料安全、 資料沿襲、 增強型管理及其他方面進行長期投入。 但通過這些投入, 企業能夠打造出一個不斷髮展、 學習和擴充套件的動態資料管理結構。

甲骨文視角,企業對大資料、實時報告和自動化的資訊需求改變其資料管理方式

企業正從使用傳統資料倉庫、 操作型資料儲存和結構化資料視覺化工具向結合預測分析、 AI、 自然語言處理和感測器資料作為其核心資料結構的模式轉變。 如今,資料是企業的戰略資產, 企業採用現代方法管理和分析資料。 全企業範圍內的資料管理和高階分析平臺(如Oracle Analytics Cloud) 能夠彌合傳統分析與高階分析之間的鴻溝。 這類平臺無處不在, 且正加速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 使用者還使用Oracle Data Visualization等專業化工具探索和發現各種趨勢, 以獲取新的洞見。 例如,市場銷售經理在社交媒體上舉辦線上營銷活動時,可獲取轉換率的實時流更新資料。

過去20年裡, 我們所用到的主資料解決方案大多是配有主資料集和獨立工作資料集的聯合系統。 而調和主資料集和工作資料集的過程是無休止的, 並且必須在部署前完成資料管理規則。 企業正逐步放棄聯合模式和人工流程, 轉而利用包括自然語言處理、 動態資料發掘和本體論的先進資料管理工具包, 以及先進的機器學習和認知功能。 這些先進系統很少需要預先制定規則, 並且可通過自主學習以處理複雜情況和保持內外生態系統監管合規性的步調一致。

640?wx_fmt=jpeg▲先進資料管理結構

640?wx_fmt=png

釋放企業運營核心的數字化潛力

如今, 人們關注雲技術、 認知技術和其他數字化顛覆技術如何在市場中得以體現: 就個體和整體而言, 這些技術可支援全新客戶體驗、 產品創新和產業生態系統重塑。 然而, 此類技術在核心後臺和中臺系統以及業務運營中的顛覆性潛力經常被忽視, 而數字化技術可徹底改變在上述系統和運營中的工作方式。 這種轉型應首先從財務和供應鏈著手, 這兩方面均為企業和結構全面開展數字化轉型的立足點。 而後, 下一代交易與金融系統、 區塊鏈、 機器智慧、 自動化和物聯網將全方位重塑各關鍵職能部門。

對於業和科技領域的許多人而言,數字化這個詞總會讓人聯想到越來越備受企業和投資者關注的市場營銷、 電子商務和全渠道體驗。 目前, 各行業和領域計劃在客戶、 病患、 居民和業務夥伴方面提高數字化的參與程度之高, 已不足為奇。

儘管有遠見卓識的企業正從多個角度接近數字化目標, 但仍要重視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 即前臺和後臺系統的互聯性。 資訊長們意識到,只有當全新數字化系統深度連入企業核心的情況下, 前臺系統轉型才能取得較大進展。 此類關鍵連結有利於銷售和客戶服務獲取駐留在核心繫統的定價、 產品供應、 物流、 質量、 財務和其他企業核心資訊。

在企業職能部門與核心間建立關聯標誌著取得進展, 但就機遇而言, 這僅相當於隔靴搔癢。 核心所具有的全部潛力經過數字化革命後仍留大部分尚待挖掘。 原因何在呢? 這是因為當前極少有企業已將數字化目標從面向客戶的職能部門延伸至中臺和後臺部門。

為在接下來的18至24個月內扭變上述情況, 資訊長、 首席財務官和供應鏈領導開始為其核心繫統開發新型數字化功能。

我們此處並非針對使用簡單解決方案或配置數字化附加元件, 而是關注如何在構建系統和流程之中融入自動化、 分析技術、 實時分析與報告以及互聯技術的新核心, 從而徹底改變工作方式。新核心趨勢在許多方面反映出其他企業職能部門(例如人力資源、 銷售和市場營銷) 已經在開展數字化轉型工作。 儘管各職能部門的策略和里程碑目標有所區別,但這些部門擁有相同的願景——共生共贏, 共築大型生態系統, 攜手重塑企業。

數字化轉型似曾相識。 藉助數字化處理核心業務流程並非新近才出現。 過去20年來, 許多公司對ERP系統實施、 大規模定製系統、 業務流程外包以及其他創新領域進行了投入。 其中某些投入已經帶來切實收益——如工作流程標準化和工作任務自動化。 但是, 其他投入則在無意識中造成了副作用: 員工使用者體驗不夠直觀、 運營流程嚴苛且刻板、 資料可見性受限, 並且在某些情況下還會由於必要的變革成本過於高昂或難以實現而導致運營停滯。

完成上述某些專案和一些一次性部署的最新數字化工具後, 部分公司開始注意到了核心系統的疲態, 這種情況會因關鍵任務解決方案老化所帶來的的複雜性而加劇惡化。

與此同時, CXO們以及業務部門領導正努力調和兩個看似矛盾的現實情況: 一方面, 他們認為科技快速發展有利於業務運營; 另一方面, 他們對於一次性技術部署愈發持懷疑態度。

新核心趨勢有助於激發他們全方位的思維模式。這一趨勢將在未來數月之內不斷增強, 預計首席高管們將會鎖定財務和供應網路等核心業務領域進行實質性變革。 他們將在未來廣泛探索數字化技術如何支援全球生態系統、 平臺經濟、 複雜的運營網路以及全新的工作方式, 而非專注於分散型任務或個體工具。

但這並不是說個體技術無關緊要。 此類技術能成為實現最終願景目標的關鍵驅動因素。 例如, 區塊鏈的分佈總賬技術為根據開放且安全的協議進行資產交換提供了一種方法, 這對貿易金融、供應鏈驗證流程和其他領域均會產生有利影響。但區塊鏈本身僅是動態互聯的新核心堆疊中的一個元件。 當企業開啟其核心建設之旅時, 去了解數字化創新如何結合現有功能來驅動企業價值則顯得至關重要。

640?wx_fmt=jpeg▲全新數字化核心: 財務和供應鏈例項

甲骨文視角,現代企業應用程式形成一個新核心

隨著各領先ERP軟體供應商(如Oracle) 日益成熟地採用/提供顛覆性技術(如區塊鏈、 物聯網整合、 社交媒體整合、 RPA、 認知技術等), 資訊長和企業利益相關者能夠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建立和重塑他們的中、 後臺連線。 雲技術可帶來更高的敏捷性、 更多的自動化契機以及更大的靈活性, 進而通過ERP系統提高這些技術產生的價值。

很多企業正在建立一個現代ERP平臺作為新核心的基礎, 並以該平臺支援區塊鏈、 認知技術、 RPA和其他數字化轉型推動器。 這類企業與那些僅在“等待技術成熟” 的企業相比, 日益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競爭力。 跟大多數企業最初部署的數字化轉型機會相較, 現代Oracle-ERP雲應用程式帶來的數字化轉型機會要的的多, 且技術創新速度日益加快。 那些坐以待斃的公司正一步步輸掉這場數字化核心競賽, 進而影響其市場競爭力和員工吸引力/保留力。 如將更多的投資和精力投入到過時的核心繫統和流程上,在追趕當代技術的過程中必會增加成本。

許多資訊長對啟動其中臺和後臺部門的數字化轉型猶豫不決, 因為他們覺得轉型必會從替換現有企業系統堆疊開始。 對於已經使用現代企業應用系統多年的公司而言, 速贏機會可能在於通過COBOL程式提升遺留應用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 並在此之上建立更好的使用者介面。

制定一個簡單的框架, 指明投資到業務的關鍵性,可以幫助確定一個發展藍圖。 啟動之時,可將數字技術化為四大類作為發展藍圖的里程碑:

1、“推動器” 作為“新核心” 旅程的起點, 迅速為其提供價值, 而不需對流程或技術環境做出重大改變,例如通過RPA自動化重複、 耗時的後臺流程。

2、“啟動器” 是未來企業的基石, 將在多個業務領域引起顛覆性變化, 需要大量投資。 如果你的企業系統在升級週期中落後或已經定製過度而無法改變, 雲替換將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3、“績效動因” 通過“新核心” 採用更新的業務方式, 促進效率和指數增長。 例如, 在消費類產品業務中, 你可以考慮使用預測分析來提高網路靈敏度和改善客戶服務。

4、“明日之星” 是能改變你的核心業務的行業顛覆技術。 舉例而言, 如果你想建立一個全新的製造工廠, 重點將是開發一個自主學習、 生產可行性工具作為使能器的智慧工廠, 可利用感測器資料優化生產安排。

數字化顛覆技術通過提供創新方式解決企業內部職能的各種問題。 新技術常伴隨著風險, 公司也常謹慎行事。 然而, 當它們能帶來更高效率或收益時, 這些風險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下列矩陣概述了數字化顛覆技術的影響。

640?wx_fmt=jpeg▲數字化顛覆技術

640?wx_fmt=png

關注焦點從技術轉向機遇

增強現實(AR) 與虛擬現實(VR) 革命已到達一個臨界點。 我們與技術和資料互動的方式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促使市場領導將關注焦點由概念驗證和小眾產品,轉向基於創新應用案例的策略和為工業化設計的原型。 他們正全力解決各種問題, 例如整合體驗與核心、 雲部署、 連通性、 認知技術、 分析技術及網路訪問, 為更廣泛的技術部署奠定基礎。 部分市場領導者甚至已開始開發新的設計模式、 培育創新技能, 這預示著一個新的互動時代的到來。 這些先行者意識到AR/VR風向的轉變: 把握當下契機, 擁抱數字現實。

在接下來的十年內,數字現實領域、 包含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混合現實、360°全景影象和沉浸式技術——取得的進步將引領科技以更自然更直觀的方式幫助我們實現更美好的生活。甚至, 我們與數字資訊互動的方式可能由螢幕和硬體轉變為手勢、 表情與眼神。

相關推薦

報告來自甲骨文七大發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必備

來源:智東西摘要:德國著名指揮家 Kurt Masur曾說,若無和諧統一 ,則混亂叢生。他的言論

ActiveReports 大資料分析報告貿易爭端與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

2018年11月12日至18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首次在南太平洋最大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首都莫爾茲比港舉行,本次會議的主題是:“把握包容性機遇,擁抱數字化未來”。 面對全球不斷變化的貿易環境,中國企業如何加快數字化轉型以應對更大的挑戰?又是如何在國際貿易爭端中不斷重塑企業韌性以適應

數字化華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企業數字化轉型在關注大資料、不間斷電源UPS等數字技術使用的同時,更應迴歸業務的本質,通過清晰的架構藍圖來牽引,最終實現業務與數字技術“雙輪驅動”,為客戶和使用者持續創造價值。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前,企業應該首先深入理解企業使用者是誰,企業產品與服務價值是什麼,使用者需求是什麼,以及對企業本身成

NetSuiteOracle加速雲解決方案,瞄準企業數字化轉型

Oracle不是一個研究機構,它是一個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試圖為客戶提供適合他不同階段的解決方案。甲骨文公司副總裁兼中國技術諮詢公司總經理謝鵬在介面上告訴記者。 雲端計算技術在中國迅速普及,客戶群從最初的網際網路業務擴充套件到傳統產業,對於甲骨文來說,無疑是業務增長的絕好機會。 以服

【案例】某物流集團用資料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

【資料猿導讀】資料驅動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體系化工作,需要從理論體系、平臺工具、資料、組織、機制五

數字化】智慧企業架構框架企業數字化轉型“奠基”

核心觀點本文構建智慧情景模型,它是構建智慧企業架構框架的思想和靈魂,回答Why的問題;其次討論了智慧企業架構框架,即SEAF v1.0的主要元件,回答What的問題;最後是智慧企業架構規劃指導,即如何基於SEAF v1.0規劃智慧企業架構,回答How的問題。文章提出,企業要完成數字化轉型,首先是管理層的觀念、

阿里雲安全肖力安全基礎建設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石

企業在享受數字化轉型帶來利好的同時,其面臨的安全問題也愈發複雜。一方面,外部威脅不斷升級,近期利用海量移動裝置發起DDoS攻擊的案

解讀《2017年全球CIO報告頂級CIO的煉成之道

文|水手 日前,德勤釋出了《2016-2017年全球CIO調查報告》。在這份報告中,德勤從影響CIO為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的決定因素出發,探索了CIO為企業進行價值創造的方式,同時以CIO的視角,分析他們在不同的模式型別之間如何切換定位,為他們的職業道路匹配企業需求出謀劃策,

未明學院學員報告做了微博資料分析後,我發現現在最火的明星原來是……

今年,隨著《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延禧攻略》等選秀節目或電視劇的爆火,娛樂圈接二連三地湧現出一批炙手可熱的新星。那麼,在娛樂圈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誰才是目前最火的明星?明星背後又存在怎樣的營銷套路? 為此,未明學院資料分析訓練營的同學利用課上所學,分析了明星微博粉絲資料,同時藉助資料分析

釋出報告概述區塊鏈2018年6大主要趨勢

點選上方“藍色字”可關注我們!暴走時評:德勤釋出“2018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提出區塊鏈領域

來自CNCF的調查報告中國市場的雲原生之路_Kubernetes中文社群

本文介紹了中國雲原生領域技術的發展情況,並與西方國家進行了對比,通過列舉一些大型公司的案例,對結果進行了分析。 為了能夠更快地評估出亞洲一些公司採用開源和雲原生領域技術(例如 Kubernetes 和 Prometheus)的情況,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

【人工智慧】騰訊225頁報告AI正取代網際網路成為新引擎,馬化騰提七大關鍵詞

問耕 假裝發自 成都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這是一份騰訊長達225頁的報告。 報告的標題是《2017網際網路科技創新白皮書》。這份報告從AI技術社會的崛起、席捲全球的AI浪潮、中國AI的發展情況、AI時代的騰訊使命等幾個章節,闡釋了騰訊如何看待人工智慧,以及自身未來的使命。 騰訊在

2017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IT專業連續三年為綠牌專業

it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布暨研討會昨日在北京舉行,麥可思研究院在會上發布了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藍皮書。據悉,《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自2009年首度發布以來,今年已是第九次年度報告。藍皮書指出,2016屆大學生就業率達91.6%,表現平穩。2016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後從

解題報告poj1083 Moving tables

分鐘 直接 簡單的 技術分享 n) size eof mes using 2017-09-02 19:49:59 writer:pprp 題意說明: 比較簡單的題,一開始被嚇到了,後來才發現,其實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解決; 就是在這樣的房間中如果在i 和 j 中之後的1

解題報告hdu1008 Elvator

sin 報告 ace turn code col 發生 ret i++ 2017-09-07 19:30:22 writer:pprp 比較順利,最近生活出現了各種問題, 發生了很多矛盾,我要耐下心來,最重要的不是努力不努力,而是選擇 希望我能處理好人際關系還有學業上的壓力

解題報告hdu1012

ans 水題 err pre eof nbsp mem calc style 2017-09-07 21:46:53 writer:pprp 寫一下水題,調節一下心情~ /* @theme: hdu 1012 u calculate e @writer:pprp @beg

解題報告hdu1013 Digital Roots

out cnblogs digi pan its them theme hdu color 2017-09-07 22:02:01 writer:pprp 簡單的水題,但是需要對最初的部分進行處理,防止溢出 /* @theme: hdu 1013 Digital root

Rust 2017 調查報告學習曲線是最大痛點(最大的問題是這門語言太偏底層了,現在做底層的少了。還有C這個繞不過去的存在)

穩定版 china 發展 1.5 原型 平臺 正在 報告 超過 Rust 官方在社區上做了一次調查,以了解用戶如何看待 Rust 的發展。調查共收到 5368 份回復,其中有 大約 2/3 的是 Rust 用戶,剩下的 1/3 是非 Rust 用戶,調查結果如下。 點此查

解題報告poj2387 dijkstra

oid sizeof declare urn string amp ppr open ret 2017-09-17 17:37:03 writer:pprp dijkstra模板題目,註意去重 代碼如下: /* @theme:poj 2387 @declare:最短路,從

解題報告poj2689 Prime Distance

解題報告 cst 長度 ace log int break algo 距離 2017-10-03 11:29:20 writer:pprp 來源:kuangbin模板 從已經篩選好的素數中篩選出規定區間的素數 /* *prime DIstance *給出一個區間[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