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五個特徵,七個習慣,小農意識

五個特徵,七個習慣,小農意識

人不成熟的五個特徵

  1、立即要回報
  2、不自律
  3、經常被情緒左右
  4、不願學習,自以為是,沒有歸零心態
  5、做事不靠信念,靠人言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

  1、積極主動
  2、以終為始
  3、要事第一
  4、雙贏思維
  5、知彼解己
  6、協作增效
  7、不斷更新

小農意識

  指為滿足個人溫飽,在一小塊兒地上自耕自作,無約束、無協作、無交換而長期形成的一種思想和行為習慣,簡稱小農意識。在心理素質上,表現為求穩、怕變、盲目和狂熱,從而形成很大的保守性,本能的排斥變革,缺乏主動進取精神。在價值觀念上,自然經濟使得人們形成以自足、患得患失、平均主義為特點的觀念體系。在思維方式上,自然經濟的規模狹小導致人們的活動範圍狹窄和認識水平低下,從而決定了人們的思想方式的經驗性、直觀性和不繫統性。產生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封建制度下的小農經濟。具體表現如下:
  1、小富即安

。有小農意識的人,其追求相對較低,只要超過了旱澇保收,吃飽喝足略有結餘的目標,就會產生富有的感覺。其結果一是沒有了從前那種吃苦耐勞,不幹活就要餓肚子的危機感;二是有了結餘就開始琢磨著享受,“燒香修墳包二奶”而不懂得把結餘投入再生產,讓結餘有更多的結餘;三是飄然自得,不可一世,“沒有我哪來的小富”。連罵幾句老婆,踹兩腳自家的狗都以為比美國總統的能耐還大。
  2、缺乏自律。由於小農生產方式是典型的個體行為,自家的地、自家的犁、想下地就下地,想種啥就種啥。所以,沒有規章,也不懂得什麼是制度,不需要約束,哪來的自律。有小農意識的人一般很隨心所欲,公私不分、上下不分、內外不分、輕重不分,不用說擔起應肩負的責任,就連作為一個人與社會相處的標準分寸都把握不了。
  3、宗族親派
。個體經營,勢單力薄,沒有組織,沒有協作,沒有利益責權的共存,自然也就沒有抗風險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風調雨順的時候養尊處優,一旦出現了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叫天不應,求助無門。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宗派親族,有小農意識的人只相信同姓同血緣的本家人。為了集合力量戰勝災難除了拉幫結派,任人唯親,恐怕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