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會》龐博、張紹剛共探影視精品化,“CIMIX”中國國際影視文化投資論壇精華齊飛
【獵雲網(微信:)廈門】9月11日報道(文/林紅瑜)
獵雲網獲悉,9月10日2018“CIMIX”中國國際影視文化投資論壇在廈門會展中心圓滿舉辦。本次“CIMIX”中國國際影視文化投資論壇希望通過此次會議涵蓋影視全產業鏈,打造影視節目交易平臺、影視製作、投資、發行資源整合等產業,為影視產業全方位的密切合作提供便利溝通渠道。
該論壇由北京海西傳媒、創客貓、手工藝創作主辦,凱渥經紀、文廣會展聯合主辦,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組委會、思明區人民政府指導。
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發辦主任戴志望在致辭中談到,影視產業的發展是國際上備受關注的話題,2018“CIMIX”中國國際影視文化投資論壇是推進廈門市影視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同時廈門也在積極地佈局影視產業的發展,廈門各區級政府也積極出臺政策對影視產業的發展。
思明區副區長姚玉萍宣講了有關廈門市思明區在影視文化方面扶持政策。姚玉萍表示,此次扶持有四大特點:第一,針對性強;第二,融合性強;第三,操作性強;第四,服務性強。服務物件分為影視企業以及落戶廈門影視行業人才。
會上,在北京海西傳媒創始人鄭斌彪、手工藝創作有限公司營運長常雷、著名主持人張紹剛、全國政協委員兼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創會成員吳傑莊的見證下舉辦了“海峽百藝計劃”簽約儀式。
“海峽百藝計劃”聯合大陸、臺灣、香港多家一線影視製作公司、經紀公司,由臺灣凱渥經紀、臺灣種子音樂、香港演藝界內地發展協進會、海西傳媒、手工藝創作、恆藍經紀、藍藍經紀、恆業影業等眾多企業機構共同發起,計劃將引入一百位臺灣藝人、導演、編輯、攝影等影視行業從業人員於廈門創業和創作,共同推進海峽兩岸影視文化產業共振發展。
著名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張紹剛以及助講人脫口秀演員龐博也帶來了《小成本,精品化》的主題演講。
張紹剛談到目前無論是宣傳資源、平臺資源還是資金的投入,都已經集中到所謂的頭部內容。而觀眾的識別力和判斷力越來越強,不會以這個節目貴或不貴來作為他看或不看節目的理由,頭部內容行業和投資行業畫出來的一個泡沫,只有小成本才能把精品化做到實處,因為當變成小成本之後,除了讓內容精品化之外無路可走。
龐博談到,“週六夜現場”的總製作人有一句話:“我們從來都沒有準備好,只是時間到了我們必須要播出。”龐博表示,這不是困難,而是一直在激勵著我們挑戰原來的自己,將作品精品化。他認為,做喜劇的節目競爭物件不是其他的綜藝、視訊節目,而是人們的手機或其他的娛樂方式。“精品化”不應該是一個高標準的要求,而應該是一直以來作為節目追求的基礎。
在“從創作者的角度看小成本如何打造精品化”的圓桌論壇環節,著名導演閻建鋼、著名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紹剛、著名導演巨興茂、光線五光十色影業總裁孫永煥、恆業影業董事長陳輝以及藍天下傳媒集團總裁章碧珍共商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計,共話當下影視行業的創新與突破,為影視文化行業產業投資與發展方向把脈論道。中國社科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祕書長冷凇擔任主禮嘉賓。
圓桌中眾人探討到,小成本能不能做出精品和題材有很大的關係,市場是很大的,如何推動這個市場,讓更多的人走進影院看到有文化有質量的影片才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影視行業博弈的過程中,需要精品作品以及合理的支出才可以有底氣堅持下去,不要盲目崇拜大成本作品。以《嚮往的生活》為例:在第一季的時候,廣告客戶不知道這個節目,所以招商並不理想,而當自身有底氣並認真為其發力的時候,《嚮往的生活》在第二季的時候取得了很好的收穫。
小成本在任何一個時期都有機會,但一定要在每個階段中結合市場尋找適當的題材,這就有機會成為一匹黑馬。有兩點會影響作品質量:第一,拍攝週期和播出週期;第二,注重準備基礎。如同蓋房子的邏輯,相當一部分的功夫要花在打地基上。
針對“大IP是不是更有機會實現盈利”的問題,福建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兼海峽世紀(福建)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宜民、堃娛傳媒董事長李蓉、愛奇藝會員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葛旭峰、娛樂資本論創始人吳立湘、鼎暉文化產業基金合夥人朱輝龍以及掌閱影業副總裁張曦、中國社科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祕書長冷凇分享了精彩觀點。
首先,“小成本精品化”的著重點應該在“精”而不是“小”,小不見得有意義,更重要的是要滿足相應的受眾。其次,精品必須是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相統一的結合體。對於內容的製作,傳統媒體始終是處於優勢的,最核心的就是自身具有公信力。同時,通過大量的小成本,做市場的切割,未來每個公司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和獲利的空間。不容忽視的是,出品人和總製片人要規避兩方面風險:第一,資金和政策方面的風險;第二:保護好創作人創作上遇到的風險。
精華齊飛的2018“CIMIX”中國國際影視文化投資論壇,為影視業的發展帶來了眾多的深度建議,也必將推動著影視投資行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