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提升客戶付費意願為要
新京報漫畫/趙斌
熱點聚焦
騰訊音樂IPO闖關
騰訊音樂12月12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當日截至收盤,其股價為14美元/股,漲7.69%,市值達到228.94美元。
騰訊音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音樂平臺,旗下產品包括QQ音樂、酷狗、酷我、全民K歌,雄踞國內音樂APP排名前四席。廣闊的音樂平臺讓使用者既可以聽歌、唱K,還可以直播,也為創作者和藝術家提供創作和分享的空間。
在一片虧損的線上流媒體音樂服務領域,騰訊音樂卻逆襲增長,業績豐厚。2017年,騰訊音樂營收規模達到109.81億元,同比增幅151.8%,經調整後的淨利潤13.19億元,同比增幅接近15倍(1451.76%)。此外,今年前三季度,騰訊音樂的盈餘現金保障倍數(亦稱盈利現金比率)超過100%達到136.70%。
龐大的客戶群和涵蓋廣闊的版權托盤,為騰訊音樂支撐起可觀的利潤。
大體量富有大潛力。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騰訊音樂線上音樂的活躍使用者達到6.55億人,覆蓋一大部分線上音樂使用者。日活躍使用者每天在騰訊音樂平臺上花費的時間平均時長70分鐘。
精銳的版權也構建了騰訊音樂深厚的護城河。華語版權方面,騰訊音樂將傑威爾、福茂、樂華、英皇攬入懷中;歐美版權方面,囊括全球三大唱片公司華納、索尼、環球在中國內地的獨家版權;日本版權方面,CUBE、YG、JVR、LOEN等巨頭版權悉數被購買。目前騰訊音樂擁有來自200多個國內和國際音樂品牌的超過2000萬首曲目。雄厚的版權讓騰訊音樂躺著數錢。
可見騰訊音樂質地優良,前景可觀,但也不可高枕無憂,盲目陶醉。
首先,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負面影響也會滲透到線上娛樂業。有人說,經濟越蕭條,娛樂業越火爆。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經濟在下滑初期,娛樂業反而會發達,因為大家還有老本可以消費,鼓囊囊的腰包還可以供應吃喝玩樂。而進入蕭條期後,沒錢消費了,這個時候,娛樂業會遭遇較大沖擊。
其次,客戶和版權也不是鐵板一塊。在騰訊音樂數億客戶中,付費使用者2490萬,自費率僅3.80%,對比Spotify40%的付費率,差距甚遠。騰訊音樂雖有雄厚的版權,可是版權一旦到期,下一輪的版權簽約,漲價已是大概率,將加大騰訊音樂的成本,直接影響公司的效益。據華爾街見聞報道,去年5月環球在國內尋找新一輪版權合作伙伴,最初環球的授權費僅僅只有三四千萬美元。但經過各方爭奪之後,騰訊音樂方面給出了3.5億美元現金,再加1億美元股權的鉅額報價,由此可見巨頭們燒錢的決心。
再次,騰訊音樂還要面臨NBA音樂聯盟(網易、百度、阿里)的圍剿。此前,NBA三家各自為戰,2015年版權大戰、2017年環球音樂錄音版權爭奪戰塵埃落定後,三家逐漸開始有聯合的意向。所謂槍打出頭鳥,當騰訊音樂一枝獨秀時,競爭對手們勢必蜂擁而上,以“合縱締交”予以抗爭。
還有,從中概股在美國的表現來看,Dealogic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31宗IPO裡,平均跌幅約為11%。騰訊音樂上市首日大漲,並不意味著日後都有這樣的好運氣。
因此,騰訊音樂必須正視面臨的嚴峻形勢,要在提升客戶的消費意願上下工夫,鎖定現有使用者,深耕市場,千方百計增加使用者黏性,並使使用者心甘情願地加入VIP付費行列。這才是保障騰訊音樂業績持續增長的根本之策。這既要有技巧,也要有熱情,更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