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的科學任務和目前的任務進展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
嫦娥四號登月探測器,簡稱“四號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其主要任務是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資訊,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嫦娥四號是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於2018年5月21日發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2018年8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啟動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並對外公佈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著陸器和月球車外觀設計構型。
中繼星“鵲橋”軌道
嫦娥四號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研製發射月球中繼通訊衛星,實現國際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測控及中繼通訊;二是研製發射月球著陸器和巡視器,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嫦娥四號的科學任務:主要是開展月球背面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開展月球背面巡視區形貌、礦物組份及月表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
自中繼星發射成功後,上海天文臺參與了對中繼星的測定軌任務。在嫦娥四號探測器飛行過程中,上海天文臺的科研人員們通過上海天馬站、北京密雲站、雲南昆明站、烏魯木齊南山站的射電望遠鏡組成的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網精準定位其空間位置,並預報後續軌道,為其“導航”,確保探測器能順利抵達月球預定軌道,並安全軟著陸月球背面。
嫦娥四號任務進展
2018年5月21日
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中繼星“鵲橋”點火升空。
2018年5月25日
中繼星“鵲橋”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
2018年6月14日
中繼星“鵲橋”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執行在地月L2點Halo軌道的衛星。
2018年12月8日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2019年1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