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建鋒:“平頭哥”背後,阿里為何重金押寶AI晶片和量子計算
9 月 19 日上午,在由杭州市政府和阿里巴巴主辦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 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佈,將阿里在 4 月份收購的中天微與達摩院自研晶片業務進行整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從事晶片的自研開發與戰略佈局。
張建鋒同時表示,阿里將在明年年中推出首款神經網路晶片,並計劃在兩三年內造出一款真正的量子晶片。
會後,張建鋒接受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採訪,圍繞公司未來計劃展開了討論。

圖丨張建鋒 (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阿里巴巴為什麼要成立晶片公司?
張建鋒:在晶片變得更加專業化的今天,自研晶片能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優勢。如今很多公司都在開發 AI 晶片,但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業務需求,所以不同的公司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軟體量身定製晶片,這是傳統晶片公司無法做到的。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平頭哥”將採用什麼樣的商業模式?
張建鋒:大致有三個方向:首先是智慧財產權許可;二是向各個行業提供處理器解決方案,比如我們為家用電器和汽車製造定製化的處理器;第三則是為阿里雲的資料中心製造晶片。

(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那阿里巴巴的量子計算的發展路線呢?
張建鋒:我們在量子計算上還有很長時間要走,因為在目前階段,我們還沒有自己的處理器。而有了處理器之後,我們還需要解決如何使用的問題,並不是所有任務都適用於量子計算機。 我們沒有把量子位元的數量作為我們唯一的目標,由於需要確保所有的量子位元能夠無縫可靠地協同工作,所以你擁有的量子位元數量越多,其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多。因此我們要解決的是量子計算的工程問題,比如如何在量子處理器上執行現有的程式?以及確定哪些計算任務適用於量子計算機。 同時,我們正在杭州總部建造一臺超導量子計算機,希望能夠實現可擴充套件的目標。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你如何看待達摩院目前的各項研究工作?
張建鋒:當下,資料和 AI 是達摩院研究工作的核心,所有的工作也都圍繞這兩者展開。目前幾乎所有的資料都要通過我們的 AI 進行處理,這裡的 AI 部分則包括了演算法和處理器。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阿里巴巴是如何吸引技術人才?
張建鋒: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業務都是基礎服務,如電商、雲端計算和物流等,同時這些也是整個中國的基礎服務,因此,中國的不斷髮展也將為阿里巴巴提供更多的空間。同時很多人來到阿里,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工作可以改變許多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在某個領域內推動國家的進步。這些都是因為阿里巴巴是一個平臺,你的每一個微小的工作都能通過這個平臺被不斷放大,這帶來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對許多技術人才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參考:
ofollow,noindex">Why Alibaba is betting big on AI chips and quantum comp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