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歐洲取得重大突破,高通104億換蘋果永久禁售,網友:夠狠
蘋果品牌
蘋果出現危機,拖累整個蘋果供應鏈,曾經手機零部件廠商,都以進入蘋果供應體系為榮,現在都在加速逃離,去蘋果化。給蘋果做手機代工業務的富士康,最先受到衝擊,減產、停線、裁員接踵而至。接下來受影響的就是手機零元件廠商,由於預期訂單不斷減少,僅新品手機iphone Xs max,一季度訂單預期就直接減半,這將導致蘋果供應鏈大量的備貨,出現庫存積壓。而且很多中低端手機供應鏈利潤較低,虧損可能無法避免,能生存下來就已經是萬幸。
2、蘋果創新乏力
蘋果的危機並沒有庫克形容的那樣簡單,主因也不是消費者和市場的問題,更不是美元的問題,創新能力下降,對利潤過分追求,才是出現危機的根本原因。失去創新能力,產品就失去競爭力,這一點不管庫克和果粉願不願意承認,事實就擺在哪裡。蘋果新品iphone手機出現滯銷,華為Mate20系列手機新品卻一機難求,12999元的Mate20rs保時捷版至今缺貨,說明價格也不是主因。
華為Mate20rs保時捷版需要預訂
失去了創新,就失去了支撐高價的理由,買蘋果手機的消費者並不都是腦殘粉,他們也知道比較。華為旗艦手機在AI拍攝(三攝技術,數字變焦,廣角、微距技術)上遠超蘋果,媲美專業數碼相機的拍攝效能,在充電管理方面華為也處於絕對領先狀態。
當蘋果將後置單攝像頭,採用LCD液晶顯示屏的手機產品iphone Xr,售賣6499元的時候,是否考慮過消費者的感受。當蘋果把高通基帶晶片,換成英特爾基帶晶片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使用者體驗變差的問題。當蘋果為了促使使用者更換新機,降低老款產品效能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華為新品,後置三攝,支援廣角、微距
目前,蘋果手機硬體配置嚴重落後行業,ios優秀體驗的老本也已吃完(安卓系統在華為等品牌的優化下,已無限接近蘋果ios),只剩使用者使用習慣。
3、利潤至上,導致與高通結怨,蘋果或遭永久禁售
蘋果正在遭受高通的猛烈復仇,在中國四家法院(福州、青島、北京、廣州),連遞多份專利訴訟。福州法院已判蘋果侵權,釋出部分機型禁售令,蘋果無視中國法律,據不執行禁售令。高通還在德國針對蘋果發起訴訟,並繳納13.4億歐元保證金(合人民幣超過104億),換蘋果iphone手機在德國的永久禁售令。目前禁令已生效,蘋果在德國15家店面,下架了iphone7,iphone8手機產品。網友可能會覺得高通夠狠,其實蘋果也差不多,我們接著往下看。
高通、蘋果糾紛不斷
蘋果和高通事件的起因,是不斷上漲的iphone手機價格,與高通的專利收費模式之間出現了矛盾。正常來說,我買你的產品,你一口價賣給我就可以了。可高通不這樣賣產品,仗著3g cdma技術的壟斷優勢,非要對手機整機廠商按其銷售價格收取提成,中小手機廠商,一般都不敢吭聲,蘋果剛開始也接受了。
後來庫克上任以後,蘋果iphone手機價格一路走高,給高通的專利費用也越來越多,庫克越看越心疼,就找高通談判,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高通心想,這技術我獨一份,你怎麼都得從我這買,我沒必要給你讓太多利潤。價格沒談下來,庫克心有不甘,開始背後使壞,在韓國調查高通壟斷的時候,提供了對高通不利的證據。不料被高通發現,跟蘋果翻臉,拒絕支付應該返還給蘋果的10億美金,庫克也不是善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停掉了應該持續交給高通的專利費用(據高通稱,欠款達70億美金)。於是就出現了近期發生的一幕,高通跨過圍剿蘋果。
蘋果ceo庫克
二、高通被FTC起訴,或將失去壟斷地位
高通之所以跨過圍剿蘋果,是因為美國FTC,也就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正在起訴高通壟斷,高通在美國無法對蘋果造成傷害,還可能引火燒身。但最終高通可能還是無法擺脫FTC的訴訟,若敗訴,將改變其專利收費模式,打破其壟斷優勢,目前,該案件正在審理中。
三、華為在歐洲取得重大突破
高通借華為事件對蘋果痛下殺手的時候,華為正在逐漸擺脫美國的影響。目前,華為的國際業務正常展開,支援華為的聲音逐漸增多,未來規劃也逐步落實。先是在中國聯手英特爾、中科院、ARM等企業和單位,成立邊緣計算聯盟,推動邊緣計算的發展。還佈局AI晶片,伺服器晶片,成立智慧技術部門,並推出首顆AI管理晶片。
華為AI晶片
在國內規劃佈局完成以後,華為又在歐洲取得重大突破,聯合多家公司,在歐洲成立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其中包括,ADI、龐巴迪、庫卡、IBM、英特爾、ARM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