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吃飯砸鍋的藝術 不打安全牌
自誕生第一天起,微博就被拿來和Twitter比較,而現在微博終於走了一條和Twitter完全不一樣的路。微博成為了一個內容分發平臺,甚至可以更具體:一個成功的娛樂內容分發平臺。也許我們不必為它沒有成為什麼而遺憾,而應該為它成為了什麼而高興。
可是這樣的 微博,實在讓人高興不起來,一個吃著網際網路紅利,享受著社交媒體效應的產品,卻一直在吃社交的飯,砸社交的鍋。 最近微博上線「博主拉黑停止評論」功能:博主一人拉黑同時刪評,評論者全站禁評三天,以及即將收購一直播,兩件事稍稍刷了一下屏,前者是一個難以自圓其說的對於評論者的懲罰性功能,後者則被媒體解讀為面對競爭對手所採取的應對措施。
普通使用者是「粉絲經濟」裡的粉絲,算不得真正的使用者。如果說這在以前還只是一種流傳於普通使用者之間的認知傾向,那現在幾乎可以說被微博的實際作為所確認了。受到評論騷擾最嚴重的自然是大V使用者,「拉黑禁評」剛一推出就受到錘子科技CEO羅永浩的支援。

足可見羅永浩也是「苦評論者久矣」,從個人到商業公司CEO,羅永浩向來爭議不斷,微博評論自然泥沙俱下。往好的方面想,這樣的免費影響力能節省不菲的廣告費用,另一方面當然就是不同聲音帶來的嘈雜了。其他明星紅人,恐怕也有類似的苦惱。
服務使用者,微博在所不辭,推出上述功能在微博的商業邏輯裡,還是說得通的。雖然拉黑刪評這個功能,對於博主本身的影響卻並沒有不同,無論是否在之後全站禁評,既然已經拉黑了以後也不能評論當前博主了。所以這個懲罰性措施基於普通使用者的權利讓渡,達成的卻只是博主一種心理上的爽快感,僅此而已。
一個社交媒體被越多人使用,那它就具有越大的重要性。這是網際網路界的「迴圈論證」,因為重要性會反過來會促使更多人使用這個社交媒體。 微博是這個迴圈論證的受益者,近年來更多新使用者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然而微博的隱憂在於聚攏了足夠多的準社交媒體類使用者,卻不能放開手腳做社交媒體。
在更多的人使用微博的今天,這樣的情況其實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第一次當然是微博誕生之初,因為人群聚集勢必導致討論公共事件,而這恰是微博不願看到的。這就像是建設了一個田徑場,設施齊備,跑道規範,開啟大門歡迎大家都來,來了以後發現不許在這裡跑步,可以走可以參觀,跑步不行。現在更奇怪,你可以自己走著走著兩腳越跨越開,跟慢跑似的,可你要是說跟別人說這是跑步,對不起請出去。
於是田徑場給自己開發了一個新功能:辦演唱會,對於 微博也就是做內容分發平臺,終於有了理由砸社交的鍋,強力監管是為內容服務的,保障內容創作者的利益,一下就名正言順了。 還是得師出有名,希望以後田徑場能夠允許一種「間或兩腳離地快速走路法」。
做內容分發不做視訊怎麼行,君不見搜尋引擎百度app上,左青龍右白虎,兩邊分別是「好看視訊」和「小視訊」,野心堆疊都溢位了。如此重要的戰略目的,必須是嫡系才放心。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一下科技旗下的秒拍和小咖秀都與微博深度合作,然而收購一直播依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微博上線已近10年,對於一個網際網路產品不算短,14年美股上市,18年2月份開始逐漸走低,到現在已經跌到高峰時期的一半。

上市後公佈的財報表明,微博從14年第四季度就開始盈利了,當然盈利只是一個表徵,微博做對的事情是細分領域的渠道下沉,依託其社交媒體的重要性,順勢而為成了電影,美食,旅遊的點評平臺,其次是對視訊內容的重視,與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的深入合作。前者是為了賣廣告給更多人,後者是為了給這些人賣不同形式的廣告。
由於微博盈利的來源相對陳舊,根據微博近幾年的財報,平均超過80%的利潤來都自廣告。這直接導致了當使用者增長放緩時,日子就變得難過起來,而且一直播從深入合作轉為收購, 對於使用者來說變化並不大,對公司的意義更大一些,很難說這是一個新的使用者增長點。 何況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使用者也有飽和的一天,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智慧手機出貨量連續下滑可能正是這種飽和的體現,畢竟裝置都少了,裝置上的軟體去哪找新的使用者。
社交的飯是越吃越少,以後只能祭出糧食放大器,再一粒米掰成兩粒來吃了。也就是說,至少提高使用者的人均廣告收益(ARPU)是必須做到的,這裡選取最近幾年每一年的Q2來看ARPU的變化趨勢。

縱軸單位是美元,可以看出近兩年的ARPU增長還是可以的,這保證了在使用者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的盈利增長,恐怕這也是微博今後幾年的主要戰場了:提高廣告的人均營收。畢竟目前來看微博的ARPU還是偏低的,作為不是參考的參考,Twitter今年ARPU預測為7.80美元。
接下來的路,微博似乎希望一直播來做領頭羊,但目前看來是困難的,一直播的使用者和微博的使用者並無明顯區分,並沒有新的增長點。沒有增長點不代表沒有殺手鐗,內容分發平臺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做,微博能夠打下根基靠的是明星資源,畢竟名義上,明星本人就在這裡,微博已經是最接近娛樂資訊源頭的存在了。
微博最近的這些舉動雖然談不上昏招,但也確實乏善可陳,這也許已經是目前條件下的最優解了——委身娛樂的「社交媒體」, 微博不打安全牌,因為他知道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打牌。
【完】
瀟湘財經(微信ID:XiaoxiangFin):泛財經新媒體,重點關注上市公司、Fintech、區塊鏈等財經金融領域。 《財富生活》等多家雜誌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