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今年不發年終獎?不止中興,年終獎正在從科技行業消失
這兩天,關於中興今年(指的是2018年)不發年終獎的訊息不徑而傳,雖然沒有任何官方的資訊予以證實,但仍然引發了大家的熱議,因為在當前行業發展甚至社會經濟的大環境下,“不發年終獎”似乎正在成為現實。
2018年12月中滴滴CEO程維公開表示,由於公司表現不如預期,員工年終獎的力度比去年縮減一半,滴滴高管集體不拿年終獎。此事是打響了全民年終獎保衛戰的第一場戰役。
事實上,2018年對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公司來說,都是非常難熬的一年,人口紅利似乎一夜之間就消耗殆盡,甚至連一些行業巨頭都不惜裁員度過時艱,比如美團。其實從年初開始,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的頹勢已經顯現出來了,美國對中興釋出禁售令,一下子將中興推進“至暗時刻”,同時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讓中國人們認識到,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繁盛的網際網路大廈是建立在怎麼一片鬆散的沙灘上的,從那時候起,國內科技網際網路的發展其實就蒙上了陰影。
緊接著,到了6月,國內P2P集中式地爆雷,此前冉冉上升的網際網路經濟的另一顆明星——網際網路金融幾乎一夜之間坍塌,創始人四處逃亡,企業倒閉,員工流離失所。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不管是網際網路企業還是國企,大型上市公司還是創業公司,市場的謹慎使大家都捂緊口袋,踩下了“急剎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裁員,或者停發年終獎。
前兩天,剛剛在跨年演講中向焦慮的年輕人兜售了滿滿一碗雞湯的羅輯思維旗下的得到公司宣佈其產品技術團隊今年沒有年終獎。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很多,比如在TMT行業的邊緣——媒體行業也在寒冷的冬天裡哭哭掙扎,有些甚至已經撐不下去了,比如《法制晚報》、《北京晨報》、《北京文摘》、《西部商報》、《黑龍江晨報》都在2018年底停刊。
過去人們一直質疑國內網際網路的繁榮是建立在資本瘋狂融入下的虛假繁榮,現在,當資本市場進入寒冬,網際網路果真就像一片進入秋天的葉子,迅速枯黃、飄零,一夜之間,從前“趾高氣揚”的網際網路從業者開始變得“噤若寒蟬”,我們見過很多上午HR談話下午就捲鋪蓋走人的例子,有小作坊、創業團隊,也有大型企業、巨無霸。
年終獎似乎在遠離這個科技行業,遠離那一群曾經被人們豔羨的禿頂的年輕人,如果沒有年終獎了,這意味著什麼?
舉一個非常真實的例子,我一個在某著名網際網路企業工作的朋友,他曾經跟我透露過他年薪大概在50萬左右,但他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其實不到15K,其他大部分都是到年底以年終獎的方式發放,如果沒有年終獎,在北京生活的他將一下子從社會中產“越層”至徹頭徹尾的貧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