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言:化解網際網路作品版權糾紛 建立多元解決機制
“建立化解網際網路作品版權糾紛的多元解決機制,才能切實保護權利人的利益。”市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周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周源記得,某微博營銷賬號曾通過違法轉載知乎的熱門精選回答,吸引了548萬粉絲,獲取了鉅額收益。其侵權的操作,只需要“複製”“貼上”,瞬間便可完成,可謂零成本,在粉絲經濟、眼球經濟的當下環境中,又可以快速變現。周源直言,類似侵權行為即使在事後被舉報或起訴,處理結果往往也只是刪除,給予少額賠償。
周源在調研中發現,單篇文章判賠額一般在千元以內,百元左右更是常事。因此對一些即使勝訴也只能獲得數百元賠償的案件來說,原創作者維權得不償失。隨之而來的是,各級法院受理的相關案件在逐年增多,工作壓力也與日俱增。針對這些情況,他認為,“建立版權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可有效緩解法院的工作壓力,為權利主體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渠道,提升維權效率。”
周源說,知乎已經開始了具有實際意義的嘗試。依託北京市智慧財產權局、北京市智慧財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知乎成立了全國首個設立在網際網路公司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經過半年的實踐,已積累了諸多有益經驗。周源表示,“希望更多的網際網路平臺參與到網際網路作品版權維護的行動中來,加強協作,建立起跨平臺的收益分享和侵權投訴渠道,建立保護原創的共同體,營造健康的網際網路生態。”
“圍繞確權、維權、授權三個層面,構建出一整套版權保護體系,可以從源頭上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周源說,確權上,知乎已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展開合作,對於原創內容進行版權登記。授權上,知乎不僅有付費轉載產品,還會通過知識服務類產品幫使用者拓展版權收入。“我們最近幫使用者‘真真’出版了一本紙質書,她第一筆版稅收入就達到15萬元。”在周源看來,如果在確權和授權方面,能夠做好引導,建立起完善的、良性的授權轉載、付費轉載等收益分享機制,可大大減少維權案件的數量。監管或者維權層面的優化和加強,則利於倒逼確權和授權環節的形成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