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顛覆還是融合?
談及國內製造業發展狀況,各產業普遍面臨市場龐大、缺少核心技術、產品低端、利潤少、人才缺乏等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缺少核心技術,產品低端
我國製造業的各類產業仍處於較高的分散狀態。目前很多企業的生產成本高,消耗卻沒有減少,在很多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生產的產品很多都是貼牌生產,很多企業的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都需要依賴先進的國家。出口的很多產品都不是我國的自主品牌。企業的利潤十分微弱,主要的利潤靠的是廉價的加工費用。隨著近兩年人工成本的上升,企業更是舉步維艱。
2 成本上升,人才缺乏
隨著傳統制造業城市的經濟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員勞動力成本也在不斷地上升。加上現在很多能源、原材料等價格上漲,產品成本也隨之升高。與那些低成本產品的國家相比,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逐漸下降。
工業革命的發展從機械取代人力——自動取代手動到第三次工業革命讓製造業迎來了資訊科技和自動化。現在,落後的人力勞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製造業的需求,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應用自動化技術提升生產力。富士康總裁郭臺銘也曾經表示,在未來的5年~10年內富士康將出現首批完全自動化的工廠,數年內將簡單、重複性的工序用藉助自動化技術來取代。隨著自動化工廠的建成,傳統制造業企業的員工將會被淘汰,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多。傳統企業的員工也需要不斷地學習適應新的工作環境。
3 創新能力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