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江西創業者不是沒有“春天”!
“逃離北上廣”在新的時代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從前,創業者們迫於無奈高喊slogan,卻還是義無反顧趟進北上廣的“廝殺”。對他們來說,一線城市的吸引力不僅僅在於高精尖的人才,還意味著更多選擇的發展環境、對於“創新”的強包容度。
不論在何時何地,創業都是個“九百死一生”的差事,也不難理解,創業者們為何願意選擇機遇大風險也大的一線城市。就網際網路領域的創業來看,資料顯示,北上廣深網際網路創業者以78%的比例處於領跑地位。
然而在近年,“逃離北上廣”成為了創業者新的選擇,二三線城市開始逐漸受到創業者的“青睞”。一位在江西南昌的初創公司CEO告訴億歐,相比一線城市某些細分飽和的機會,二線城市更能讓他們得到突圍機會,尤其是他們自小長大的家鄉城市。
創業者們共同的感觸是:“一線城市有優越感,二線城市有歸屬感。”。在二三線城市,這種“歸屬感”一定程度上可以具體體現為當地熟絡的人脈、相對低廉的創業發展成本、來自政府的扶持等等。
以江西省為代表的二三線正在奮起直追,在IT桔子以“江西”為關鍵詞搜尋,結果顯示702家公司、677位創業者、近20家投資機構。億歐就部分創新創業企業進行了盤點(排名不分先後)。
不難看出,表單中有老牌企業,以新興網際網路公司巨多,但這些老牌傳統企業近年來諸多動態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代表著新商業的潮頭方向。例如,江中製藥集團旗下子公司江中食療在上個月剛剛引入江西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3.18億元投資,這是新資本與醫療產業融合的一大典型案例;再如,汪氏蜂蜜園、綠冬絲科等傳統零售企業,在近年來紛紛擁抱網際網路,汪氏蜂蜜園還在2016年高調宣佈進軍大健康產業,開啟“跨界”之旅。
再將目光轉移至新興網際網路公司。它們的創立時間大多在2010年之後,所在領域分佈也十分廣,涉及醫療、汽車、零售、人工智慧、企業服務、物流等多個行業。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投資狀況並不盡如人意。
所列舉企業中,獲得資本青睞的僅9家,其中還包括被收購與新三板企業,未獲投企業佔據一半以上。這也意味著,江西地區居多初創型企業缺少與優質資本的連線,從整體發展增速來看,也相對一線城市發展更緩慢。
而從大環境來看,近年來不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力量,都力圖營造有利的創新創業環境,試圖推動二三線城市加速破局。2017年,江西再經獲批3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為創業開放服務平臺。去年在江西各地級市,政策也頻頻釋放利好:九江發放13億元創業擔保貸款、贛州出臺25條措施促進就業創業、上饒市打造大資料人才集聚高地……
這似乎形成了矛盾的局面,其實不然。
當產業網際網路、小程式等新理念開始在各行業活躍,當AI、大資料、雲端計算新科技開始正向推動產業發展,當新資本開始蔓延,這些“新”二線城市的創業精英們未必“接不住”,而它們應該與統一賽道的競爭者們比拼的,是汲取新事物的速度。
基於此,作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與產業創新平臺,億歐始終致力於做實體經濟和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和新資本之間的聯結器,而這一次,我們要做的是將這“四新”聯結至二三線城市的實體經濟以及具有創新思維的創業者們。
一方面,作為同在一線城市打拼的江西人,我們希望將億歐這一年的研究成果及理念帶回家鄉,同時,讓更多非一線城市的地區創業者認識到更多最前沿的產業創新資訊及技術成果;另一方面,我們也意在挖掘當地的優質專案,提高專案曝光量,為家鄉城市引入資本,為優質專案對接投融資。
2019年1月31日,億歐將在江西南昌舉辦200人規模的“渠道下沉·消費升級”賀歲產業創新論壇,作為12個聯動城市之一,南昌擁有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優勢和深厚的創新積澱,我們將通過創新企業代表的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形式,因地制宜,直擊二三線城市產業升級創新難點,與諸位一同論道贛鄱產業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