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IPO曝光生意經:社交娛樂營收佔比7成……
在被傳上市數月之後,騰訊音樂終於上市在即。美國當地時間10月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股票程式碼為“TME”。若成功上市,騰訊音樂將成為“中國音樂流媒體第一股”。
作為國內線上音樂平臺巨頭之一,騰訊音樂的盈利情況和盈利模式頗受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騰訊音樂已於兩年前實現盈利,今年上半年調整後利潤超過20億元。
這一資料,顯然與大多數人心目中“不賺錢”的音樂行業相去甚遠,而同為國內流媒體巨頭的“優愛騰”等視訊網站平臺都還在盈利線以下奮力掙扎。難道曾被版權和使用者付費意識薄弱所困的線上音樂行業真的迎來了春天?
營收、利潤增幅大 社交娛樂佔比七成
據招股書顯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線上音樂娛樂平臺,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是中國移動音樂aPP市場排名前四的音樂產品,國內外版權合作方超過200家。
從財務資料來看,騰訊音樂成績頗為亮眼,營收、淨利均增幅巨大。今年上半年騰訊音樂總營收為86.19億元,相較於2017年同期的44.85億元,同比增長92%。同時這一數字也是2016年騰訊音樂全年總營收的近兩倍,2016年、2017年騰訊音樂總營收分別為43.61億元、109.81億元。2018年上半年調整後利潤為21.12億人民幣,而2017年上半年調整後利潤為7.32億人民幣,2018年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189%。
具體來看,騰訊音樂的收入主要來自兩部分,即線上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前者收入來自虛擬禮物、會員增值等,後者則來自來自付費訂閱、數字專輯。每經記者梳理髮現,騰訊音樂近兩年總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得益於社交娛樂服務收入的暴增,其增速遠高於線上音樂服務。
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線上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收入均在22億元左右,佔比各一半;到了2017年,線上音樂服務收入為31.49億元,同比增長46.9%,社交娛樂服務收入為78.32億元,同比增長2.5倍,佔比分別為三七分。而今年上半年,依然延續了營收三七分的態勢,線上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收入佔比分別為29.6%和70.4%。
“社交娛樂服務為使用者互動提供了更多機會,因此更多的付費消費場景允許使用者通過購買和傳送虛擬禮物等方式無限制地支付”,騰訊音樂在招股書中如此解釋社交娛樂服務的快速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此次公開申請書中,騰訊音樂計劃最高融資10億美元,不過最終的最高融資金額未披露。
付費轉化率仍偏低
近兩年,隨著音樂版權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年輕受眾付費意識的逐漸養成,曾被盜版嚴重打擊的音樂行業呈現出復甦並快速發展的趨勢。
據招股書資料顯示,付費規模上,2017年國內線上音樂服務的整體市場規模達到約44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367億元,年複合年增長率為42.7%。
這一趨勢在騰訊音樂付費使用者群的增長上也有所顯示。線上音樂服務的付費使用者群從2017年第二季度的約1660萬增長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2330萬,社交娛樂服務版塊付費使用者從2017年第二季度的約710萬增長到2018年同期的950萬,同比增長38.80%。
不過,與快速增長的使用者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付費使用者轉化率依然還處於較低水平,國內使用者依然沒有普遍養成為音樂付費的習慣。
騰訊音樂在招股書中解釋,與較發達的市場相比,中國使用者的音樂支付意願相對較低,線上音樂服務的付費使用者群從2017年第二季度的約1660萬增長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2330萬,付費使用者佔比3.6%,與網路遊戲、視訊服務和全球線上音樂服務相比,依然偏低。
其次,與線上音樂服務使用者通常每月僅為訂閱包支付一次相比,社交娛樂服務為使用者互動提供了更多機會,因此更多的付費消費場景允許使用者無限制地支付(例如,通過購買和傳送虛擬禮物)。社交娛樂服務的付費使用者佔比達到4.2%。
除了提升付費使用者轉化率方面的考驗,騰訊音樂還面臨與其他巨頭之間一擲千金的版權之爭。2017 年,騰訊音樂以3.5億美元和價值1億美元的股權取得環球音樂獨家版權,2018 年網易雲音樂為只有約2000 首歌的華研國際獨家版權支付了1.7億元。
“短期看國內巨頭的戰略重點並不在於付費率的提升,而是選擇了基於龐大的使用者流量進行變現模式的拓展,面對較大的版權成本壓力,國內巨頭開始更主動地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投資獨立音樂人、音樂綜藝、音樂廠牌等”,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東方證券 ( 600958 , 診股 )在研報中如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