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米Play“合約機”模式:到底值不值
2018年的平安夜,註定與以往有些不同。
12月24日,小米在京正式釋出小米Play。這款產品除了是小米首款採用水滴屏的手機外,還有著一個奇妙的賣點——自帶流量。
簡單來說,消費者只要購買小米Play,便會免費獲得一年流量,即啟用日起每個月10GB 4G流量,超出後變為不限量3G流量。可以說,這項福利讓1099元的小米Play顯得競爭力十足,尤其是在這個無網不歡的年代,流量對於大眾來說比語音通話/簡訊條數都來得重要。
正如短視訊。
或許你不喜歡這種形式,但不可否認的是,以抖音為首的這類應用在2018年以驚人之勢極速擴張,與之伴隨的自然是各類“卡”的出現。“大王卡”“B站卡”“抖音卡”,各類定製流量卡與套餐的加持瞬間讓三大運營商的傳統套餐顯得有些落寞。
根據工信部的最新資料,目前中國手機上網的使用者已達12.6億,使用者人均單日平均上網時長約5小時,使用者平均每月使用移動資料流量達5.79G。正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小米Play應運而生。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也在這款產品的釋出會上表示,小米Play的初衷便是解決使用者對於流量的“焦慮”。
作為一款定價1099元起的新品,1080P螢幕、1.25μm主攝鏡頭、CPU+GPU的雙Turbo技術,其實光看硬體小米Play也對得起這價格。而在此基礎上,自帶每月10GB高速流量且一年流量不封頂的特性無疑在中低價位市場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要知道,消費者對於千元機的挑剔程度甚至高過旗艦,每百元甚至都能拉開無數產品,這種特性的存在顯然是巨大的加分項。
接下來我們算一筆賬:
目前三大運營商主流10GB流量包的價格約為每月80元至150元,核算到全年為960元至1800元。如若按照三大運營商推出的“大流量”套餐方案計算,每年平均花費約為1024元。
小米Play售價1099元,全按照流量費用的話摺合每月91.5元。也就是說,花費這個錢,不但能得到價值約1024元每月10G一年不封頂的高速流量,還能得到一部價值超過千元的手機。
從上面算的賬可以看出,小米Play與運營商們常玩的“充話費送手機”非常相似,即衝多少個月的話費並且保證每個月的最低消費,之後就把手機送給你。或許年輕的朋友對這個模式有些陌生,不過我相信絕大多數70/80後的朋友對這套路再熟悉不過了。當然,與傳統合約機不同的是,小米Play並沒有過去合約機那種繁瑣的規則和長時間的最低消費要求,幾乎為零的入門門檻顯然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擇機思路。
其實對於小米來說,小米Play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產品。2018年10月25日釋出的小米MIX 3故宮特別版,其禮盒中便有一張專屬小米移動流量卡。該卡連續三年每月贈送10GB高速流量,並可享受20天全球主流國家免費上網的服務。不過講道理,這個版本定價就4999元,流量也只算個給粉絲的福利小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