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技術雖好,拿來騙人就不對了
“打著高科技的旗號,標榜人工智慧化的噱頭,卻改變不了其忽悠人的本質。人們願意擁抱高科技,願意信任和嘗試新技術產品,是一件好事。但若是利用現代人健康需求旺盛的"痛點",以高科技為噱頭騙人就大不該了。”
新年第二天,群眾們終於等來了權健被立案調查的訊息。那些來自權健的神祕高科技產品暫時怕是不能出來禍害人了。但別高興太早,在科技迅速發展、人們樂於擁抱高新技術的時代,那些頭腦活絡、底線較低的人是不會放過“高科技”的。
這次躺槍的是“智慧”。
近日,一種名為“智慧健康篩查機器人”的健康檢測儀在北京各大商場活躍起來。這是一款神奇的檢測儀,號稱在“不抽血、不化驗”的情況下,只需將“雙手覆蓋手掌感測器上的電極片,面部正對攝像頭”,用兩分鐘的時間就能檢測70多種身體的健康指標。完成這項檢測僅需20元不到,可以說是相當便宜了。
許多人的想法是,智慧時代的智慧裝置肯定有點技術含量,再說了20元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那就試試吧。所以,還別說,購買服務的人真不少。但人們不知道的是,檢查完了後面還有什麼保健品在等著給你“對症下藥”呢。
已經不止幾個專家站出來說了——目前無論是在精密儀器領域、醫療器械領域,還是人工智慧領域,沒有任何一臺機器可以把內臟甚至身體的微量元素、農藥殘留等全部檢測出來。
正規醫院的各種檢測手段和檢測裝置是現代醫療手段發展多年的成果。同時,醫院嚴格的檢測程式,也是確保檢測結果真實有效的重要條件。而各種所謂“智慧”的檢測儀器,打著高科技的旗號,標榜採用人工智慧最新技術,卻改變不了其忽悠人的本質。
這不,那些使用過這些儀器的消費者,發現兩個人出現相同檢測結果或是同一個人兩次檢測大相徑庭的情況常有發生,更有甚者,在醫院體檢結果正常的情況下,用這個“智慧”儀器還能查出各種不達標。
人們願意擁抱高科技,願意信任和嘗試新技術產品,這本是一件好事。但若是利用現代人健康需求旺盛的“痛點”,以高科技為噱頭騙人就大不該了。
就好比這些所謂的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檢測儀,若是人們真的信了監測結果,把沒病當成了有病,浪費錢財不說,人也要經歷莫須有的壓力。要是把有病當成了沒病,發現不了身體存在的問題,後果就更嚴重了。若是借這些體檢結果引導人們去買保健品,那就更是行為惡劣了。
人工智慧技術確實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方向,它對於幫助人類解決目前面臨的一些最重大挑戰,包括在環境、能源、醫療等領域的問題,提供了顛覆性的發展機遇。但它並非萬能,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尤其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演算法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有很多提升的空間。要真正挑戰人類的認知能力,它前面的路還很長。
把人工智慧完美運用到健康監測、醫療等關乎人類生命健康的領域,是人們共同的期待。如果有人利用這種期待行騙,不應該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