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與高手為伍,你拿什麼在這個時代逆襲

網上流行過這麼一句話,“最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
對於優秀的人來說,他們的努力都是無聲無息的,這種努力表現為一種能夠及時對自己進行修正,從而變得更有層次。
如果你找不到答案,就去向優秀的人看齊,在成長的過程中,你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答案。
而普通人卻很難做到這一點,不敢去嘗試,不敢去改變,只是滿足於固有的圈子,停滯不前。
每個人都有惰性,在一個圈子裡呆久了就不願意出來,即便圈子限制了自己的潛能,也不願意做出改變。
有人說,跟優秀的人在一起,很容易產生焦慮和自卑感,與其變得格格不入,還不如在比自己更差的人身上找到自我滿足感。
這種想法其實是一種自我設限,因為你已經處在了一個舒適的環境裡,渾身上下的每個細胞都深深的依賴著這份安逸,認為自己這輩子都不可能改變。
人們總是對不確定的東西感到恐懼,不知道如何去面對,或者沒有面對的勇氣,才會想方設法的追求穩定的生活。
經濟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實驗人員首先遞給受試者50美元,受試者有以下兩種選擇。
1、選擇賭一把,有40%的機率獲得50元,60%的機率一分錢也拿不到。 2、選擇不賭,有100%的機率獲得20元。
實驗結果是,大多數人選擇直接拿20元走人,只有42%的人選擇冒險。
如果實驗人員把第二個選擇改為“直接損失30元”,其他的條件完全相同,卻有高達62%的人選擇冒險。
這說明人們在機會成本面前,比起能夠獲得什麼起來,他們更害怕失去,甚至會選擇孤注一擲。
其實職場也一樣,當你在某個領域碰到天花板時,就會時不時的感到迷茫和壓抑。
如果不跳槽,你還能擁有以前不錯的待遇;如果跳槽,你可能會迎來更適合自己的成長之路,也有不小的機率會重新來過。
如何把恐懼變成前進的動力?
俞敏洪在演講中說過,他一直在向優秀的人靠近,在追隨優秀的人的腳步。
在創立新東方以後,他會不斷向各種人學習,只要有值得學習的東西,無論是年輕還是年老的,他都會一視同仁。
如果你能以自身成長為前提,任何能使你突破自我的選擇,都應該看成一次人生的轉機,而不是赤裸裸的恐懼和焦慮。
所以,你根本就不必擔心自己過於落伍,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允許你改變他的想法,前提是這種改變能讓他變得更好。
作為回報,他們也會給你向前的動力,幫助你發掘自身的特點,並告訴你該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
當你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願意為此付出行動,你就能以更快的速度超越以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