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虧損30億,摩拜發力電商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近日,摩拜單車App內上線了實物電商業務“摩拜商城”。雄墨商業瞭解到,商城內銷售的產品主要為騎行周邊產品,同時還涉及服裝、家居、電子、護膚等類目,使用者可以通過App內的虛擬貨幣“魔幣”兌換打折券或者用現金購買產品,有贊為其提供技術支援。
摩拜上線實物電商尋求新的增長點
2017年上半年,共享單車行業在我國快速發展,共享單車企業在短時間快速增長,在上半年頂峰時,全國有30多家企業進入共享單車行業,投放1600多萬輛單車。然而進入下半年後,共享單車卻迎來了倒閉潮。共享單車發展現狀堪憂,酷奇、小藍等眾多小型的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倒閉,酷騎、小藍等6家共享單車企業先後出現跑路、倒閉、有的甚至連押金都返回不了。作為共享單車行業的巨頭摩拜傳言一個月虧損7億,甚至挪用押金60億。
顯然,共享單車行業的整個大環境發展的並不好,在經歷一波倒閉潮之後,存活下來的一些共享單車企業開始尋找除了單車必選找到自己存活的道路,而摩拜選擇的道路則是賣身美團,有媒體表示,如果沒有賣身美團,摩拜單憑自己的一己之力或許早已倒閉,美團收購摩拜時,對其估值為155.64億元,其中淨資產僅27.4億元,商譽價值高達128億,而摩拜賬面現金僅為8.3億元。據媒體披露,彼時包括使用者押金、預付款、借款在內的摩拜對外負債高達10億美元。但是賣身美團的這一舉措並沒能讓摩拜單車之前的虧損狀況有所好轉,在美團提交上市申請的時候,摩拜的財務狀況也隨之被暴露出來,近日美團也公佈了2018中期業績,綜合美團招股書及2018中期業績資料來看,4月4日起26天內,摩拜虧損約4.07億元。2018年4月至6月底,摩拜營收4.7億元,虧損15.1億元。2018年上半年,摩拜營收26.6億元,虧損30.6億元。
擺在摩拜眼前的是巨大虧損,要想繼續存活下去就不能只依靠美團的支援,而是摩拜自己必須要尋找除了共享單車之外的新的增長點來盡力挽回目前虧損的局面,作為競爭對手的 ofo此前也上線拉來了ofo商城入口,主要銷售騎行周邊、服裝等類目,目的就在於尋求除了共享單車之外的新的利益增長點,此次摩拜單車上線實物電商則和ofo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在共享單車行業連連虧損的情況下發展新的業務探索新的增長點。

摩拜上線實物電商是對美團的補充
與其他共享單車品牌相比,摩拜似乎一直以來就未曾放棄對電商模式的探索。最早在2017年7月,摩拜單車官方公眾號就宣佈其官方周邊店鋪摩拜生活正式開張,同時上線了其首款衍生產品“便攜雨衣”。今年1月,摩拜在其升級後的新版本App中,將摩拜成就館升級為“摩拜商城”,商城內提供的產品以騎行周邊為主,採用的是摩幣與人民幣結合購買的模式。摩拜發展實物電商,除了上文中說到的為自身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之外,對於美團來說也有著極大的意義。
從前面雄墨商業分析的資料來看,美團收購摩拜的價格遠高於摩拜的淨資產,那麼美團看重的究竟只摩拜的什麼呢?有不少業內人士就指出依託龐大的使用者規模及流量壁壘,摩拜對美團而言具備重要的戰略價值。正如美團點評在財報中指出,作為高頻定位服務,摩拜單車對我們的現有服務形成補充,可創造消費者需求接觸點並提高使用者粘性。
在固有的印象中,美團的標籤是“送外賣”,但是美團近年來一直在佈局拓展自己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邊緣,目前美團外賣平臺的業務範圍越來越廣,除了餐食,消費者如今還可以在外賣平臺購買鮮花、藥物、生活用品等,也可以通過跑腿代購服務購買任何所需商品。前不久美團外賣平臺上就悄然出現了服飾頻道,雖然目前還只有一家海瀾之家服裝品牌入駐,但已經顯露出美團在拓展本地生活服務的野心。
此次摩拜上線實物電商無疑是再次印證了美團拓展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決心,美團在上市前公佈了最新運營資料,招股書顯示:在截至 2018 年 4 月 30 日的四個月內,摩拜擁有活躍單車使用者 4810 萬,2.32億摩拜註冊使用者,可以說摩拜既有使用者又有流量,在單車業務上不能再繼續大量的投入的情況下,發展實物電商對於對於美團來說則是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業務上的補充,畢竟美團還是以配送為主,線上的日化、服飾等品類也很少,自身大量擴充,也可能會造成APP過於臃腫,通過摩拜做補充也不錯。

阿里和美團的戰爭進一步打響
共享單車普遍面臨的盈利難題至今仍未獲得解答,各大共享單車企業都在積極的探尋新的業務,讓流量變現走向多樣化,給予盈利模式一種支撐,進行業務轉型。除了摩拜,ofo和哈羅單車皆有不同的動作。比如ofo上線的“視聽風暴”短視訊廣告業務,需要使用者要先看5秒廣告才可以騎車;比如哈羅單車最近更名成了“哈囉出行”,哈囉出行與上海申通地鐵合作探索“P+R”模式……
一直以來美團和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上都視彼此為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許多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摩拜上線實物電商是美團針對阿里的哈羅單車更名成了“哈囉出行”,哈囉出行與上海申通地鐵合作探索“P+R”模式的一次迴應,在雄墨商業看來不管是摩拜做實物電商還是哈羅出行發展出行市場不經是對美團和阿里業務的一種補充,同時也意味著美團和阿里之間的戰爭進一步打響。因為哈羅屬於阿里系,摩拜屬於美團系,兩大BAT都想深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而單車作為是本地生活服務中的一部分,必然會成為兩家必爭之地。此次阿里和美團分別在單車上做文章,無疑是美團和阿里在單車領域上加重了競爭籌碼。
目前來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競爭格局是:餓了麼與美團外賣的外賣對決,阿里巴巴的口碑與美團點評的O2O對決;哈羅單車與摩拜單車的對決;但是在雄墨商業看來,本都生活服務平臺的競爭並不單單就是這些單個業務之間的競爭,而是這個生活服務平臺生態體系之間的競爭,建立這個生態體系對於美團和阿里來說都是一件長期和持久的事情,所以阿里和美團在本地生活市場上的戰爭將是一場持久的戰役,究竟誰能稱霸本地生活服務市場還得看後續兩家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