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發展:企業戰略的重中之重
資訊科技和數字化創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當今的企業領導人應該如何在數字經濟時代駕馭企業變革?
從企業創新驅動力來說,數字化經濟是由第四次工業革命發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物聯網、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大資料、清潔能源,機器人技術,量子資訊科技,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也就是我們當下所說的數字化變革。
與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資訊科技革命)不同,資訊化革命是將業務變成結構的數字,例如企業著手ERP建設等服務於業務的資訊化工程,將手工業業務電子化,從而提高運作效率;而數字化革命是將資料業務化,例如線上網路消費場景、智慧供應鏈服務場景、人工智慧決策場景、IOT跨界溝通場景等,數字化是讓企業、行業、生態或個人藉此獲得全新價值的創新能量。所以,本質上資訊化是工具,數字化更多的是賦能、創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字化發展是當下全球商業的關鍵,是企業制定管理戰略的重中之重,越來越多的企業領導者也意識到了數字化變革的重要性。從市場價值角度出發,目前數字化創新的領軍企業都是科技公司,例如美國的亞馬遜,蘋果,中國的阿里巴巴、華為、美的等優秀企業,這些創新企業對數字化的運用,也令商業領袖們意識到了數字化的價值。
就數字經濟時代企業轉型的問題,除了對於技術產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企業更需要理解的是數字化是如何融入傳統產業的。當下,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例如許多企業正在實現的採購供應鏈的無邊界數字化協作、全渠道數字化營銷、消費資料決策指導產品研發和生產、智慧供應鏈平臺運營,先知先覺的部分傳統企業,已經煥發顛覆性的創新價值。
對於行業領袖來說,理解並把握當下經濟發展趨勢的最好方法如下:
首先,要關注數字化的潛在影響是什麼?會給你的市場端、供應端、核心技術帶來哪些價值;
其次,要關打造數字化所需要的軟硬體的發展,藉助軟硬體技術如何實現顛覆性的業務創新;
另外,還要關注組織內部的網路效應這一經濟概念,如何開啟企業組織邊界,將內部統一的商業要素與廣闊無限的外部空間進行共享連結,以獲取更多的發展優勢。
從上述三大概念起步,各個行業的企業管理人即可以開始解讀數字、技術變革將如何影響自己的企業。
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已成為世界領跑者之一。中國的數字化經濟有哪些特點,而那些引領創新的企業又創造出了怎樣的商業模式?
根據美雲智數對多個行業的深入研究,我們認為中國數字經濟最突出的特點在於,中國的老百姓擁有大規模的消費平臺,京東、天貓、拼多多、各類跨境購、新零售、美團、滴滴等琳琅滿目的數字化消費平臺照顧著13億人民的各種消費需求,而全球的大型平臺不是中國就是美國,原因在於中國和美國都擁有消費潛力。而如此巨大的消費平臺背後離不開製造業在提供消費者需要的各類商品,如果說C端消費的數字化經濟引領了革命,那麼服務於C端的製造行業、倉儲/配送服務、技術服務等數字化創新價值空間更加巨大。
如此巨大的消費升級背後,意味著怎樣的製造經濟體升級?馬雲在“2018杭州.雲棲大會”提出:新制造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新制造的競爭力不在於製造本身,而是在於製造背後的創造思想、體驗、感受以及服務能力。未來,製造業是made in internet,當製造沒有有國界,貿易變成人人蔘與。工業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一樣東西的能力,而資料時代考驗的是生產不一樣東西的能力。
這些美好的預判已經在發生,美雲智數服務的家電製造、服裝鞋帽、廚房調味品生產、汽車製造等行業,已經著力於打造基於資料驅動的產品研發建議,驅動上游採購供應鏈和工廠生產供應鏈條快速根據客戶需求迭代,尤其以美的家電製造為例,從客戶接單到交付已經可以實現T+3響應效率,這離不開全鏈條的數字化打通。
因此,對於企業領導人來說,找準自身企業的定位,開啟組織邊界,與internet進行全面的融合,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條顛覆創新之路上,那些行動迅速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很有可能會實現彎道超車。
數字化商業戰略的關鍵要素是什麼?企業管理者如何能夠更有效地挖掘數字經濟的商機並迅速執行相應策略?
數字化商業戰略問題是大部分企業陌生的管理概念,大部分企業管理者最關心的問題是,實施數字化商業戰略,需要立足於當前的資訊化部門麼?需要建立一個獨立的BU麼?需要成立一個全新的公司麼?畢竟這種戰略有IT技術創新因素,有商品技術創新因素,有業務運營創新因素,有的甚至會改變客戶和供應商群體,我們用IT語言將這些疑問稱之為“企業架構設計”。
假設我們是傳統行業的企業運營者,計劃將企業進行全面的數字化轉型,這就牽涉到企業架構設計。有的企業文化原本就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這類企業可以利用現成的設計框架,推進傳統企業從內部進行數字化轉型,這也是有點像建立企業的研發部門,更要緊的是需要作先前沒有進行過的最基礎的研究和發展。大部分企業會根據投融資能力、創新方向及空間、現有人才結構等要素,確定啟動新的公司、團隊、平臺來開啟數字化轉型。而從大量的轉型案例所知,那些更大膽鼓勵創新、更快速試錯、更堅決地推動變革的團隊,往往比較能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字化發展之路。
需要提醒各位企業領導人的是,新的研發戰略會改變企業原有的傳統商業模式,抑或是擴大企業的盈利範圍,也可能改變企業原有的性質,企業領導人需要有充分的預判,把握這個戰略能力,儘量少走彎路,儘早成功。
隨著數字化的普及,員工需要培養哪些技能?市場上又會出現哪些新工作,才能更好地順應當今的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
每一位企業領導者必須學會將公司管理和數字化趨勢相結合,引領和運籌適合公司、滿足市場需求的戰略,優秀的創始人基因同樣是吸引和培育人才的關鍵。其次,數字化轉型是全球市場環境的必然趨勢,對於資料分析、演算法能力、業務建模、流程迭代優化和人工智慧等相關的專業人才的需求會應運而生,資料分析未來將融合大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學科領域,該領域的專家將逐漸成為企業核心技術人才。
同時,那些敢於去貼近消費需求去引領創造消費需求的人才和團隊,持續創造優秀商品和服務的人才,是更加順應當今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創新的人才,可遇不可求。總體上講,隨著數字化的普及,這些創新型人才在經濟環境中的價值將不斷上升。
數字化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中國已然開啟了優渥的數字化經濟之路,無論企業領導人將數字化戰略用於擴大原有模式盈利、或者顛覆傳統商業模式、或升級為新的平臺實現可持續發展,都需要與過去告別,擁抱消費使用者,融入網際網路,用新思維重塑業務發展模式,改變企業與裝置、生產資料、供應商夥伴、員工合夥人、網路資訊的相處方式。讓數字化發展,先從認知改變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