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念應聚焦核心競爭力
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自從企業這一市場組織誕生之時起,管理便與其相生相伴,併產生了精益管理、績效管理、目標管理等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管理方法,大大提升了企業的執行效率和核心競爭力。可以說,管理的命題之所以永恆,就在於它無時無刻不與企業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
比如目前在行業被廣泛應用的精益管理,它就體現了豐田公司以客戶為導向而盡一切可能減少浪費的理念。這種理念直指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兩個要素——效率和成本,它要求所有部門和人員,必須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思考、持續改進,並不斷優化供應鏈。所謂簡約而不簡單。這個簡單的理念,不僅促進了豐田的崛起,還成為廣受推崇的管理哲學。
身處快速變化的網際網路時代,許多經營者希望自己和企業能夠不斷適應變化的環境,他們不僅迫不及待地學習時興的理念、模式,還要求企業的管理與之相融合,進而提出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工具。然而有的企業管理者過於熱衷提理念,比如某知名家電企業在近十幾年來,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在國際市場取得了什麼重大突破,也不是開發出了什麼革命性產品,而是頻繁地推出各種概念和戰略,從“啟用休克魚”“斜坡理論”到“人單合一”“自主經營體”,讓人應接不暇。與之對應的卻是,其市場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不僅被其競爭對手超過,甚至還逐漸拉開了距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社會經濟體系中,企業作為一個贏利性組織,無論其理念多麼先進與美好,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用實實在在的財務資料來衡量。如果企業的管理變革最後沒有使企業獲得經營上的成功,變革的價值自然會受到質疑。
其實,人們之所以把管理當作企業永恆的主題,就在於它直接關聯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所以,企業管理的任何理念、變革都必須時刻指向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理念的效力。那些只見理念而不見成長的企業,經常是被紛繁的理念遮蔽了對自身發展的洞察,而忽略了與其直接相關的核心競爭力。這一點,只要考察他們在研發、品牌、營銷等方面的投入就可以看出端倪。在這些關鍵領域,硬投入和硬實力若不足,恐怕是任何理念都彌補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