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面臨二選一難題 拼多多與阿里一戰提前上演?
新浪財經 周瑤潔 魏天諶 發自紐約
新浪財經訊 10月10日前後, 拼多多 平臺被曝出在其3年慶活動主會場上幾乎所有品牌商家遭遇“強制二選一”,大批品牌商家在天貓要求下被迫提前退出拼多多的活動、下架商品甚至關閉旗艦店,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在朋友圈怒斥天貓這一行為並公佈了九張證據截圖。
拼多多方面對新浪財經迴應表示,該情況屬實,目前3週年慶活動仍在繼續。根據官方平臺資訊,活動將持續到10月16日。 阿里巴巴 方面則對媒體表示此事純屬虛構。
圖為達達朋友圈提供的截圖之一
而達達也在朋友圈對於天貓關於此事的迴應進行了預測:二選一不存在的,拼多多在碰瓷;拼多多假貨多,品牌看不上,離開很正常;造謠拼多多因罰款逼走商家……
阿里巴巴去年也面臨劉強東控訴天貓製造“二選一”難題,讓Only、海瀾之家、真維斯等數十個知名服裝品牌官方旗艦店宣佈撤出 京東 。
即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實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
根據這項規定,電商平臺強制商家“二選一”的競爭手段將構成違法。
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發壟斷罰款一致被認為偏低。美國的反壟斷法也被稱為反托拉斯法,其核心目的是保護消費者。美國首部反壟斷法是在1890年出臺的謝爾曼法(《Sherman Act of 1890》),其核心邏輯是:如果商業公司的行為和組織不被規範,公平競爭就會受到影響,消費者權益就會受損,最後買單的還是消費者。
美國商業史上發生過多個反壟斷相關的著名案例。例如,1974年,通訊屆的後起之秀MCI起訴老牌巨頭AT&T壟斷競爭,最終讓後者賠款18億美元。
同時,美國監管部門認為,AT&T的壟斷已經嚴重阻礙了美國電信行業的健康發展,於是在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托拉斯法》拆分了AT&T,電信屆的格局就此完全改變。從此美國電信市場步入相對良性的競爭時代,長途電話的價格降了下來,更多消費者享受到了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多的選擇權。
今年早些時候,拼多多的突然崛起和光速上市一度被大家認為是中國電商行業的破局者。前萬菱集團電商副總裁雲陽子發文預測,未來三年內拼多多將對標聚划算加淘寶,市值大概率將達到500億美元,與阿里將來必有一場大戰,三年內國內電商的老大和老二也將是阿里和拼多多。
而此次拼多多與阿里各執一詞,在雙十一活動的前一個月發生衝突,可被看做是“大戰”前的一次預演。這也應驗了此前電商從業人士的預測,今年品牌商家們面臨的局勢將更為複雜,去年的“二選一”可能將演變成“三選一”事件。
同時,有多位美股投資人對新浪財經表示,基於拼多多目前的使用者基礎和流量裂變模式,十分看好其未來幾年內的發展,目前的市值並不過高。
截止至10月10日美股市場收盤,拼多多的市值達到225億美元左右,雖然與阿里還有極大差距,但已經逐步逼近京東的體量;黃錚也在最新的胡潤中國富豪榜上一舉成為第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