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跌跤:加密貨幣“有毒”,顯卡面臨去庫存難題
又一家科技巨頭的增長神話破滅。
11月16日,圖形處理晶片(GPU)公司英偉達公佈了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31.8億美元,非GAPP每股攤薄收益為1.84美元,均低於分析師預期。同時財報顯示,因為“挖礦”熱潮退減,GPU產品需求量降低,導致英偉達的個人電腦代工生產收入下降約40%。
對於即將到來的第四季度假期檔,英偉達也給出了令人失望的預期業績,Refinitiv的機構經紀人預測系統(IBES)資料顯示,英偉達預計第四季營收為27億美元,上下浮動2%,遠低於分析師平均估計的34億美元。低於預期的銷售資料和四季度展望,使得該公司股價開盤暴跌約18%,股價下滑至164.43美元/股,市值蒸發超20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其圖形處理部門最大競爭對手AMD當前市值(目前AMD市值為206億美元)。
這也是英偉達10年來在資本市場的最差表現。英偉達股價上一次暴跌是在2008年7月3日,當時該公司公佈了低於預估的銷售預期後,股價一天內暴跌近31%。

考慮到美股近期的震盪行情,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英偉達跌勢。 加上此前英偉達預期市盈率達到40倍,大幅度的股價漲幅讓英偉達在業績表現上面臨極大壓力。這家晶片生產商的市值已經比肩IBM等大得多的科技巨頭,在晶片股中估值較高,但隨著增長放緩以及股價下跌,這一估值已經回落。
興起於人工智慧
英偉達是人工智慧概念興起後,發展的最為風生水起的科技企業。目前英偉達多數收入仍來自視訊遊戲使用的圖形處理晶片,不過該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取得的重大進步為其帶來了擴張機會。
從最早用於3D遊戲的圖形計算開始,由於可以完成複雜的運算,GPU逐漸在各大領域獲得廣泛應用,比如挖掘加密貨幣、提供深度神經網路運算所需的算力,甚至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在城市中穿行——它們可以賦予計算機視覺、聽力以及學習能力。
由於GPU的設計更適合對海量資料進行批量化操作,後者正是人工智慧時代的核心,也是深度學習技術所需要的。這符合時下熱門的人工智慧概念,如今GPU成為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根基之一。
英偉達CEO黃仁勳認為,未來軟體的方方面面都將被人工智慧滲透。而英偉達很早便以上游供應商的視角意識到了機遇,提前佈局。
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顯示出該公司的遠見:黃仁勳在華爾街看到一些做高頻交易和金融量化的人,在用英偉達GPU計算交易,但這些人覺得GPU程式設計太麻煩,對此,黃仁勳意識到市場對通用程式設計環境的需求。也有報道稱,英偉達與斯坦福大學合作,發現GPU的深度學習能力遠好於CPU,這也是英偉達此後大力發展GPU加速計算的原因。
2006年,英偉達推出了CUDA,這種平行計算架構可以讓研究人員在數千個圖形處理器上執行極其複雜的任務,讓晶片脫離了電子遊戲的單一領域,適用於各種計算任務。2014年,公司讓進軍智慧手機業務失敗的晶片重獲新生,這種名為Tegra的產品被重新定位,用於汽車自動駕駛。
眾矢之的
英偉達現在的業務由五部分組成:遊戲業務、專業視覺化業務、資料中心業務、自動化業務(主要用於汽車)以及OEM和IP業務。
目前英偉達多數收入仍來自遊戲業務。不過該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取得的重大進步為其帶來了新的擴張機會。谷歌、微軟以及亞馬遜公司都在購買英偉達晶片,以便在各自的資料中心部署人工智慧,識別影象並自動新增標籤、根據使用者喜好推薦新聞內容等。
英偉達的資料中心業務,主要利用大量GPU組合成陣列,從而提供24小時可用的高效能運算。與部署起來非常複雜的傳統伺服器相比,GPU陣列計算效率更高,計算節點之間的資料傳輸速度也更快。
在各大科技公司紛紛虧損砸錢布局人工智慧的當下,英偉達已經開始賺錢,這令市場感到興奮。此前,黃仁勳稱英偉達是一家人工智慧計算公司。

資本市場也給予英偉達熱切迴應。在英偉達的2017財年,該公司股票從當年年初的29.63美元,一度最高達到120.92美元。英偉達也成為去年標普500表現最好的股票。整個2017財年,公司營收達到69.1億美元,同比增長38%,淨利潤達到16.7億美元,同比增幅172%。
另一方面,無人駕駛汽車的商機依然遙遠。《華爾街日報》預計未來兩年汽車業務將為英偉達貢獻5%的收入(最新財報顯示自動化業務收入佔比為4.7%)。目前英偉達的名字已經和自動駕駛汽車緊緊聯絡在一起,如果無人駕駛出現任何狀況,都可能給英偉達的股價造成衝擊。
實際上,今年3月18日優步的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一起致命事故就讓英偉達嚐到苦果,雖然事故沒有歸咎於英偉達的技術,但給後者股價造成重創,一度英偉達股價大跌12%,市值蒸發近180億美元。
顯然,站在人工智慧中心令英偉達發展迅猛,同時也成為眾矢之的——GPU之外,英特爾傾向於用FPGA(可程式設計陣列)滿足人工智慧發展需求,此架構針對特定框架進行深度優化定製,可以根據不同計算需求進行修改。
2016年5月,谷歌釋出專門為機器學習優化的專用處理器TPU(張量處理器),並宣佈AlphaGo的計算硬體核心便來自於此。而英偉達的老對手AMD,隨著全球首款基於臺積電7納米制程GPU的釋出,分析師預計,AMD未來將切入雲端計算資料中心人工智慧計算領域,尤其在算力要求較低和目前較分散的推理端,與英偉達競爭。
“有毒”的加密貨幣
時間撥回一年前,比特幣價格突破兩萬美元並顯示持續增長勢頭。使用者買來顯示卡“挖礦”賺加密貨幣,因此隨之而來的是顯示卡供求不平衡和價格飛漲。英偉達不得不採取措施抵制用遊戲顯示卡“挖礦”,限制顯示卡線上銷售,規定每款產品單使用者限購兩張,並要求零售商將其顯示卡產品優先銷售給遊戲玩家,而不是加密貨幣礦工。
加密貨幣熱潮推動了英偉達和競爭對手AMD業績的增長,成為“意外之財”,英偉達一度對該業務表示看好,其中國區高管此前告訴介面新聞,將會針對挖礦需求專門開發產品,比如根據GeForce GTX 1060改造的次專業礦卡。在5月的財報中,英偉達首次公佈數字加密貨幣營收,其中顯示英偉達從數字加密貨幣的晶片中獲得了2.89億美元的收入。
在8月披露的第二季度財報中,英偉達加密貨幣挖礦相關產品的收入將遠弱於預期,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FO)科莉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我們現在預測,這部分的貢獻不會再增加。”
但事實證明加密貨幣業務的糟糕狀況持續得比他們想象還要久。“我們很驚訝”,談及加密貨幣市場頹勢,英偉達CEO黃仁勳如此評價。據加密貨幣交易網站Coindesk資料,11月15日凌晨,比特幣價格跌破6000美元關口,最低跌至5544美元,創2018年來的新低。受到比特幣拖累,以太幣、萊特幣和瑞波幣等加密貨幣紛紛重挫。這讓數字礦工挖掘加密貨幣逐漸成為一項無利可圖的生意,並殃及上游晶片供應商。
加密貨幣挖礦熱潮退燒的衝擊讓英偉達始料未及,最新財報顯示,包括加密貨幣晶片在內的OEM和IP業務收入為1.48億美元,是營收中唯一同比負增長的業務。
顯示卡艱難去庫存
此前英偉達認為隨著GPU價格下滑,需求會迅速回升,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英偉達目前的首要任務是需要清理庫存。由於加密貨幣挖礦熱潮推升顯示卡價格,導致部分買家觀望。
大量中端帕斯卡架構GPU庫存週期長達12周,財報稱英偉達本季度的庫存價值14多億美元,大大高於前兩個季度的8億-10億美元水平,該公司表示清理庫存大概需要一至兩個季度。
最明顯的例子是GTX 1060顯示卡,早在加密貨幣挖礦需求推動顯示卡價格瘋漲的日子裡,英偉達儘可能多地生產GTX 1060,以滿足遊戲玩家和礦工的需求。但隨著過去幾個月數字貨幣價格的下跌,使得挖礦對這些卡的需求急劇下降,導致庫存過剩。據稱英偉達已決定不再供應新的GTX 1060顯示卡給渠道,期望渠道能儘快降低庫存。
但值得注意的是,AMD剛推出的RX 590顯示卡可能會對英偉達的庫存清理造成影響,後者效能略優於GTX 1060,提供了更具價效比的遊戲顯示卡方案。

高階顯示卡方面,最新的圖靈架構顯示卡(RTX 2080 TI/2080,RTX 2070)搭載有英偉達主推的光線追蹤技術,受到玩家追捧,產品供不應求。但有訊息顯示,由於測試原因,英偉達承認部分RTX 2080 TI顯示卡存在質量缺陷。
對於庫存問題的擔憂,已經讓高盛將英偉達從“確信買入名單”中移除,但仍維持買入評級,並將目標股價定為200美元。
“我們顯然低估了中端遊戲GPU中通道庫存量的問題。雖然我們認為,遊戲產業的庫存修正是一次性的開銷,不會改變長期成長狀況,但在現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可能要花上幾季的時間,才能讓市場對該公司業務成長軌跡重拾信心。”高盛分析師Toshiya Hari稱。
顯示卡庫存問題也與市場環境變化有關,不只是英偉達,其競爭對手AMD也面臨庫存問題。在上個月釋出的財報中,AMD表示加密貨幣挖礦業務雖對直接營收貢獻甚微,極速萎縮的市場需求帶來GPU渠道銷售壓力。
但黃仁勳肯定不認可市場質疑,他認為英偉達在GPU市場具有絕對領導地位,當AMD全力投入顯示卡生產進入挖礦市場時,面對需求萎縮,雙方面對的庫存壓力是“不成比例”的——AMD顯然會更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