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機器人教父的機器人公司倒閉了,機器人智慧化還有希望嗎?
整個機器人業界看上去正在欣欣向榮。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報告,2017年,世界機器人銷量比2016年增長31%,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但是,就在近日,作為協作機器人的先驅的 Rethink Robotics 則宣佈公司倒閉。
在 Rethink Robotics 公司 CEO Scott Eckert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其透露了公司倒閉的主要原因:“我確認這個不幸的訊息是真的,Rethink 從今日起正式關閉。Rethink Robotics 作為業內先驅建立了協作機器人這一新品類,但不幸在市場表現方面沒有達到預期。”

圖丨Scott Eckert (來源:Rethink Robotics )
曾推出兩款代表性產品
Rethink Robotics 成立於 2012 年,並推出兩種安全易用的機器人產品——Baxter 和 Sawyer,獲得了 GE 風投、高地資本和貝索斯的投資。其創始人之一 Rodney Brooks 是麻省理工電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知名科學家。在 20 世紀 90 年代,Rodney Brooks 引領了機器人領域的新研究方向。

圖丨Rodney Brooks (來源:MIT)
Rethink Robotics 獨特的紅色 Baxter 和 Sawyer 機器人是協作機器人的典型代表。它們可以自己學習如何把物品從傳送帶上取下來。這個看似簡單的任務複雜得驚人,需要最先進的機器世界技術,還需要對機器人的機械部分進行合理的折中設計——一味追求精度是不合適的。
其中,Sawyer 機器人產品一個值得注意的設計特色是觸控式螢幕介面,它通常表現出富有表現力的眼神,但也可以顯示功能資料和使用者介面。
雙臂 Baxter 主要用作開發人員和研究機構的研究平臺。隨著 2015 年單臂 Sawyer 的推出,Rethink Robotics 想成為一個多用途供應商。當終端效應器和抓取器提供商釋出介面時,他們通常會將 Rethink Robotics 列為可以與之合作的公司之一。

圖|Sawyer 和 Baxter 都是 RethinkRobotics 開發的機器人
但這一切最初設想得過於美好,Baxter 和 Sawyer 機器人確實受到了廣泛關注,但它在銷售方面遇到了難題。也許這也是因為 Rethink Robotics 高估計了技術的發展速度:自主學習機器人的發展遠遠低於預期,而且也沒有幾家業界公司願意來冒這個險。
先驅者倒下的前景和警示
Rethink Robotics 的處境反映了機器人創業公司的前景和挑戰。
世界範圍內,機器人都被視為勞動力短缺的解決方案,比如電商巨頭就在大力採用機器人實現分揀、包裝和貨物處理的自動化。協作機器人就是其中一種能夠幫助實現自動化的產品。協作機器人即那些力量不足以對人造成永久危害,因此可以被用來與人類一起工作的機器人。
協作機器人比傳統的工業機器人更小,更輕,更慢,它們可以更安全地與人類一起工作並且沒有安全隔離裝置。然而,正如上週在矽谷召開的 RoboBusiness 2018 年會議上幾位發言者所指出的那樣,協作機器人仍然需要進行安全評估,以確定工作空間,末端執行器和有效載荷是否安全。
協作機器人比其他機器人更容易程式設計和使用,預計這將刺激中小型企業更快採用自動化。由於它們不需要太多固定裝置,因此他們可以日後改變用途,甚至可以用於製造產品,機器管理和包裝,具有很高的可變性。
協作機器人仍然是整個工業自動化市場中相對較小的一部分,但它正在快速增長。機器人行業協會(RIA)的資料顯示,協作機器人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56.84%,到 2023 年可達到 42.8 億美元。
而 Rethink Robotics 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協作機器人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年中,協作機器人有了較大發展,這些機器人開始比較容易地適應新環境,為人機合作開闢了新的道路。目前已經有多家公司涉及協作機器人領域。Rethink Robotics 的競爭對手之一,丹麥Universal Robots公司推出了一款簡單的協作機械臂,已經銷售超過2萬5千部。
而且,Rethink Robotics 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 Rodney Brooks 其實一直是機器人技術的傑出倡導者。他還是 iRobot 的聯合創始人,這家公司的 Roomba 系列掃地機器人已經成功佔領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
“我們必須感謝 Rethink Robotics 激發了人們對協作機器人的興趣。” 魁北克抓手製造商 Robotiq 總裁塞繆爾·布沙爾說,:“如果沒有他們大膽的嘗試和推廣,這個行業就不會像現在這樣。”
Locus Robotics 是一家位於波士頓郊外的倉儲服務機器人企業,其CEO Rick Faulk 也表示,智慧機器人行業的奠基人儘管略微超前於時代,但是他們影響了之後幾十年的行業發展,為客戶提供了新的選項。
傳統的機器人技術提供商最初不看好協作機器人,但 ABB,FANUC,KUKA 和 Yaskawa 現在也都發布了他們自己的協作機器人模型。這個領域的領導者是位於丹麥歐登塞的 Universal Robots A / S,它擁有超過 50%的市場份額,上個月宣佈售出了 25,000 臺機器人。
IDC 的服務機器人研究主管約翰桑塔蓋特說:“不幸的是,有時候作為行業領軍者也有風險。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早期進入市場的人如何能夠提高行業意識,但是他們可能由於幾個因素而沒有成功,最重要的是其他人從Rethink Robotics 中學到的經驗教訓,並在此基礎上改進。”
Rethink Robotics 的謝幕為機器人產業提供了教訓。目前用 AI 讓機器人智慧化已經成為潮流,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可以讓機器人自主進行復雜任務。此外,業界認為,機器人和AI的結合正在取得進展,且成效顯著。
然而,任何看上去在實驗室很驚人的技術,在商業化道路上都會面臨巨大挑戰。Rethink Robotics 的消失,並不意味著工業機器人行業正在走下坡路,或者機器人和AI的結合沒有前途可言,它只是提醒探索者:至少在機器人行業,成功比想象的要艱難得多。
機器人公司未來仍可期
像許多機器人創業公司一樣,Rethink Robotics 曾希望被收購,但收購併未實現。
Rethink Robotics CEO 說,“我們認為我們有一筆潛在交易,我確信我們的員工會在他們下一份工作中,廣泛運用到他們在我們公司學到的理念”。波士頓環球報報道說,該公司有 91 名員工。
最近倒閉的其他機器人公司包括社交機器人制造商 Jibo Inc. 和 Mayfield Robotics。與任何新技術一樣,初創公司在商業化方面面臨眾多挑戰。
RoboBusiness 的專家小組成員表示,無論他們的產品多麼有創新,機器人創業公司都需要深入瞭解市場需求,制定相應的商業計劃。
“像所有行業的創業公司一樣,一切都很困難,”自動化推廣協會以及 RoboBusiness 總裁傑夫伯恩斯坦表示,“有時早期的產品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好,有時新的想法不會立即得到市場的認可,有時候其他市場參與者會更快地獲得資源。這些因素可能影響了 Rethink Robotics 的發展。”
“但這絕不會減緩機器人開發或降低當前使用者對協作機器人的期待。我們看到市場對這一行業的正面反饋,而且,雖然 Rethink Robotics 遺憾的退出市場,但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家公司正在進入協作機器人市場”,他說。
Brooks 也曾表示,若能有機會影響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讓機器人更智慧,更易用,無需針對每個新情況編寫冗長程式碼,是他一生的榮幸。智慧機器人的潛力還未充分展現出來,不過這應該是不久的將來就可見到的事情。
ofollow,noindex">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