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上半年攝影之路
之前就有用手機看到尾巴正在徵稿「攝影之路」的文章。
早早就想響應,無奈工作太忙太累(懶)近日心情不佳,是時候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了。
其實說起攝影這個名詞我向來是小心翼翼的。
2010年在大學借錢斥巨資買下我人生中第一臺屬於自己的單反相機500D開始,“拍照”這件日常小事加入了我的生活,藉著有圖書館的優勢,我翻看了大量我自己覺得可能可以提高我的審美以及拍照技術的書籍,其中還包括了當時啥也看不懂的《紐攝》以及現在回首看來很多坑錢的“法師祕籍”。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希望著有朝一日我可以冠冕堂皇地改口---我是在攝影,而不僅僅是在拍照。
數碼時代的來臨宛如風捲殘雲般,沒有給太多時光給菲林時代喘息,一口氣將攝影的門檻從高高在上的位置拉到了地底,時至今日依仗每個人的手中的手機攝像頭都可以過一把攝影的癮,全民攝影狂歡之餘,我的內心既感慨科技的同時又有一絲地失落,畢竟自己還沒有達到我當年的目標,攝影就已經是家常便飯,人人可以品嚐一口。
其實自己的拍照之路很凌亂,沒有固定的主題,常常東拍拍西拍拍,主要目的是愉悅我自己,還有陶冶內心,以至於談起自己的照片常常無處說起,好在去年來到了尾巴,開始做一些記錄一樣的文章,也算是總結吧,時間飛逝,又過去了大半年。
上篇請前往---《遲到的2017照片點滴》
本來想根據題材分類,可是我自己是一個對我的器材很有感情的人,在折騰的路上也換過一些器材,偶爾也會甚是想念,那就以器材為分類吧,也算是紀念了。
RX1最強便攜機

首先要登場的大半年時光裡陪伴我算是最多的RX1。
在某一次揹著我沉重的佳能大單反無敵兔加上12-24f4組合出去拍照的時候,突然間對重量產生了濃重的厭惡之情,想著若是有一臺又輕便,畫質又很好的相機,那該有多好。
很快便了解到了很多機型,主要關注的有GR2,X100F,RX1。
GR2大黑磚顏值上不太滿意,還有就是28mm的焦段不太喜歡暫時放棄了,只是暫時,為什麼後面會說明(如果我沒有忘記的話)……
X100F,顏值也很好,雖然可能質感差一點,但是旁軸造型跟取景器甚是喜歡,而且等效35mm也很符合心意,無奈看了眾多帖子,很多人都提到這枚鏡頭素質一般,並且很多X100系列的照片解毒能力太強,遂無情放棄……
RX1這麼看來簡直是最佳情人,無比強勁的感測器跟蔡司鏡頭,解析力真的是無敵,為了它的顏值,我還購入了原裝電子取景器跟真皮皮套,不多說了展示如下。

拿著RX1第一張就給我的老古董朋友來了一張寫真。

頑強的生命力,這盆蘿蔔跟香菜我放在玻璃碗裡一個月忘記了,突然留意到它們,它們還在展示著頑強的生命。

在河邊跑步,看到了一片菜園子裡的南瓜藤,上面有一朵故事的小黃花。

也是同一天,在河邊看到了火燒雲。

還是那條河,從我小時候到現在,一點兒變化都沒有,就是嶄新的柱子上爬出了青苔。

在三亞,又一次出差住的酒店正好面對夕陽,照片沒有使用HDR技術,純粹地拼寬容度,是不是強勁得瑟瑟發抖,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索尼大法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

正午路過當地的標誌性建築,35mm不多不少,剛剛好拍了下來。


還是它,對了它叫世紀大橋,時間到了晚上。

在飛機上,途徑天山,小個子便攜的好處,當時飛機上還不允許使用電子裝置,掏出來偷拍了一張,又塞了回去,試想一下,如果我掏出來的是一個巨型單反,還有那清脆響亮的快門,那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也不介意,但是哪怕是違規,也應該儘量讓周圍的人感到舒服,或者說是不要令別人感到那麼不適,難道不是嗎?

老婆在超市拿著給我拍了一張,前面說的都是風光景物,RX1你以為就僅僅如此嗎?35mm的全能優勢已經展現出來,以下開啟它的人物篇。
停車場
早晨的咖啡店。
海角七號
等待的舊時光
1977
RX1陪伴我的日子裡,拍過的照片有太多太多,有更多的是簡便易行,更多時候直出的JPG,用手機輕輕處理就可以上傳到公共網路去展示,下面是便是RX1作為掃街機的作品,後期得不那麼細膩,卻很輕鬆很享受,這也是拍照的樂趣,不是麼?
滕王閣
廣州街頭的夕陽
呼和浩特的老掌門人
家裡的自制海鮮燒烤
內蒙博物館的寶物
彩虹風車
童話世界
深夜關懷
在我拍照的路上RX1陪伴的時間不長,但是留給我很深刻的印象,最合我心意的35mm還有無可挑剔的畫質。
一個原因是它的鏡頭對於我來說還是太長了一點,但是大家不要誤會,35mmF2的高畫質,其實它已經足夠小了,可是它依舊沒辦法放進口袋,意味著如果你要出門,依舊得背上一個包……但是這並不會讓我覺得它不完美,它依舊很完美。
然而還有一個原因竟然也是因為它很完美,因為它的完美,卻又一定程度上賦予了我沉重感,這種感覺難以言喻。於是前一段時間我將它轉讓了……

兢兢業業的均衡相機

這是我擁有的第一臺索尼微單,(以下簡稱小七)可以說彷彿在拍照的世界裡開啟的新的大門,從無敵兔跟6D過來,最初竟然只是想拿小七來當備用機抱著試試水的態度,然鵝卻讓我切身體會回到什麼叫做“用了就回不去的體驗”,很快就把積攢多年的感動鏡頭都賣光了。
小七+VOIGTLANDER VM40 F1.2
超級稱職的掛機頭,具有質感的手感,以後會再專門做一個集錦,這裡就不具體吹牛了。


元宵節,這裡的當地節日,換花節,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小時候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可以買燈籠賣氣球。
到了長大一點上中學的時候覺得烏煙瘴氣的,有啥熱鬧好湊的,
到了現在工作幾年了,也年近三十的時候,又重新喜歡起來這個節日,因為牽掛家裡的心情越來越重,如果碰巧在家可以跟家人一起去遊街,有一種闔家團圓的氛圍,很溫馨。


偶爾也嘗試拍拍美食,畢竟老婆辛辛苦苦做的這麼好看,常常不捨得一口吃掉,想要一口氣記錄下來才捨得動筷子。


以上美食的作者,暫時溫柔的小老虎

生日的時候小老虎精心佈置的一個攝影小天地。

小天地裡有我最喜歡的相機,吉他,還有越獄兔,我把這裡叫做“肥宅快樂屋”

夕陽落下,展示一下“德味兒”……吧?
前面說到了我對“攝影”這個詞的小心翼翼,攝影起源於菲林,抱著一顆敬畏之心,買下了我生命裡第一款膠片相機 PENTAX PROGRAM PLUS,也藉著這個契機,我查閱了很多關於賓得的歷史跟資料,瞭解了大名鼎鼎的SMC鍍膜,也拍了一些膠片照片,以後有空的時候會單獨寫一個文章記錄。

後面買了幾個K卡口的鏡頭,再加上轉接環偶爾也會在小七上使用,正好省去一些買原裝鏡頭的錢(貧窮)
其中最驚豔我的就是這一枚50mm焦段的鏡頭。

如圖所示,我本身對它沒有任何期待,伊拉克成色,產於80年左右,我花了300元納入囊中,原本也就是想為我的膠片相機增添一個50mm焦段的選擇而已,然鵝……SMC強大的鍍膜在某一天下午驚豔到了我。







直面陽光,炫光鬼影被抑制的幾乎很完美,唯一有一點點可能是因為鏡頭上有不少坑坑窪窪的傷痕吧,記錄了那天下午很美的夕陽跟很溫暖的光線。



用它拍的照片不多,因為它的對焦環已經有點問題了,加上手動對焦,實在是有點兒太辛苦了,但是對於一個三百元的四十年的大叔鏡頭,有點兒想給它敬個禮。
小七+SMC 200MM F4
它的來路跟上一位大叔鏡頭差不多,但是成色比較好,主要是買來暫時替代一下我買不起的70-200(貧窮x3)

同一個場景,就是家裡窗外,這個使用了HDR技術

而這一張就是直接拍攝,你喜歡哪一張呢?

在江邊燒烤的時候,正好有夕陽
得益於SMC鍍膜的實力,總想對著太陽:sun_with_face:,但是可能是年代的關係,畫質就一般了,平時也不喜歡帶著長焦出去,太長了,不便於攜帶,家裡正好就能看到夕陽,總是在家裡使用。
大七+PENTAX 135MM F2.5
大七?是的,沒打錯,再後來買了A7R2,這裡既然講到了我的PENTAX系列,就一口氣講完好了,以後有空再開始介紹我的新朋友大七。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沒有看到熟悉的SMC,是的,這一枚賓得鏡頭沒有SMC鍍膜…為什麼會這樣的?因為我的粗心……T.T,購買的鏡頭的時候功課沒有做清楚,原來這一枚鏡頭在當年釋出的時候釋出了好幾種配置,有點像我們現在釋出的手機,高配低配,很不巧的是,我買到的就是這款低配版,而且還是產地臺灣!這簡直……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它還是陪伴我拍了幾張我很滿意的照片。



在分界洲島的燈塔,在BLUE HOUR,光線異常優美,差點以為自己在挪威。
小七+16-35MM F4
講到索尼系統這麼久,終於出來一個“正兒八經的鏡頭,原生卡口,索蔡素質優秀,具備價效比,然而卻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大片範兒。
燈塔,愛情郵局
板樟山
鬧元宵之換花節
小七是一臺好相機,它讓拍照變得簡單
出於對畫質的追求,不久後我把它換成了它大哥R2…
為什麼不換R3?因為…PQ X4
總結
有時候也會質疑自己,自己拍照究竟沒有意義,究竟是為了什麼?
從小就特別留戀過去,很多美好的時刻,可惜時光無法靜止,人們也終會變老,離去…
感謝相片的發明者,讓某些光景成為永恆。
這裡就要再一次告一段落,依舊希望自己仍有赤子之心,對明天渴望,對拍照熱情
是的,和其它夢想一樣,我還在為自己的“拍照”變成“攝影”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