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99%的通證經濟專案都沒落地!

商業專案到底怎麼樣才算落地?
記得之前還沒有通證經濟,還是山寨幣和公鏈的時代,那時候專案方為了讓大家覺得自己的專案靠譜,常常說一句話:“ 我們是做實事的! ”,彷彿專案方只要在做事,在持續的做事,就很靠譜了!已經比那些只有白皮書,程式碼都沒幾行的專案靠譜多了!
後來通證經濟的概念出來了,通證經濟理論上可以與任何行業結合,這時候,專案方也升級了,直接把通證跟自己之前的某些傳統網際網路專案一結合,能在之前的產品中使用這個通證,然後就開始公然宣傳自己是“ 落地專案 ”了。這個概念確實比之前的“ 做實事 ”更讓人信服,但本質上,依然還是個宣傳噱頭而已,只不過以前靠白皮書忽悠,現在升級為靠產品和APP忽悠,忽悠的更理直氣壯了!
通證經濟專案與公鏈不同,它們絕大部分本質上就是個正常的商業專案,無非是加入了通證和區塊鏈的概念。而一個商業專案,它首先要遵從商業的本質,那麼商業的本質是什麼?是合法的商業模式,是健康的利潤率!關於這點,我寫過一篇7W字的論述,對創業有興趣的朋友請移步《 ofollow,noindex">一個創業程式員的35歲人生總結(終極版) 》
既然商業的本質是利潤,那麼一個通證經濟專案,在自己還沒有摸索出來真正的商業模式,沒有驗證最小利潤模型的時候,這時最多隻能叫創業探索期,跟商業上的落地完全兩碼事!
舉一個反例:如果只要有通證,只要做實事,只要有產品有使用者就叫落地,那以我們頭號玩家公會現在的實力,我個人就可以在一天之內做一個“落地通證經濟專案”了!
發token只要5分鐘;做事實更簡單,社群嘛,弄個群,弄個星球就是做實事了;然後使用者是現成的,頭號玩家最起碼幾百核心使用者,覆蓋幾千高質量幣圈遊戲使用者;產品更簡單,我自己就是做開發的,弄個網站或者APP是分分鐘的事情。這樣,我就是一個落地的社群通證經濟專案了??
顯然不是,因為還有最後一個最重要問題沒有解決:怎麼賺錢?
如果我能通過提供優質服務收到會員費,或者我的產品真的優質到人家願意付費購買,並且這個利潤足夠支撐我的業務持續發展,這就叫真的落地。但問題是,這些貌似跟通證沒什麼關係,我不發通證直接收人民幣不是更好?
那我為什麼還要發通證呢?因為通過token,我可以用空投、病毒營銷等方式更加低成本的獲取更多的使用者,同時也可以通過各種獎勵機制,啟用使用者活躍度和積極性。
但問題又來了,為了獲取使用者和激勵使用者,我給了使用者大量通證,但我又如何在這些通證上賺錢?忘記了公司的本質是利潤了麼?如果我賺不到錢,就是不成立的商業模式,使用者拿再多通證在手上,本質上還是空氣!
還有一個問題,我發通證,然後用通證免費獲取到了使用者,並激勵使用者,但是這些免費的通證,最終是要兌現的,不然使用者就會鬧!可如何兌現?這時候就會產生本質分化:
第一種情況:專案方沒有盈利能力,也沒有儲備資金,兌現不了,所以乾脆“ 包裝、炒作、愛西歐、拉盤 ”一條龍,最後直接通過割韭菜完成自己的“盈利模式”,可這是正常的商業模式麼?這TM就是騙局!用騙來的錢繼續做專案,做的專案又沒有盈利能力,最後還號稱自己是落地專案,呸!
第二種情況:專案方真的有盈利能力,能夠兌現通證的價值,甚至可以用正常的利潤持續刺激通證的升值。如果能做到這點,那就真的是一個落地專案了!然而很可惜的是,幣圈目前能做到這一點的專案可能連1%都不到,為什麼呢?
因為區塊鏈和通證經濟還屬於特別小眾的範圍,使用者總盤就有限,在這個有限的總盤裡,你又做了一個垂直分類的通證專案,盤子更小了。更要命的是,這個小盤子還跟著行情劇烈波動,造成商業模式也無法穩定,很有可能一波熊市,直接造成模式崩塌,資金鍊斷裂,通證無法兌換價值和增長預期,進而形成惡性迴圈!
在這樣的極端情況下,我們創業做專案的人,該如何自處?而投資者們,又該如何選擇專案呢?
僅根據我個人的見識範圍,提供幾點思路:
第一,使用者總盤很小,所以我們一定儘量選擇總盤裡最大的那一塊兒!比如
幣圈信仰:比特幣;
幣圈頂層:交易所;
幣圈底層:礦池;
大眾產品:內容和娛樂!
第二,在大盤子中,我們還要儘量選擇有絕對剛需,有清晰盈利模式的專案!比如交易所的手續費,礦池的服務費,遊戲裡的衝動消費等。在這一層,我就不太看好內容類產品了,內容類產品的消費能力跟遊戲完全無法比!所以騰訊旗下文學、動漫和視訊加一起的收益可能都比不上游戲的一根大腿。
第三,從純投資的角度,我們應該選擇符合以上標準的,又處於早期的專案,如果這樣的專案給我們抓住一個,比天天折騰那些空氣專案要踏實太多了,而且很有可能最後比炒空氣專案還賺的多!
當然同時符合以上三點的專案,打我進幣圈到現在,也沒見到幾個,而我自己抓住的,自認為有三個:
1,幣安交易所,也就是BNB。這個相信長期關注我公眾號的朋友都再瞭解不過了,這也是我的幣圈發跡史,趁94國家關閉交易所的時候,我直接把買房錢梭哈進BNB被很多朋友認為是神操作,新朋友們可以檢視這篇文章進行一個瞭解《 以BNB為例談如何求證價值 》
2,區塊鏈遊戲NeoWorld,也就是NASH。這個最近關注我公號的朋友們應該會比較瞭解,自今年熊市以來,很多我之前幣圈的朋友都消沉了不少,甚至退出了幣圈,但我卻在這個遊戲中賺的比之前牛市還多!
3,就是我前幾天剛重倉的一個專案,叫VIAT,是ViaBTC礦池通證化的專案,今天晚上好像就要在CoinEX交易所開盤。
由於這個專案之前從來沒提過,所以多說兩句。我之所以敢在熊市重倉出手,就是因為這個專案滿足我前面所有的分析:礦池+交易所,理論使用者總盤夠大,幣圈真正剛需;ViaBTC是排名前三左右的礦池,年利潤幾個億,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通證有利潤支撐;同時,這個專案又是早期,是國內第二個通證化的礦池。第一個是火幣礦池,但火幣礦池其實在礦池屆的影響力遠不如ViaBTC,所以我更願意把VIAT當成第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礦池通證化專案。
這個專案相對於我之前投的BNB和NASH,還有一個優勢:它是先有利潤支撐,然後再發通證進行一個系統升級和更好的推廣,而幣安和NeoWorld我當時可都是在看不到利潤的情況下,賭他們的行業和團隊的未來。所以VIAT相對前兩者,風險又小很多。
還有一個階段性利好,就是位元大陸最近要上市,而ViaBTC和CoinEX都屬於位元大陸陣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十有八九是要一起搞點事情的。不過這點比較投機,大家聽聽就好,不是本文重點。
最後回到本文觀點, 有合法的商業模式和健康利潤的專案才配叫落地項 目 ,但幣圈這樣的專案真的很少,這樣的專案不一定百分之百能成,創業的路上誰都不敢百分之百保證什麼,投資更是。但也正是因為不確定性和投資回報比都很很大,所以當有這樣的機會擺在我面前又在我的認知範圍內時,我一般都會選擇 ALL IN 或者 重倉,並持有相當長的時間!無論牛熊!
通證經濟其實還是一個小baby,讓我們一起關注、投資和分享更多靠譜的落地專案,一起呵護這個baby健康成長,不要墮落成空氣和泡沫,更不要走向傳銷和騙子的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