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資料驅動數字經濟駛入“快車道”
提起大資料,不少市民可能仍覺得陌生。但其實,大資料已悄無聲息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淘寶購物時的“好貨推薦”,音樂軟體裡的“猜你喜歡”,還是支付寶推出的年終賬單,其實都與大資料有關。
海量資料縱橫交錯、相互關聯、相互印證,使得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內外誘因和隱含因素得以真實記錄。只要通過智慧化挖掘便可展現經濟發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特性,揭露海量資料背後的特點和規律。而在經濟發展中運用大資料,可以優化資源配置,改善與加強巨集觀調控,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潛移默化中,一個靠資料說話的時代已經來臨。
大資料應用深度參與寧波“智造”
大資料開啟未來新生活
無論何時何地,再也不用擔心交通擁堵和停車難,大資料平臺為你計算出最合適的路線,從城南到城北一路暢通;停車場的物聯網終端裝置自動識別車型,將資料傳遞到大資料平臺,為你推薦最合適的停車位,同時自動計算停車時間,實現自動付費……這樣的智慧城市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上個月落幕的全球智慧經濟峰會暨第八屆智博會上,寧波“城市大腦”CityGo驚豔亮相。這臺城市的資料“大管家”以及智慧“神經中樞”,將幫助城市協同創新和城市智慧運營。
大資料的分析與挖掘讓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便捷
“‘城市大腦’CityGo的驚豔亮相,得益於近年來我市網路通訊設施的不斷完善。”市大資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市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全國領先。目前,我市寬帶出口已超7000G,窄帶物聯網(NB-IoT)目前已實現全市區縣級以上範圍覆蓋,預計年底即可完成鄉鎮級覆蓋。
網路設施的建設將有效打破垂直行業的“應用孤島”,讓傳統公共設施加速邁向智慧化,實現物聯網系統互聯與資料共享。去年5月,寧波市公共物聯網開放平臺正式啟用。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81家企業在該平臺註冊,共建立產品257個,接入裝置數超過24萬個。其中,政府類已經接入城管智慧井蓋、公交新能源車、郵政快遞車、自來水智慧抄表等應用;工業企業類已經接入寧波水錶、東海儀表、四海車聯網、波導車聯網、錦浪新能源、金豐機械等應用。
通過在窨井蓋上安裝NB-IoT無線感測器,工作人員在螢幕前便能實時瞭解三江口核心片區的1000餘個井蓋的狀態和位置,一旦井蓋有損壞或丟失,便可第一時間進行搶修。搭上物聯網“快車”,公交車的執行狀態、軌跡以及車輛電池電壓、電量等資料變得一目瞭然。在市郵政局,快遞車輛則能與終端廠家平臺相連,資料上傳應用系統後,即可實時跟蹤車輛的位置資訊……目前,我市物聯網已成功應用於城市管理、公共設施、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
公共資料歸集方面,我市目前已歸集57個部門的資料,總資料量達16.07億條,與去年相比新增37個部門,新增9.23億條。各部門通過政務雲共享使用資料16.13億條次,新增共享使用7.81億條次。主要包括全大市實時更新的工商企業登記資料,全大市定期更新的法人資料,全大市育齡婦女資料,部分地區的基本人口資料,企業對賬資訊、清稅資訊、稅務行政處罰決定資訊等。
大資料驅動“智造”新發展
在如今的大資料時代,市民每天都在產生海量的資料,利用好這些資料,不但能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便利,還能促進生產環節更加高效地配置資源,提高效率,促進產業升級。
在太平鳥,大資料已成為企業降低庫存,減少斷位元速率,提升整體銷售量的重要砝碼。今年8月,太平鳥已將大資料應用在太平鳥男裝上。據太平鳥資料產品組負責人周偉偉介紹,太平鳥擬通過大資料,分析不同區域消費者的偏好,對線下4000家門店的所有SKU進行銷量監測與資料分析,及時調整產品配比,減少斷位元速率,降低庫存。
“原先這項工作靠的是經驗,而現在我們靠的是真實的資料,一切用資料說話。”周偉偉說,按照計劃,太平鳥將於今年年底正式上線商品AI大資料系統專案,並計劃於2020年,實現大資料應用在太平鳥女裝、樂町、MG、MiniPeace、貝甜、鳥巢等品牌的全覆蓋。
“除了商品AI大資料系統專案,今年8月,太平鳥在首家旗艦店——杭州大悅城店率先進行大資料平臺的應用試水,消費者只要選擇一件衣服,系統便會根據消費者的偏好進行搭配。”周偉偉說,今後市民買衣服也將變得更加便捷。
太平鳥在大資料應用上的嘗試並非個例。據初步統計,市大資料局已將29家制造業企業的大資料建設專案納入專案庫,並建立了需求庫與案例庫。與此同時,我市已相繼啟用阿里巴巴全國首個特許經營的寧波大資料雲基地、寧波百度(雲智)大資料產業基地以及寧波騰訊雲產業基地。其中,寧波百度(雲智)大資料產業基地已註冊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企業72家。
擁抱雲平臺,融入雲時代。企業上雲也是我市利用大資料推進經濟數字化轉型、培育新動能的重要途徑。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上雲企業6萬家。其中,今年前9個月,三大運營商實現淨增上雲企業數超過2.2萬家。按照計劃,我市將力爭於2020年底前,實現上雲企業8萬家。
搶佔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
大資料價值創造的關鍵在於大資料的應用,隨著大資料技術飛速發展,大資料應用已融入各行各業。由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大資料管理專委會等單位編撰的《中國大資料應用發展報告》認為,目前,我國大資料產業發展已步入行業規模快速增長時期。從大資料產業規模來看,預計未來3年我國大資料產業增速有望保持在30%以上。面對大資料送出的“蛋糕”,寧波準備好了嗎?
據市經信委副主任葉春華介紹,大資料是實現由資訊服務向智慧與知識服務轉變的重要橋樑,也是推進智慧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它將為製造業企業插上數字翅膀,加速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推動寧波製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從網路強國戰略的“五個明確”到數字中國戰略的“三大任務,六個主攻方向”,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珠聯璧合,成功引領新一輪社會發展和技術創新,大資料驅動“寧波智造”創新發展正當其時。
2016年,我市已出臺推進大資料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夯實資訊設施基礎,集聚政務大資料資源,實現深度共享與開放,促進開發利用;加快大資料在政務、公共事業領域的創新應用,促進政府由資訊服務向知識服務、智慧服務發展轉變;推動大資料在各傳統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與應用創新;協同雲計算髮展布局,大力發展大資料產業;圍繞大資料資訊保安,強化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部署。
我市目前正抓緊編制《“數字寧波”建設規劃》,啟動“數字寧波”建設。按照計劃,下一步我市將依託大資料搶佔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加強網路基礎支撐,推進資料共享開放,大力發展大資料應用,堅持示範帶動和總結推廣,加強大資料和大資料賦能,加強研究和建立大資料標準與安全保障體系,加大力度推進大資料應用工作邁上新臺階。
企業上雲方面,我市將加強落實企業上雲三年行動計劃,健全企業上雲激勵機制,以規上企業為重點,打造一批上雲標杆企業。同時,圍繞傳統行業轉型升級,開展雲化改造工程,建設若干有影響力的行業雲服務平臺,並推動企業在雲端用人工智慧處理大資料,發展融合應用,創新服務模式。
緊扣大資料“脈搏”打造寧波競爭新優勢
典型案例
■餘姚: 讓城市大資料“跑”起來
日前,餘姚市經信局組織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餘姚支行及試點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就“中小企業授信‘最多跑一次’金融服務系統”建設進行會商。藉助這一平臺,銀行可快速掌握貸款人的動態資訊,做好貸前風險評估和貸中監測,貸款人也可免於跑部門、打證明。該平臺的建設是餘姚城市大資料平臺從資料歸集嚮應用開發推進的一個縮影。
自2016年組建資料建設團隊,並引進吉貝克公司以來,餘姚在寧波率先啟動城市大資料平臺建設,並於去年10月實現平臺上線。截至目前,已有46個部門的重要資料納入平臺,資料項1343項,記錄數超過8.1億條。“通過引導各部門參與資料共享、網上審批、互聯互通,打破了資料壁壘,讓資料‘跑’起來,成為有價值的‘活水’,從而提高為民辦事效率、降低政府管理成本。”餘姚市經信局網際網路中心主任郭泉泉說。
隨著城市大資料歸集基本完成,各項應用開發正在推進,各部門共享、應用大資料的氛圍正在餘姚逐步形成。目前,餘姚已有9個部門通過平臺申請共享了1630萬條資料,並全力推進應用開發,將城市大資料平臺建設成全國縣級市樣板。截至上月底,餘姚市死亡人員資訊庫、考核辦目標考核管理系統、市公安局資料碰撞分析系統等20個應用已開發完畢並通過驗收,企業績效評估系統、人社局醫保資金稽核系統、教育局中小學入學報名系統等正在開發。
■眾車聯: 推進汽車零部件行業供給側改革
“短短3個月內,我們平臺的交易額已達29.34億元,預計本月底即可突破40億元。”面對未來的發展形勢,“眾車聯”運營總監熊飛信心滿滿。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眾車聯”自今年6月在慈溪上線以來,不斷推進汽車零部件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我市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探索。
據介紹,“眾車聯”由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福爾達、華翔,知名金融集團藍源資本、共青城征途基金,大日光集團共同發起成立。該平臺將以整合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為切入點,依託五大產業子平臺和六大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雲集採、供應鏈金融、雲物流、大資料、智慧製造和產業基金等服務,全面賦能汽車產業鏈。
“該平臺將把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採購和公共服務集中到平臺,通過消除中間環節,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高競爭力,打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寧波樣板。”熊飛說,截至目前,“眾車聯”首批企業會員有200餘個,對接產品超過10000種。通過平臺,部分股東企業原材料採購成本已下降10%至15%。未來3到5年內,平臺交易額有望突破1000億元,成為我國汽車產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和新經濟共享平臺的標杆。
(撰文記者殷聰通訊員鄭波 圖片由經信委提供)

責任編輯:陳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