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輪胎中巧用RFID電子標籤?
近年來,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先後出臺了輪胎標籤法,要求輪胎必須加貼標籤,標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阻力、滾動噪聲和溼滑路面抓地力的等級。我國輪胎標籤制度也在大力推進過程中。
據編者調研瞭解到,目前市面上的輪胎追溯標識普遍採用“條碼+胎側資訊”的形式儲存輪胎的各類資訊,但條碼和胎側位置的資訊均位於胎體表面,輪胎使用後很快就會將其磨損掉。一旦這些資訊無法目視,就意味著輪胎資訊的丟失,從而無法辨識輪胎型號、花紋、直徑等資訊。如果出現輪胎不合法、不安全使用(輪胎不合格、超載使用、過期使用等)情況,將直接對使用者的使用、維護與理賠等造成困難,導致糾紛的產生,甚至造成安全事故頻發、能源資源浪費和對環境的侵害。
而RFID技術應用,可規範輪胎行業有序生產、銷售(防止假冒、貼牌、竄貨),實現輪胎全生命週期管理;規範運輸業,保障人身財產安全;促進、規範輪胎翻新業,實現輪胎迴圈經濟。
射頻識別RFID在輪胎中的應用演示:在輪胎成型過程中,電子標籤植入到輪胎內部,可以經受輪胎成型及硫化過程中的形變、高溫、高壓。成品輪胎經過X光檢測、氣泡檢查、動平衡和均勻性檢測、耐久試驗檢測等,顯示了其可靠效能。
將RFID電子標籤植入輪胎內部,從安全形度考慮,主要包括電子標籤與輪胎橡膠的結合問題,即電子標籤植入輪胎後必須與輪胎形成一個整體,不產生氣泡及脫層而影響輪胎質量;電子標籤的重量不能影響輪胎動平衡質量問題,也就是要使電子標籤封裝後的體積及重量滿足輪胎的動平衡及均勻性要求;從標籤的可靠性方面考慮,電子標籤植入到輪胎要承受輪胎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的拉伸、高溫、高壓、曲撓形變,在輪胎全生命週期使用;從讀寫距離方面考慮,植入輪胎內的電子標籤讀取距離要滿足後期輪胎使用管理需求。
由此可見,RFID技術與輪胎製造技術的結合不僅可以解決目前輪胎標識、追溯等過程遇到的問題,同時,輪胎用RFID電子標籤植入輪胎內部,可寫入輪胎生產資料、銷售資料、使用資料、翻新資料等,且隨時可以通過終端採集讀取相應資料,再結合相應的管理軟體,即可實現對輪胎全生命週期資料的記錄及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