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營銷大王的蛻變之旅
話說,中國有十大惡俗廣告。
眾望所歸的 腦白金 勇奪第一,這毫無懸念。
而由那對中華田園夫妻主演的婦炎潔廣告,將夫妻間的閨房隱私,堂而皇之的搬上了全國人民電視螢幕的時候,中國惡俗廣告史上必有其一席之地。

當男主用略帶色彩的語調,念出“洗洗更健康”的時候,這兩口子火了,婦炎潔也火了。
就憑這條廣告,婦炎潔這個後來者,稱霸了整個女性私處清潔用品品類,讓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經典國貨品牌。
自1998年上市以來,連續十八年保持同類商品銷量第一。
隨著婦炎潔的大賣,背後廠家也賺得盆滿缽滿,並在中國醫藥營銷江湖聲名鵲起。
婦炎潔背後的大作手,是江西老表楊文龍和其創立的 仁和藥業(000650) 。
1
楊文龍,江西豐城市人,腦袋靈光,精力旺盛。
年僅20歲時,一腳在江西樟樹跨入醫藥行業,開啟了這名藥販子的傳奇創業之旅。
樟樹市是江西的縣級市,自古以來就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之說,有著“千年藥都”的美譽。
依託當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年輕的楊老闆先倒騰起中藥材,很快收穫了第一桶金。
1992年,總設計師的南巡,忽如一夜春風來,祖國遍地下海潮。
剛入而立之年的楊文龍,敏銳的嗅到了空氣中的財富躁動,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個實體——樟樹華東藥材站。
數年苦心經營,積累了近千萬家財。
楊老闆不僅腦袋靈光,志向也高,一個小老闆已經盛不下他的野心勃勃。
90年代,是中國保健品行業的流金歲月, 中華鱉精、紅桃K、腦白金、三株口服液、太陽神 ,還有無數如流星般一閃而過的產品。
信奉食補的國人,給保健品創造了最舒適的空間,韭菜遍地,廠商敢打廣告就有銷量。
多年商海浮沉和市場操盤悟性,讓這位江西老表聞到了“人傻錢多”的芬芳,管他的,你不割,總有人割,不如我來。
他果斷殺入。
要做就做大買賣的楊老表,當然不會去當什麼代理,自己辦實業才是王道。
1998年,楊文龍與香港客商合資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生產企業——江西康美醫藥保健品有限公司。
藍圖雖美如畫,道路卻彎彎繞。
楊老表殺入之時,是保健品的階段性高點,在國家規範保健品行業的大背景下,老表接了最後一棒。
合夥人撤資,公司瀕臨倒閉。
遭遇失敗的老表並沒有喪氣,而是總結出一個道理:“追高不可取,低吸才是真。”
在創業的低潮期,老表還在思考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不能將保健品的銷售套路,複製到醫藥產品上?
後來的故事,便是他晉身中國營銷大師的代表作——“婦炎潔”洗液。
婦炎潔的成功,也讓老表的事業有了質的飛躍。
2001年, 仁和藥業 成立,並組建 仁和集團, 先後收購了 樟樹齊力製藥、銅鼓威鑫製藥 和 峽江三力製藥。
2006年,仁和藥業借殼 九纖化工 ,成功上市。
故事翻開了新的一頁。
2
婦炎潔,是仁和人的精神聖地,也塑造了仁和的經營基因。
這是一家典型的OTC醫藥企業。
OTC產品兼具藥品和消費的雙重屬性,決定了大部分消費者對其的需求和認知主要是質量和療效,品牌的藥品自然更受青睞。
廣告,是仁和建設品牌的核武器。
早期的仁和,執行“廣告為核心,重金邀請代言人”策略。
先後簽下付笛生、任靜夫婦,袁詠儀、林心如、鳳凰傳奇等明星作為婦炎潔的產品代言人。
通過高密度,重複性的宣傳,讓產品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打響。
這種“天上廣告,地下鋪貨”的模式,為產品快速打開了銷路,讓其在業內站穩了腳跟。
有營銷大師操盤的仁和,並不拘泥於傳統營銷操作,創造性地將“娛樂營銷”移植到了OTC藥品的領域,開創了醫藥界營銷的新模式。
2005年,“超級女聲”熱播,仁和借勢攜手湖南衛視冠名“仁和閃亮新主播”主持人選秀節目,開始打造“閃亮滴眼液”品牌。
此後,公司簽約華語歌壇“天王巨星”周杰倫為其代言,2007年再度與湖南衛視合作,冠名“仁和閃亮快樂男聲”等大型娛樂節目。

隨著娛樂立臺的湖南臺異軍突起,仁和家喻戶曉,閃亮唱紅神州。
仁和,成了醫藥界的的娛樂營銷大王,娛樂屆的金主老爹,2007年,還獲得了中國十大企業營銷創新獎和娛樂營銷案例金獎。
通過大打品牌組合拳,將婦炎潔、閃亮滴眼液、成人感冒藥可立克和兒童感冒藥優卡丹幾個品牌一起,分別在央視和各個衛視投放廣告,採取全線出擊的產品群組策略。

高飽和度的廣告投放,廣告語拳拳到肉,無論是“閃亮滴眼液:誰用誰閃亮”、“優卡丹:兒童專用感冒藥”、“可立克:一粒起效,快”,突出差異化,佔據特性高點,強行重新整理消費者認知。
在一輪輪廣告佳作的炮轟下,仁和的品牌形象席捲神州,業績也是節節攀升。
營收從2003年的不到3億,增長至2011年的22億,年複合增長率為25%。
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福兮禍兮,緊相依,幸福的時光總是那樣的短暫。
2012年4月,由於旗下的可立克深陷毒膠囊事件,開始將仁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仁和廣告做得好,危機似乎也約好了,一個接一個,讓仁和應接不暇,無法招架。
同年12月,閃亮滴眼液又被曝出含有防腐劑。
時隔一個月,兒童感冒藥優卡丹又被指出對兒童肝腎有毒。
短短几個月,仁和旗下三大品牌接連陷入危機,多年來苦心建立的品牌形象,一夜之間開始崩塌,營收和股價全線撲街。
2012和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大幅下滑, 營收分別下滑11%和14%,而淨利潤更是下滑21%和24%,市值也蒸發了近10億。
儘管事後證實其產品並不存在質量問題,但輿論的負面的影響短期卻難以消除。
直到2014年,業績才稍稍回暖。
然而好景不長,仁和的增速近來又開始變緩,2017年,公司的營收增長僅為7.7%左右。
難道仁和真要就此衰落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問題當然不能只看表面,否則就沒有研究的必要了。
4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黨受“立三路線”影響,大城市久攻不下,革命前途黯淡。
生死存亡之際,教員引兵井崗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革命的星星之火。
思路的調整,讓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這支史上最牛的“創業團隊”,為日後無數中國企業家踩出了一條通往勝利的路:農村包圍城市。
90年後,江西老表帶領他的團隊,在同樣的地點,召開了仁和的井崗山會議,進行了兩大戰略調整。
在井岡山精神的薰陶下,仁和的事業面貌煥然一新。
下面,我們一起共同學習此次會議的主要精神。
首先是產品戰略:要調整、鞏固、提高。
此前,仁和的產品線多而雜,擁有748個藥品生產批文,49條獲得GMP認證的藥品生產線,是國內通過GMP認證生產線最多的企業之一。
除此之外,依託仁和的品牌資源,通過OEM的方式引進了大量的產品,與仁和合作的貼牌企業達300-500家。
會議上,仁和做出了在產品上走“大品種和黃金單品”的路線,從大品種上突破,同時加大自產的產品比例,並制定了“1817計劃”。
所謂“1817”計劃,即在2018年聚焦重點銷售17個重點產品。
除了繼續深挖傳統的四大主營明星產品:婦炎潔、優卡丹、可立克和閃亮滴眼液等系列產品外。
還增加了米阿卡系列、克快好系列、海麥平、清火膠囊、大活絡丸、參鹿補片等品種。
其次是銷售策略:要轉變、聚焦、執行。
隨著各種新興媒體的普及,媒體受眾碎片化,傳統的電視廣告傳遞效率也在降低。
以前通過廣告轟炸,讓一款產品成為爆品的時代已經過去。
時代變了,方向也要變。
仁和決定從原來的品牌招商模式,轉為終端地推模式,所謂農村包圍城市演變為終端包圍城市。
廣告的不確定性加大,終端仍然實實在在的在那裡,你不佔領,會有其他人捷足先登,把控好終端才能更好的把控銷售。
戰略佈署好了,接下來就是執行。
為此,仁和近年的銷售團隊不斷壯大,銷售人員從2012年的2046人增加至2017年的4128人,5年翻了番。
除上述四千多名銷售人員外,仁和在體外仍然有大量專職終端銷售人員。
合計控制的終端銷售人員超過2萬人,能夠覆蓋二十幾萬家的終端藥店。
建設一支銷售鐵軍,打一場賣藥的人民戰爭。
5
問題來了,此次的戰略調整,能否帶領仁和再次崛起呢?
我們先看一組資料:

從上表中可以清晰的發現,仁和的營收自2017年四季度起呈加速反轉跡象,且逐季改善較為明顯。
從產品上來看, 三大主力產品均已走出負面事件影響,開始恢復高速增長。
1、閃亮滴眼液系列
近年來,城市人口的乾眼病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發病率達到30%以上,且呈低齡化趨勢。
眼科用藥主要以抗疲勞的乾眼病用藥為主,市場空間廣闊,仁和的閃亮系列在國內抗疲勞乾眼病市場中佔有率排名第一。
據券商資料顯示,2017年,閃亮系列銷售增速為62%。今年一季度銷售增速達到了100%。
2、兒童感冒藥優卡丹
據米內網資料,2016年我國兒童用藥市場規模達651.97億元,2017年突破700億元。其中咳嗽和感冒藥佔40%以上
兒童感冒藥以化藥為主,佔80%的市場份額,而中成藥佔20%,其中顆粒劑為主要劑型,其次為滴劑和口服液。
仁和的優卡丹為小兒氨酚烷胺顆粒。
2016年,據券商資料顯示,其在樣本城市中市場排名第二,今年一季度,優卡丹銷售收入達2257萬元,同比增長102%。
3、成人感冒藥可立克
據2016年我國非處方藥協會發布的OTC企業及產品品牌榜單顯示,仁和可立克復方氨酚烷胺膠囊在其品類位列第二位。
今年一季度,可立克銷售收入為2380萬元,同比增長38.08%。
除一線品種恢復增長外,二線品種的放量也較為明顯。
其中,米阿卡系列的小兒用藥,品種豐富,目前有18個產品,基本涵蓋了兒童日常常見的所有病症。
2017年,米阿卡系列產品銷售底價過億,增速為30%。今年一季度銷售增速達到68%。
由於兒童藥市場前景廣闊,據券商預計該系列產品底價在未來幾年有望達到10億元。
克快好系列為專門治療呼吸道以及咳嗽用藥,目前有7個品種。
2017年,該系列產品底價四千萬,增速達到了54%,今年一季度仍然保持了50%的銷售增長,預計未來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大活絡丸,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偏癱和風溼性關節炎,屬於老年用藥。
仁和的大活絡丸主要競爭對手為同仁堂的大活絡丸,產品成分與同仁堂相同,均源自中藥經典名方。
同仁堂的大活絡丸在各省招標價為每盒(10丸*3.6g)160元左右,仁和為每盒(10丸*3.5g)27元。
對價格較為敏感的中老年群眾而言,仁和的價格優勢,更易於患者接受,今年一季度大活絡丸銷售額為5730萬元,同比增長162%,是增長最快的品種。
此外,海邁平,清火膠囊,參鹿補片等產品,均為破億元的種子選手,相信隨著仁和在終端的繼續發力,收穫的季節為時不遠。
據今年中報資料顯示,上半年公司的營收為22.65億元,同比增長26.68%。
在營收穩步增長的同時,公司的淨利潤增長表現的也很漂亮。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扣非淨利潤為2.42億元,同比增長53.78%。
從目前的情形看,仁和的井岡山會議,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
6
伴隨著業績的好轉,仁和的毛利率也呈逐季度遞增,開始進入上行通道。

據今年中報的資料顯示,公司整體產品的毛利率為42.65%,比2017年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
銷售在增長,毛利也在增長,這穩中向好的轉變是不是來的有點太猛,不真實?
有必要細細研究。
細心的讀者,應該還記得井崗山會議精神之一:增加自產產品的比例。
毛利的增加,正與此項決策有關。
目前,OEM產品的利潤率低於自產產品。
仁和的OEM業務是由子公司仁和中方通過和力藥業作為中介聯絡合作廠家生產,再由仁和中方貼上仁和的牌照進行銷售。
簡單來說,和力藥業相當於採購部門,賺取約3-5%的手續費後賣給仁和中方,仁和中方再加價約30%賣給終端。
2017年,貼牌藥品的毛利率為36%,自產藥品毛利率為50%。
今年一季度,仁和的自產產品增速高達58%,隨著自產產品的比例提升,未來,毛利率提升的空間依然可期。
綜上來看,此次井崗山會議的戰略調整,仁和用結果證明了管理層在產品和渠道上的決策是正確的。
這也讓其從過去的娛樂營銷大王,轉身蛻變為踏踏實實走群眾路線,賺辛苦錢的地推粗活、累活。
踏上新的征途仁和,能否在醫藥界續寫新的神話?
一起靜待時間的玫瑰來為我們揭曉答案吧。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資訊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