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許可權“越界”肆虐?莫怕!專項治理行動來啦!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的廣泛應用,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資訊的現象層出不窮,消費者個人資訊保安保護形勢嚴峻。
為此,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釋出《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專項治理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將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專項治理行動,該專項治理行動將貫穿2019年全年。眼下,APP“肆意”竊取個人資訊都有哪些亂象?專項治理又如何行動?
APP“越界”肆虐,個人資訊收集亂象有哪些?
網上搜索“APP亂象”,相關搜尋結果約有500多萬個,有些APP要求讀取位置、通訊錄、相機、錄音在內的多個敏感許可權,有些還涉及隱私許可權提示不全等。如何規範App經營者合理採集、使用消費者個人資訊,已迫在眉睫。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100款App個人資訊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揭示了一個嚴峻問題,大多數App僅達及格水平甚至低於及格水平,暴露出我國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的脆弱局面。
此次測評還發現,10類100款App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或使用個人資訊的情況,多達91款App列出的許可權涉嫌“越界”過度收集使用者個人資訊。其中,出行導航、金融理財、拍攝美化、通訊社交和影音播放等5類App中,每款都涉嫌存在過度收集或使用使用者資訊的情況。
這其中,使用者的位置資訊、通訊錄資訊、手機號碼等個人資訊成為過度收集或使用的主要內容。此外,使用者的個人照片、個人財產資訊、生物識別資訊、工作資訊、交易賬號資訊、交易記錄、上網瀏覽記錄、教育資訊、車輛資訊以及簡訊資訊等均存在被過度使用或收集的現象。
專項治理如何行動?
此次四部門針對App聯合開展的專項治理行動指向明確,幫助有缺陷、不足的App在服務上完成改進,將嚴重違規的App清理出市場,希望根治個人資訊被過度收集、使用的行業亂象。
行動一
《公告》為App運營者劃定了四條行為準則
1.App運營者對獲取的個人資訊保安負責,不收集與所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資訊;
2.收集個人資訊要以通俗易懂、簡單明瞭的方式展示個人資訊收集使用規則,並經個人資訊主體自主選擇同意;
3.不以預設、捆綁、停止安裝使用等手段變相強迫使用者授權,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與使用者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資訊;
4.倡導運營者在定向推送新聞、時政、廣告時,為使用者提供拒絕接收定向推送的選項。
行動二
《公告》中特別強調,將加強對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資訊行為的監管和處罰,情節嚴重的,依法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行動三
相關政府部門將組織建立App個人資訊保安認證制度,通過技術性、長效性的個人資訊保護解決方案,從源頭上規範App運營商研發和推廣,有效解決App違規違法使用個人資訊的問題。
規範APP合法合規運營
保護消費者個人資訊保安
打造綠色網路迫在眉睫
專項治理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