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都在差異和細節上做文章,但華為是唯一能把快充當賣點的手機
華為前天在倫敦召開了華為Mate 20的釋出會,這次釋出會上華為一共釋出了四款手機,Mate 20、Mate 20 Pro、Mate 20 X 和Mate 20 RS保時捷版。四款手機都搭載了麒麟980晶片,但在螢幕大小、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上各有不同。
Mate 20搭載了採用了6.53英寸的LCD螢幕材質,是整個Mate 20系列中唯一一款採用1080P解析度的手機,電池容量為4000毫安時。
Mate 20 Pro採用的是6.39英寸的OLED螢幕,解析度為2K級別,PPI高達538。同時電池容量為4200毫安時。
Mate 20 X採用的是7.2英寸的OLED材質螢幕,是華為整個系列中唯一一款配備了手寫筆的手機,電池容量高達5000毫安時。
其實關於華為Mate 20的設計和麒麟980的效能此前我們已經大致有所瞭解了,拍照方面仍然是傲視群雄,除此之外,其實整個華為Mate 20系列最大的亮點就是Mate 20 Pro的充電速度了,從這次華為Mate 20 Pro的續航和充電速度,可以看出華為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Mate 20 Pro這次搭載的是華為新一代的SuperCharge超級快充,這項快充技術到底有多恐怖呢,我們可以從這一組資料中得出答案。通過電荷泵技術,華為將充電功率提升到了40W,採用了10V4A的低壓高電流設計,半個小時可以為4200毫安時的華為Mate 20 Pro充電70,在安全方面,華為的這項技術通過了德國萊茵TUV集的安全快充認證。
除了有線快充之外,Mate 20 Pro還搭載了高達15W的無線快充,這也是目前整個行業中量產的最大功率的無線快充,無線充電功率接近了高通3.0的水平。作為對比,蘋果、小米等廠商的無線充電功率僅為7.5W,堅果R1也只有10W。
同時華為也創造性的在這款手機中加入了無線反向充電功能,也就是說,以後你朋友的手機沒電了,而且他手機正好支援無線充電,那麼就可以貼在你的手機上充電。
續航問題一直是我們消費者在手機日常使用中面臨的最大一個困擾,特別是對於出門在外的使用者來說,對電量不足是苦不堪言。手機的效能越來越強大,螢幕也越來越大,手機從單純的通訊工具變為了通訊、娛樂為一體的裝置,把更多的時間花到了手機上。
但目前的電池在續航上面臨著瓶頸,短時間內無法在電池技術上做突破。可以看到我們手機的電量是越來越不經用。手機廠商只能在儘可能的情況利用更多的空間來增加電池容量。但手機內部的空間畢竟有限,如此看來,既然不能增加電池容量,那麼革命性的提高充電速度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相對於目前很多18W和20W功率的手機,Mate 20 Pro的40W在功率上增加了一倍。使用者越來越多的在購機時考慮到快充功能,所以手機廠商開始更多的把續航和快充作為手機的賣點,現在的手機廠商,基本上在釋出會上都會把續航拿出來與友商比一番。
但其實仔細來看,在眾多把續航和快充作為賣點的手機廠商中,很多都有將就的嫌疑,真的能把續航和快充作為賣點的,目前來看,其實華為Mate 20做的更好,而這也將會成為這款手機的一大賣點,相信很多選擇Mate 20 Pro的使用者正是看中了這一點,40W有線快充和15W的無線快充加入增加了這款手機的價值。
其實從近年來手機的釋出會來看,差異化已經成為手機廠商在宣傳時的重點,在處理器效能、攝像頭感測器和螢幕效能已經趨同的情況下,各大廠商如何把自己的手機打造的更加吸引使用者,細節和差異化已經是最重要的了。
無論是手機設計上的差異化,還是功能的差異化,都能起到同樣的效果。從當初的美顏,到現在的快充和全面屏,手機廠商總能在某一點上找到不一樣的地方。而使用者在面對一眾旗艦手機的情況下,效能已經不是主要考慮的點了,而是細節上的某一關鍵東西。
目前的產業鏈模式,使得手機廠商更多的淪為組裝廠的地位,所以手機無論在設計上還是在功能區都非常接近。特別是在目前整個手機行業都在走下坡路的情況下,更多的手機廠商必要會選擇在手機的差異化方面做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