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者小米
2月20日,小米正式釋出了新一代旗艦手機小米9,一切都沒有意外。
之所以說沒有意外,是因為這款手機的主要配置、特性已經在小米高管們長達數日的“微博釋出會”上陳述完畢。這些官方自曝讓這款手機幾乎沒有了祕密——除了價格。
但是即便如此,這個對消費者購買手機有著最直接影響的因素,仍然讓米粉們牽掛不已。
出色,即便不出彩
“小米9沒有意外”還有另一層意思。
在整體外觀上,小米9看起來不是特別出彩。
它“長得有些遺憾”的地方在哪呢?顯然要數正面了。小米9採用的是當下業界比較流行的“水滴屏”設計,它是劉海屏的一種演化,能在讓前置攝像頭區域佔用螢幕、額頭的空間儘可能小的情況下,保證較高的屏佔比。
不過,這種折衷的方案仍然無法避免在手機正面留下開口,而且由於這種設計方案在業界已經非常普遍,小米9可能很容易和其他一些街機撞臉。
可要說來,手機的臉畢竟不是人臉,同一時期內業界流行的設計也就幾種,一款手機長要得既標緻,又與眾不同,似乎不太現實。
這裡IT之家小編拿和小米9合作的動畫電影《阿麗塔:戰鬥天使 》來做個對比。影片中的阿麗塔不是那種傾國傾城的美麗,但是她的銀幕形象有著一種能打動人心的精緻。
▲《阿麗塔:戰鬥天使》海報
作為一款旗艦梯隊的手機產品,小米9同樣有著它應有的那部分精緻,比如說官方大力渲染的全息幻彩配色。
同時,作為一款旗艦級產品,高通驍龍855平臺、第五代螢幕指紋解鎖、DxO評分107分的索尼4800萬畫素後置三攝像頭等,這些絕對能稱得上“能打”。旗艦手機應該有的東西,小米9都有了。
除了價格。
價效比路線不變
不拿旗艦手機價格賣旗艦手機,這可能是小米最顯著,也是最吸引人的特質了。
小米9的2999元起步價,放在小米陣營中已經夠高了。可無法掩蓋的是,這一價格在旗艦級手機之中,仍然有著極致的價效比。
這或許是小米長達數日另加三小時的超長髮佈會的最完美結局了。結束之前,小米還用3299元的價格標籤虛晃了一槍,給這平淡無奇的劇情加了一點懸念。雷軍曾說,2999元的售價,是自己下了很大功夫說服小米所有高管定下來的;但是,起步價定在3000元以內,這可能是小米旗艦手機的最後一次了。
智慧手機漲價是必然的,國內如是,國際上亦如是。中國信通院於2月26日釋出的新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為4.14億部,同比下降15.6%,而國內市場智慧手機均價為2523元,上漲了16.8%。
信通院分析稱,“大螢幕、多攝高畫素、處理能力提升和儲存空間擴大”是國內手機發展變化的趨勢。毫無疑問,這樣的趨勢意味著成本和研發費用的提升。
小米的售價情況是怎樣的呢?小米去年Q3財報的資訊顯示,小米手機國內平均售價為1052元,上年同期為930元。
這顯示出,小米手機的整體售價仍然是比較低的,這當然是建立在廉價紅米手機熱銷的基礎上。不過,《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稱,小米在銷售更多朝向高階的手機方面,已經取得了成果。
對於小米來說,去年第三季度是非常成功的,CounterPoint資料顯示,全球手機市場在該季度出現3%的下滑,僅小米、華為、HMD(諾基亞)保持高速的增長。
小米在去年第二季度末尾的5月31日釋出了2699元起的小米8手機,並在8月面向國際商場發售了幾乎2000元起的驍龍845手機Pocophone F1,事後證明,這兩款手機在第三季度可謂是打得風生水起。雷軍曾透露,小米8在開售後18天內,即售出100萬部。
回到上面說的信通院報告。資料顯示,國內智慧手機價格區間方面,1000元到1999元、2000元到2999元的比重是最大的,分別為43%、19%。
同樣地,這些也是小米最重視的區間;1799元起的小米8 SE、2699元起的小米8,都是探著天花板定價的。
穩妥的成熟技術
IT之家小編認為,手機設計近幾年來出現的大幅度變化,可能是人們對手機的“顏”越來越挑剔的原因。在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裡,手機螢幕不僅延續了一直以來“越變越大”的趨勢,還流行起了服務於高屏佔比的全面屏設計。
為了實現更高的屏佔比,以開口容納前置攝像頭的劉海屏、水滴屏(和美人尖屏、珍珠屏等可以歸為一類)設計興起;在人們對劉海屏感到視覺疲勞,甚至產生厭惡之後,vivo、OPPO先後帶來了彈出式、升降式攝像頭設計的機械結構設計方案,這種構思大膽、造型科幻的設計,讓人們為之感嘆。因而,vivo NEX、OPPO Find X這兩款手機也就成為了過去一年裡,手機界創新的先鋒。
▲vivo NEX
對比之下,小米8、小米9等廣受關注的手機採用了劉海屏、水滴屏設計,顯得比較“隨大流”。特別是在2018年下半年,螢幕挖孔技術逐漸興起,小米似乎對此不太感冒。
小米產品總監王騰曾經談到過這個問題。他表示,機械運動類(vivo NEX、OPPO Find X為代表)、螢幕內挖孔(華為nova4、三星A8s為代表)、水滴/劉海這三類設計之中,水滴屏是目前技術條件下,綜合表現比較好(無明顯不足)且使用者體驗相對舒適自然的解決方案。
▲三星A8s
在談到為何沒有選擇其他兩種方案的時候,王騰解釋稱,增加整機厚度、佔用機身內部堆疊空間,同時部分使用者可能不太喜歡電動馬達的噪聲;螢幕挖孔有體驗風險,而且孔太大、不美觀。
從另一個角度來想,採用這樣剛開始成型的技術,必然會帶來更高的成本。以vivo NEX、OPPO Find X為例,隨它們肉眼可見的創新一同到來的,還有同樣肉眼可見的高昂售價:vivo NEX首發售價起步價為3998元,且其搭載的是驍龍710平臺,其驍龍845平臺版本起步價為4498元。OPPO Find X全系標配驍龍845平臺,起步價達到了4999元。
▲OPPO Find X國行首發價格
就旗艦級手機來說,這樣的價格是比較普遍的,而且精緻的造型、精密的構造也必然地讓手機擁有了更高的成本。對於一向看重價效比的小米來說,這樣的做法顯然不怎麼划算。
當然,小米也沒有完全放棄上述的兩種設計。王騰透露,螢幕挖孔是一種非常創新的解決方案,主流屏廠都在推廣,小米也有做立項;在機械運動類方面,小米也有做預研,希望未來能給使用者更多選擇。
高階和價效比,怎麼選
在推出Redmi紅米獨立品牌首款手機Note 7之前,雷軍曾花費了兩三天的時間泡在微博上,收集網友們對全新品牌手機的期待。
自然,網友們的期望總是很高的。最後,雷軍為這一品牌定下了要求:
無懼任何對手,死磕價效比。
小米將紅米Redmi打造成一個獨立品牌釋放出了一個訊號,即小米要把實惠型產品的重擔交由紅米,發力進軍高階市場。
但是對小米來說,進軍高階市場仍然任重道遠。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資料顯示,去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萎縮了約2%,但高階智慧手機市場實際上增長了很多。售價400美元以上(人民幣約2680元以上)的智慧手機中,蘋果佔據著47%的份額,三星佔據著22%的份額;另外得益於P20和Mate 20系列的強勁表現,華為的份額也達到了12%。
份額排在這三家之後的,分別是vivo(5%)、OPPO(5%);小米排在OPPO之後,份額僅為3%。
再細細地說,在Counterpoint定義的這個高階手機範疇內,佔比最大的是400-600美元價位的,達到了46%。在這個價位範疇內,三星的份額最大,達到25%,其次是蘋果(21%)、華為(17%)、vivo(10%)、OPPO(7%)、小米(6%)。
▲Counterpoint的2018年Q3高階手機銷售情況,這一市場幾乎由蘋果、三星統治
價效比是小米最吸引人的一個特質,那麼它和高階能兩全嗎?
雷軍曾紅米Note 7的釋出會期間說過,在外界看來,強調“價效比”是有原罪的;友商用一句話就把小米撂倒了——便宜嘛,一分錢一分貨。
雷軍說,其中的破解方法就是提高質量,讓使用者放心。他給全新Redmi紅米品牌定下三個目標:高品質、極致價效比、全球化;其中,高品質+極致價效比這兩個目標是最關鍵的。
在小編看來,這些目標用在要衝擊高階的小米品牌上也是合適的,高品質和極致價效比未必不能兩全。
雷軍在釋出會上透露,小米9堆料非常多,1-10月研發費用達到40幾億元。
照雷軍的說法,小米9會是小米繼續衝擊高階的堅實一步。
寫在最後
中規中矩、升級穩當、應有盡有,這是小米9手機給小編的印象。採用成熟技術、保持效能強勁、維持極高價效比,這是小米手機依然保有的特質。
但現在,智慧手機市場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型市場中,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已經出線了下滑。小米想要實現破局,逆勢而上,還會面臨許多艱難險阻。
在這種情況下,擴寬市場對小米來說非常重要。因而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小米手機走出中國,走向海外市場。小米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Q3,海外市場收入佔到集團總收入的43.9%。
可在這一背景之下,我們所看到的小米依然沒有變化:高品質、極致價效比。
前些天在巴塞羅那,小米麵向歐洲市場推出了小米MIX 3 5G手機,售價599歐元(約4560元人民幣),這一價格甚至比一些不支援5G的手機還要便宜。
對此,小米高階副總裁王翔就說過:
我們宣佈了一個非常、非常激進的價格,我們想把5G技術帶給普通消費者,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買得起這樣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