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的線下零售蛋糕,馬雲京東刀兵相接,還有區塊鏈的機會嗎?
區塊鏈行業發展到現在,目前應用比較火的領域還是在金融、供應鏈、稅務、支付等領域。這些領域陸續有一些創新性應用推出,但是因為離普通大眾生活有一定距離,市場反響一般。
新的行業、新的應用推出後,能夠馬上打響被廣泛接受的,往往是離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行業,比如電商零售、餐飲、出行等衣食住行的行業。
據最新的統計資料,2017年社會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其中網購大概7.6萬億,佔比也僅僅20%左右。相比於目前區塊鏈應用比較火熱的行業,零售行業市場規模這麼大,是否也存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機會呢?
鄉村教師馬雲之所以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是因為看到傳統電商平臺增長乏力,流量成本越來越高,而線下的市場規模巨大,所以調整方向,提出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概念。
就我自己觀察來看,目前儘管電商行業已經很發達,但任然存在一些問題:流量入口被中心化的大平臺把控、不同零售場景的資料無法打通、不同商家的合作缺乏信任基礎或者說合作的信任成本太高,……
那麼區塊鏈技術能解決這些問題嗎?瞭解過區塊鏈概念的朋友一定知道,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的去中心化,資訊透明的特點能夠解決信任問題,區塊鏈通證的流動能夠傳遞價值。
那試想一下,未來如果出現如下的消費場景:肯德基、星巴克、7-11連鎖這些商家結盟,建立基於區塊鏈的三方互認的會員積分系統,消費者到任一家線下店消費後獲得的積分,除了可以在任一家店裡進行兌換消費外,還可以轉增他人。各方的會員體量將同步劇增,消費者的積分能量將極大的釋放。
上面列舉的場景是不是一定要基於區塊鏈呢?傳統的商家聯盟不能實現嗎?答案是:不是非區塊鏈不可,區塊鏈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傳統的商家要建立可信的聯盟,往往需要委託第三方,或者耗費較大的成本去解決信任問題,而且傳統的商家同盟建立的營銷體系由於積分或優惠券的流通限制,營銷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據瞭解,目前僅有一個叫BIZ商鏈的公司在探索以上這些新商業模式,期待產品能早些面世,讓商家消費者均能獲益。雙十一馬上到了,你準備好了嗎
你發現哪些好的區塊鏈應用,或者你期待區塊鏈進入哪些領域呢,歡迎留言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