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節看創業者的成色
【暢論國事】
作為投資人,我永遠對真正的創業者深懷敬意!
高國壘
不同創業者所做的產業、發展階段和成就相去甚遠,但從有些細節上卻可以初步判斷出創業者的成色。
我的主業是做新教育新媒體新文化風險投資。近日在考察和投資專案過程中,頻頻接觸多位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創業者,有的已經是知名企業家,有的可能人們還不認為其算是企業家,但他們身上共同的創業者本色,讓我深有感觸,也更加清楚什麼樣的創業者是值得支援和投資的,什麼樣的創業者是真正的創業者。
在去北京考察專案過程中,我拜訪了知名上市公司立思辰創始人池燕明先生。池總熱情招待吃午餐,但由於其工作會議安排量很大,午餐時間定在了下午1點。祕書客氣地先拿了些點心給我墊墊肚子,我拿起來,又放回去了。主人還在空著肚子開會,我這個客人怎麼好意思先吃點心呢。
開完大半天工作會,下午1點多開始午餐,池燕明先生依然精神飽滿,席間還熱情地用公筷幫我夾菜。雖然主要是友情拜訪學習和理念上的碰撞,但收穫很大。
隨後,我又去考察創業專案“微名天下”。公司人員增加了,也融過兩輪資了,創始人宋敏傑同學告訴我,辦公地址換了,別去錯地方,跑到老地方。因為我的行程安排也挺緊,就在出租車上吃了個麵包,一路趕過去。到了以後才發現,那是一個聯合辦公空間。一個融了兩輪資金,賬上資金寬裕的團隊,仍駐紮在聯合辦公空間裡,創始人和大家一樣,坐在一個小小的工位上。
還有一個章和投資已介入投資的創業專案,是做k12線上1對1教育的三好網,已有幾百號員工,公司已融多輪資金,創始團隊全部和員工一起坐在工位上辦公。我初次去考察時,被創始人何總引入一間獨立辦公室。交流過程中,我要接聽一個電話,他怕他在場我不方便講話,就說“我到外面我工位上去做別的事,你打好電話出來叫我。”我打完電話以後才弄明白,我所在的是公司用來接待客人會談的。創始團隊的何總、陳總、餘總等人各有一個小小的工位。
我們已經投資的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和公司ceo都和員工一樣坐在小小的工位上。尤其是葉檀老師,許多文章都是在工位上的嘈雜環境中寫出來的。往往是旁邊的同事在打電話,牆角的同事在打燈錄視訊節目,能在這樣的環境裡運營公司和靜心寫作,應該靠的是一份創業者的願力吧。
當然,投資行業裡大家有時也會看到一些創業者,融了較多資金後,偶然發現創始人的辦公室更大更氣派了,換了更高階的轎車了。這雖然是些小節、細節,但反映的是一個創業者的成色,這樣的創業者,很難稱之為真正的創業者。
作為投資人,我永遠對真正的創業者深懷敬意!
(作者系章和投資管理合夥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高階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