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計算:沒那麼容易
雲端計算被看作繼個人計算機變革、網際網路變革之後的第三次資訊科技浪潮,已成為全球資訊產業關注的焦點。雲端計算的應用和發展將推動低成本、泛在、智慧、便捷的資訊服務體系建設。對雲端計算工作者來說,在實踐中應認清以下五個特點。

大的資料中心還不是雲資料中心。有人認為資料機房擺滿各類伺服器,擁有大量計算、儲存裝置就可以對外宣稱是雲資料中心,這是不瞭解其彈性、可計量、按需自助以及資源池化的特性。雲資料中心融合資料中心和雲端計算技術的優點,可實現資訊科技資源的高度虛擬化和各類服務管理程式自動化。如果只是一個大的資料中心,沒有實現雲端計算基礎架構,只能提供託管服務,就無法應對突然爆發的工作負載。
非雲應用遷移至雲端不是易事。將應用軟體託管至資料中心,就好比一座雕像整體從A處搬到B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遷移至雲端,需要拆解組裝,過程複雜得多。傳統應用軟體對硬體和軟體平臺有很強的依賴性,無法遷移至雲端,進而享用雲基礎設施的好處。軍隊雲資料中心初期不能全盤雲化,要考慮到軍隊系統軟體的實際情況。隨著軍隊軟體逐步推廣雲架構設計,同步推進雲資料中心的全面雲化工作。
雲端計算資源可以無償使用但不能無限制。雲端計算資源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充套件的方式提供,像水、電資源一樣能夠被方便獲取。地方雲端計算資源參照水、電的商業模式計價收費,但軍隊雲資料中心只為軍事單位服務,地方商業模式無法照搬。地方雲資料中心能做到按需提供且不加限制,是因為使用者會考慮成本因素,不會無節制申請。軍隊雲資料中心在正式運轉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對外的運維模式,否則後患無窮。
雲安全不是雲資料中心單方的責任。在雲計算髮展早期,雲端計算被認為非常不安全,不少人拒絕考慮公有云,選擇搭建自己的私有云。後來,人們認為雲資料中心會為他們考慮所有的安全問題,便放心地將各種帶有安全漏洞的軟體部署在雲中。雲安全需要建立在好的軟體設計基礎上,如果有適當的軟體安全架構,公有云比絕大多數本地資料中心更安全。各單位軟體開發團隊一開始就要對雲安全有足夠多的認識,多些未雨綢繆,少些亡羊補牢。
不能低估雲端計算推廣難度。雖然人們普遍認識到雲端計算是資訊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會給單位工作帶來益處,希望雲計算儘快落地。但云計算在推廣過程中必然會帶來工作流程、人員編制等多方面改變。組織的變革如果遲滯,將給雲端計算推進帶來巨大阻力。特別是已有大量資訊基礎設施和維護人員的單位,雲端計算推廣的難度更大,各項配套的法規制度、政策措施必須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