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造到品牌,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成“聯結器”
“前十年給品牌代工,後十年走品牌化的道路。” 10月16日,上海利長製衣有限公司(下稱“利長製衣”)總經理周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周奇下定決心做品牌還要追溯到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國外的企業下單量減少並且存在壓價的現象,利潤被壓縮的空間很小。儘管公司在進駐商場、線上開店等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但收效甚微。
2017年9月,利長製衣開始與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合作,推出了定位於高階品質的自有品牌,而首個爆款商品是當年網際網路大會“丁磊同款”羊絨圍巾。
周奇告訴記者,上述羊絨圍巾從專案啟動、設計、加工到產品上線耗時1個月(正常流程是2個月),而第一批羊絨圍巾上線 10秒後即被一搶而空。
這是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的縮影。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定位於全球優質製造的品牌孵化器,並於2017年9月正式啟動。目前,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商品涵蓋服裝、母嬰、家居、個護、運動、食品等9大品類,並涵蓋中國、澳洲、義大利、紐西蘭、日本等200餘家優質工廠。
“在合作工廠選擇上,只關注行業頭部1-3家工廠,他們有意願做品牌,而不僅僅是為了銷量。” 網易考拉公關策劃負責人蓋震宇告訴記者,已經與利長製衣簽署了十年的戰略協議,利長製衣有20多人團隊跟網易考拉工廠店進行對接,細化到下單、原料、色調等多方面。
在合作模式方面,工廠只需要專注自己所擅長的設計與生產環節,關於市場測試、渠道推廣和營銷團隊都由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負責。
對於傳統制造類企業來說,品牌、營銷是其短板。在傳統的工廠品牌建設過程中,工廠需要從零開始建立起銷售團隊,進行大量地市場推廣,並經歷過無數次市場試錯,才有可能讓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中小露頭角。高昂的學費與漫長的艱辛,阻撓了眾多優質製造工廠建立自己品牌的野心。
周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2014年他註冊了品牌但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上線時機,原打算從線下商場打入市場,但在調研後發現,“進入商場的品牌賠錢的多、賺錢的少”;與此同時,雖然線上電商發展迅猛,但考慮到線上電商充斥著“假貨”、“尾貨”,對品質尤為看重的周奇最終也沒有選擇變身“淘品牌”,並最終決定推遲自有品牌上線。
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負責人胡然表示:“過去的工廠,雖然在自有品牌商品上願意使用更好的原材料,提供更好的價效比,但其營銷和推廣的短板,決定了它們很難將產品的品質轉化為品牌的品質去被大眾接受。”
通過大資料分析告訴製造商具有哪些特點、什麼價位的商品更好賣,再讓後者按需生產是網易考拉的“套路”。考拉工廠店會先讓工廠小批量試生產同品類裡幾種不同產品,再快速在線上測試出哪個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和合作工廠做進一步溝通後,精簡SKU,通過營銷推高流量。
而周奇希望的是能夠借力網易將自己的品牌做出來。“(與網易考拉全球工廠店的合作)相較於給品牌商代工,在利潤方面會有所提升。”
責編:寧佳彥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映象。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絡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