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 後看品類新格局 網易考拉分享跨境品牌消費新趨勢
當第10個“雙11”已劃上了句點,關於數字的狂歡遠不及真實的消費趨勢變化更重要。在“雙11”期間,消費者從感性購買向理性消費轉變,跨境品牌消費也成為各大平臺的話題主流,究竟在每一個品類內是哪些品牌佔據優勢?哪些國家又能從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中贏得更多?11月14日,網易考拉分享了最新的《全球跨境消費品牌趨勢戰報》,除母嬰、美妝、保健繼續三分天下,日韓歐美品牌繼續在各自優勢品類保持存在外,澳洲品牌在母嬰、保健和美食品類全面崛起成為一大亮點。

圖片:網易考拉“雙11” 全球跨境消費品牌趨勢戰報(部分)
在這份《全球跨境消費品牌趨勢戰報》中,網易考拉首先公佈了“雙11”期間從銷售額、銷量、消費者分享熱度和口碑值等多維度綜合考量出的“卓越品牌影響力”TOP12,分別是愛他美、Swisse、花王、a2、尤妮佳、Whoo後、澳佳寶、資生堂、A.H.C、雙蓮、CLARINS嬌韻詩、Schiff等十二家品牌。
在卓越品牌影響力TOP12榜單中,母嬰、美妝和保健品分別各佔據4席,這也反映了當前跨境進口消費的一個現實:母嬰品類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社會關注度,美妝代表個性化消費的主流趨勢,而保健品則更體現“消費升級”的特性。
相較於TOP12榜單的均衡表現,“進口品牌卓越表現分類TOP榜”能更全面揭示出不同品類中的消費格局的變化,以及全球品牌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以傳統的優勢類目母嬰品類為例,澳洲憑藉a2、佰澳奧朗德和貝拉米佔據優勢;而擁有花王和尤妮佳品牌的日本依舊保持在品類排名中保持領先;在保健品類中,澳洲品牌Swisse、澳佳寶和Healthy care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與科技發達的美國、德國分庭抗禮; 在代表個性消費的美妝品類,日本和韓國憑藉文化上的相近性,分別佔據4席和3席,而法國品牌憑藉多年來的口碑與品牌影響力,依然有2席入圍。在個護、輕奢和家居品牌中,日本品牌和德國品牌分別以11席和5席佔據前列,而美、法、義大利和瑞士各自佔據2席。

圖片:網易考拉“雙11” 全球跨境消費品牌趨勢戰報分類TOP榜
在“進口品牌卓越表現分類TOP榜”的全部7大品類70件商品中,來自澳洲的品牌總計佔據11家,在所有的國家中佔據第2位,僅次於日本的19家,領先於美國的10家。對於澳洲品牌的異軍崛起,網易考拉採購負責人表示:“得益於澳洲優勢的自然資源稟賦,以及嚴格的管理和科技創新,消費者在體驗過澳洲商品後很容易成為其忠實使用者,繼2016年9月首次品牌‘澳洲行’後,網易考拉不斷深化在澳洲條線的採購優勢,2017年6月的網易考拉澳洲招商會上,澳貿委曾曝光網易考拉是與澳洲合作的最大的中國電商平臺。”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網易考拉CEO張蕾還受邀參加了澳洲國家館的開館儀式。

圖片:網易考拉CEO張蕾(左三)與澳大利亞貿易、旅遊與投資部長、澳大利亞駐華大使等政要和友人共同見證首屆進博會澳大利亞國家館開幕
在網易考拉的這份榜單中,還分享了很多有意思的內容。例如,網易考拉自2017年大力拓展的海外商超集團中,很多都成為消費者關注和熱議的話題。例如瑞士最大零售商Migros、丹麥國寶級有機高階超市Irma、德國最大的日用品超市Rossmann、英國給皇家提供食品的高階超市Waitrose、有著80餘年歷史的德國商超連鎖Lidl、德國零售巨頭之一Rewe、西班牙知名商超Ingles、韓國大型綜合超市Emart等等。
此外,網易考拉的黑卡會員業務也在這次“雙11”中表現出色。黑卡會員作為海淘消費的資深使用者,其對平臺的忠誠度和活躍度等方面都無可挑剔。根據資料顯示,“雙11”期間,網易考拉黑卡會員的GMV增幅達到2.9倍,其在平臺整體GMV的佔比增幅也達到1.7倍,有更多的消費者選擇成為網易考拉黑卡會員。
鄭重宣告:中國軟體資訊網站刊登/轉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 ,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論證其描述。中國軟體資訊網不負責其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