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精緻輕奢範,AI雙攝比單反,魅族16X手機評測
雖然魅族16X打著輕奢旗艦的稱號,但是輕不輕奢,這個無法定義。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親身體驗,我只知道可以買,就是了。
在我拿到魅族16X之前,我一直在用魅族16th,因為它確實能夠很好的滿足我對於手機這個工具的要求,不管是外觀設計、手感,或者效能。而在拿到魅族16X之後,我則開始兩個機子同時用,想從中得到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而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得出的結論則是這兩者在各自的價格上,都是值得買的產品,不得不說魅族這次的誠意真的很足。
在早前魅族16th的體驗分享上,我已經寫了很多關於它的詳細感受了。而在魅族16X上,雖然硬體上有不少的差別,畢竟價格差擺在那裡。但是魅族16X帶給我的體驗,有很多依舊和魅族16th相差無幾。
大概是因為魅族16th定位旗艦,所以魅族16X才有輕奢旗艦的口號。魅族16X機身背面換成了金屬一體化,確實在邊緣的過渡上還要比16th更加的自然順滑,但兩者手感都是上乘的。16th的玻璃背面則是多了更多的視覺上的精緻感。
16X和16th同樣的螢幕,同樣的前後置攝像頭,同樣的屏下指紋模組,同樣的造型設計等等,組合在了一起,所以兩者在體驗上,並不會差別很多。
16X配備了驍龍710處理器,在同樣搭載這個處理器的產品當中,它的售價並不是最便宜的。但相對多了一個屏下指紋,差價最直觀的體驗或許就在這裡。驍龍710的產品,其實應對使用者日常的通訊社交需求,是沒有壓力的。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你同時手裡拿著驍龍845的旗艦產品和驍龍710的產品時,仔細去對比還是能夠看出來差別的。
驍龍845的產品,價格更高不是沒有道理的。在高效能的體驗下,驍龍710還是不如驍龍845更讓人暢爽的。細微的啟動速度、大型遊戲長時間流暢性差別,只有當你進行兩者的對比的時候,才能感受出來。這在對於效能要求高的使用者來說,就很敏感。而對於像我這樣並不會經常玩遊戲的使用者來說,驍龍710還是能夠應對的。
當然,同樣的驍龍710產品之間,差別則不大了。對比了一下我手頭的另外一款驍龍710的產品,兩者基本體驗一致,差別就是系統互動層面的邏輯不同罷了。魅族16X在安兔兔跑分,也是在17W分,這分數也可以顯示出來驍龍710產品和驍龍845產品的效能差距。
有人難免會問了,既然那麼多地方都是一樣的,難道就因為處理器不同所以16X和16th就差了600塊錢麼?其實600塊錢的差價,在我看來,是在保證整體體驗均衡舒適的條件下,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更容易接受。
魅族16X和16th處理處理器之外,還有線性馬達的不同,還有雙揚聲器的不同,還有螢幕點膠工藝的不同。線性馬達的不同帶來的震感的細微差別,16X只有單揚聲器帶來的外放效果的差別,螢幕點膠工藝的不同帶來了視覺上的邊框差別。這些不同,600塊錢差價也就出來了。當然,沒有了這些後,16X的整體體驗也沒什麼致命的地方。反而價格能讓更多人接受(如果能夠買得到),那為什麼不可以呢?
另外,在魅族16X上面甚至還有一個點感覺勝過魅族16th,那便是續航能力。魅族16X的電池容量比魅族16th大那麼幾百個毫安,但結合驍龍710相對功耗更低一點,所以續航能力比魅族16th還要稍微好上一丟丟。
本身同根生,自然一樣香。在魅族16X上面,我確實體驗到了很多魅族16th的感受。而根據我自己的體驗,我只能說在這個價位上,魅族16X依舊會是真香型的選手。像我這樣對於手機並非極致效能追求的使用者來說,16X可以滿足日常的絕大多數需求,偶爾玩玩遊戲也完全能夠勝任。
當然,還是那一句,什麼產品,都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才會是對的。
最後,送上幾張來自魅族16X的拍照樣張,感受一下這個和真旗艦魅族16th一樣的後置雙攝的拍照能力。圖片經過簡單的後期調色,僅供參考。
待到山花爛漫時,你只有聞過,才知道那一朵是真香。
本文作者極果體驗師:瘦子說
本文由極果體驗師瘦子說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