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局開出91億鉅額罰單,長生生物逼近退市生死線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在長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爆發整整3個月後,證監會、國家藥監局和吉林省食藥監局在今日集體出拳,對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生生物“)給予處罰。其中,國家藥監局開出了一張91億元的天價罰單,證監會對其處以60萬元的頂格處罰,對四名當事人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多部委重拳出擊,長生生物被罰91億元
據 ofollow,noindex">證監會官網 披露,依據《證券法》的相關規定, 證監會擬決定對長生生物處以60萬元罰款的頂格處罰,擬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高俊芳等4名當事人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的頂格處罰,同時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證監會處罰長生生物(來源於證監會)
對其他涉案當事人給予30萬元以下不等罰款,同時擬對張友奎等3名當事人採取5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證監會將在充分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意見後,依法作出正式行政處罰決定。
據證監會披露,長生生物存在以下五項違法事實:
一是未按規定披露問題疫苗不符合標準以及停產和召回的相關資訊;
二是披露子公司產品有關情況的公告存在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
三是未披露被吉林藥監局調查的資訊;
四是違規披露狂犬疫苗GMP證書失效致主業停產以及該證書重新獲取的情況;
五是披露的2015年至2017年年報及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與此同時, 國家藥監局 和吉林省食藥監局也於今日分別對長生生物作出多項行政處罰。 國家藥監局撤銷了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藥品批准證明檔案;撤銷涉案產品生物製品批簽發合格證,並處罰款1203萬元。
吉林省食藥監局吊銷了長生生物的《藥品生產許可證》。 沒收違法生產的疫苗、罰沒款共計91億元。 對涉案的高俊芳等14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作出依法不得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藥監局在行政處罰決定書載明,公司存在以下八項違法事實:
一是將不同批次的原液進行勾兌配製,再對勾兌合批後的原液重新編造生產批號;
二是更改部分批次涉案產品的生產批號或實際生產日期;
三是使用過期原液生產部分涉案產品;
四是未按規定方法對成品製劑進行效價測定;
五是生產藥品使用的離心機變更未按規定備案;
六是銷燬生產原始記錄,編造虛假的批生產記錄;
七是通過提交虛假資料騙取生物製品批簽發合格證;
八是為掩蓋違法事實而銷燬硬碟等證據。
另外,為了彌補疫苗造假事件中的受害者們,國家藥監局、國家衛生健康委、銀保監會、吉林省人民政府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長春長生公司狂犬病問題疫苗賠償實施方案》,指出: 造成一般殘疾的,一次性賠償20萬元/人;造成重度殘疾或癱瘓的,一次性賠償50萬元/人;導致死亡的,一次性賠償65萬元/人。
面對多個部委的重重處罰,今日晚間,長生生物表示將按照《長春長生公司狂犬病問題疫苗賠償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設立狂犬病問題疫苗專項賠償金,用於支付長春長生公司狂犬病問題疫苗續種補種、損害賠償、民事訴訟賠償、損害認定、諮詢服務及臨床觀察等費用。

長生生物迴應
鉅額罰款加重退市風險,長生生物幾近日暮窮途
長生生物因疫苗造假事件,已經深陷泥淖。在迴應國家藥監局開出的91億元罰單時,長生生物釋出公告稱,鉅額罰款可能會導致公司存在暫停上市或退市風險。而在9月19日,經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研究,長生生物從2017年度 起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

長春生物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被取消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加之此次多部委重拳出擊,只會是壓倒長生生物的最後一根稻草。在7月疫苗造假事件引發全國恐慌,李總理出面做出批示必須要給全國人民交代之時,長生生物就已經能看到退市的終局。
7月27日晚,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明確了上市公司構成欺詐發行、重大資訊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當嚴格依法作出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決定的基本制度要求。
這則規定被認為是直指長生生物事件,為市場猜測長生生物面臨退市砸下一記重錘。自7月23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長生生物股價已經連續跌停 。
據此前鈦媒體在 《起底長生生物:“魔鬼”是怎樣煉成的?》 一文中報道,近十年,疫苗風波從未停止過,每隔三年便會重回公眾視野。但是如何用上安全有效的疫苗,這一問題仍然得不到答案。在屢屢爆發的危機事件後,有複雜的資本運作,有為了疫苗審批而行賄受賄者,盤根交錯的利益關係滋生了長生生物這顆毒瘤。
強硬政策監管下,行業進行整頓自省。對於遭逢不幸的人來說正義或許沒有遲到,但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類似的公共安全事件會否在某一天再次捲土重來呢? (鈦媒體編輯蘆依整理)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