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裝美家用家裝監理帶動行業進化
2015年的炎夏,座標北京優裝美家總部,耀眼的陽光從落地窗照射進來,在鋪滿各類檔案與宣傳資料的工位之下,埋頭苦幹的員工卻忘記了拉上百葉窗,大廈的空調並不給力,汗流浹背的他們卻忙著接聽一個又一個電話,開展一波接一波的會議。
這是優裝美家老員工記憶中的初創階段,他們當時反覆磋商所研發的,是一款名為“裝修管家”的產品。
不走尋常路——獨創家裝監理服務產品“裝修管家”
五年前,“網際網路+”的洪流與資本市場的利好,催化了各類平臺型家裝企業的誕生,在幾乎全行業都鑽研著怎麼能夠搶佔流量的同時,優裝美家選擇了一條並不被大眾所熟悉的道路——做基於家裝監理服務的“裝修管家”,這在當時用“另闢蹊徑”四個字形容他們的做法並不為過。
讓我們再次回到“裝修管家”上線前夕,有一項對外曝光的調研資料曾引起廣泛關注,在優裝美家悉心研究的1700個真實家裝使用者中,每10個完成施工的業主,就有8個是在施工的交付環節上出現問題,可能是施工質量、材料應用、主材驗收等等。優裝美家對外給出總結報告:歸根結底,家裝的施工是人工操作,個人的不穩定性導致了交付質量的參差不齊,設計師、工長、材料方之間的服務質量長期缺乏系統性的監督方案。 經歷了調研階段之後,優裝美家上下員工展開多方研討,確定了最終的企業的運營方法和戰略手段,並在2015年9月極具針對性的向家裝市場引入了“家裝監理”這一理念,基於此推出“裝修管家”服務。而在此之前,監理基本還是存在於工裝領域(工裝專案往往需要大規模的施工隊,每一個環節都要有監理人員對施工結果進行檢驗,從而保證質量達標)。用他們的話說,與其在裝修前促成生意,用流量變現賺取一次性費用,不如聚焦家裝監理服務從而彌補市場空白,做一番利國利民的大事兒!
就像最先吃螃蟹的人一樣,在外界都在搶使用者、搶流量、引資本的當口,無數質疑的眼光投向這個企業,沒人相信監理服務能夠在平臺型家裝為主的大時代中佔有一席之地。說到這個話題,優裝美家COO翟宇航表示,“做裝修管家,一開始就沒把賺錢放在第一位,我們的目的是通過監理服務概念的引入,帶動家裝行業最實際的市場需求,這與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家裝要求是相輔相成的,可能需要一年,也可能是很多年,家裝監理終究會被家裝市場所重視,而那時消費者需要的是歷經考驗的專業服務。”
帶動行業進化——專注態度領航家裝監理
正如翟宇航所說,家裝市場本質的需求終究需要時間來檢驗。眾所周知,家裝行業的網際網路紅利在2017年開始退化,曾經大火的房市也隨著政策的發展逐漸降溫,家裝市場迎來了漫長的冷靜期,消費者對於包裝浮誇而頻繁跑路的網際網路式家裝已經提高警惕,轉而傾向於將服務質量作為購買標準。伴隨這個契機,在2018年前後,家裝監理的理念逐漸被各類家裝平臺、裝飾公司所引用,很多公司專注的做起了曾經“瞧不上”的家裝監理服務。
而在這五年的時間裡面,優裝美家並未原地踏步,而是堅實走出了獨具特色之路,在網際網路裝修市場經歷高漲和下滑之時,都能夠穩住初心,在逆境中尋找到痛點,為消費者定製出細緻而貼心的裝修管家服務並持續升級。目前,優裝美家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包括裝修諮詢、預算稽核、材料驗收、施工過程檢驗、環保檢測和治理等20多個環節中的700多項細分服務,現已得到萬千業主的好評,做到了家裝監理市場中相當規模的體量。
在很多網際網路企業夢想著一家獨大或是寡頭相爭之時,面對市場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家裝監理服務,優裝美家常務副總那洪濤的態度是肯定的,他這樣解釋公司的業務初衷,“我們最開始引入家裝監理的時候,一方面為了消費者謀福利,另一方面也希望帶動行業的共同發展,家裝行業並不像服飾、汽車等產業,只有一家做得好是遠不夠的。家裝本身就是一個多方面協調的行業,需求雖然源於消費者,但只有相關企業都重視起服務細節,才能形成C2B2C的良性迴圈,推動整體的家裝市場向更大、更廣的方向邁進,我們願意做這個領頭人。”